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孩子发热,白细胞2万1,说是脓毒症,要输液,怎么办?

2021-07-05 18: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儿科严医生 儿科严医生 收录于话题#血常规2#皮疹之手足口病8#发热系列14

这位妈妈的来稿准确、生动的记录了孩子这次生病的经过。

我还算是比较挑剔的医生,但这次作为编辑只给原文分了段以便阅读,而对里面涉及医学内容的文字未做任何修改。

由此可见这位妈妈平时积累的知识非常扎实。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一场等待自愈的持久战

在这波肠道病毒来势汹汹的“攻击”下,大哥不幸中招了。记录下大哥这次生病的过程,给焦虑的家长们一些参考和借鉴。

01

Day 1

上周五,从幼儿园放学的大哥依旧生龙活虎,然而晚上八九点左右突然毫无征兆的高烧起来。要说大哥具体是什么时间烧起来的,其实我真的不清楚,因为他的精神真的很好,一直在外面疯玩,直到九点多回到家,我给他洗手的时候,发现大哥身上很烫,量了体温39度。

因为发病很急,又没有咳嗽流涕等任何症状,我当时第一反应会不会是幼儿急疹,但是考虑到幼儿急疹多发生于2岁以下孩子,我又排除了这个想法。

于是我又仔细检查了大哥的口腔、手、足,怀疑会不会是疱疹性咽峡炎或者手足口,但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疱疹,没有皮疹。

凌晨2点多,大哥醒了,浑身发烫,量了体温39.2度,应该是烧的不太舒服,大哥哼哼的说难受,问他哪里难受,说嗓子和肚子难受,我赶紧问他嗓子疼不疼,他说不疼,就是觉得有痰卡着。没办法,给大哥喝了点水,喝了一次布洛芬,睡下了。这时候,我编辑了孩子的病情,线上发送给了严医生。

02

Day 2

第二天早上起来,应该是布洛芬的关系,大哥摸起来没那么烫了,精神也不错,再一次检查口腔、手、足,依旧什么都没有。

这时候之前咨询严医生的回复也发过来了:

建议是继续观察,同时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以及有无咽痛、腹泻等情况。于是淡定的老母亲决定补个回笼觉,队友给大哥做早餐以及陪玩。

9点多,被队友火急火燎的叫起来,说大哥又发烧了39度要去医院,爷爷奶奶也来了。本来我想在家继续观察,奈何心理不够强大没抗住压力,带大哥去了医院。在医院,常规检查(检查喉咙、按压腹部、听诊)之后,开化验单验血,结果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高出很多。

医生直接询问我是住院输液还是门诊输液,我试探性的问了一句可以不输液吗?

医生看我一眼,倒也没有拒绝,说按流程这种情况常规治疗是要输液的,你们如果不想输液也可以。于是我坚决的告诉她我们不输液。

在家属拒绝输液的单子上签过字后,医生给开了药。看了一眼取药单,果不其然是抗生素和中成药,于是我连药都没有取,顶着家人埋怨的目光,带着大哥回了家。

同时,我拍下医院的诊断结果和病历发给严医生,回家的路上严医生的回复发过来了,同样建议继续观察。

到家后,第三次检查大哥的口腔、手、足,依然没有任何症状。

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哥开始发脾气哭闹,又说嗓子不舒服,我赶紧询问他嗓子疼不疼,他说疼。

这一次检查终于发现在软腭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白色小疱疹,检查手足未发现皮疹。在检查出疱疹的这一刻我甚至有点激动,为了以防万一,我又拍下大哥疱疹的照片发给严医生,很快严医生发来回复:比较明显的疱疹。确诊的这一刻我反而安心了,突然高热以及血常规异常都能对上了,既然是自限性疾病,那就对症护理等待自愈吧。

接下来让我头疼的就是如何护理这个异常娇气的大哥了,作为男生的大哥娇滴滴,一天能说无数遍难受不舒服。

为了让大哥吃东西,之前不让他吃的各种“垃圾”食品,现在只要他能吃的下去的都给吃,冰牛奶冰饮料冰淇淋全上,这样做是为了让他经口摄入足够的液体、热卡及能量,避免出现脱水症状。

大哥倒是开心得很,偶尔还给我皮一下,比如不想吃饭,就说嗓子疼难受的不行了,吃他爱吃的饼干时,就吃的一脸开心没事儿人似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哥精神状态不错吧,还能和我斗智斗勇……当然也有真的嗓子疼痛无法进食的时候,就只有布洛芬缓解了。

大哥喝药倒是很乖,爱喝布洛芬,因为甜……下午大哥的体温开始慢慢下降,基本在38度多,没有再超过39度。

03

Day 3

第三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给大哥量体温,还不错37.1度,检查口腔发现又出了一个小疱疹,没管,反正一个也是疼两个也是疼。中午大哥的体温有点反复,37.9度,但体温总体还是呈下降趋势的,也不担心。

然而在给大哥做例行检查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检查几遍大哥的口腔、手、足的情况),发现他的脚心脚背出现了红疹,尤其是脚心有大片的红疹,几乎布满整个脚底(照片可能拍的不是很清楚,但实际看着还是比较明显的),手心好像也隐隐有一些,臀部没有。

心想不会是手足口吧?于是赶紧拍了照片发给严医生,很快回复过来:如果皮疹有增多,身体其他部位也出现皮疹,考虑手足口病。

其实不管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都是自限性疾病。大哥精神状态很好,也接种过EV71疫苗,所以对于他的病情我并没有过多担心。

因为前两天发烧没有休息好,中午大哥足足睡了3个多小时,睡起来发现脚上的皮疹消失了。

其实我有脑洞大开的想过会不会是幼儿急疹合并疱疹性咽峡炎,不过后来又仔细听了一遍严医生的课程,推测应该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疹。

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大哥的体温都比较稳定,基本都在37度左右,看来这一次大哥基本上算是挺过来了。

04

总结和感想

今天是大哥生病的第六天,早上检查了口腔情况,疱疹已经快痊愈了,大哥能吃能喝,天天沉浸在吃喝玩乐不用上幼儿园的快乐中。

如果说生病是免疫系统与病原体一场无形的战争,那么我们打赢了这一仗。

来说一点我自己的感受吧。孩子生病,最考验的往往是家长,大多数时候不是孩子挺不住,而是家长挺不住。

拿大哥这次生病来说,在疱疹发出之前,尤其在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高出很多的情况下,我也纠结过要不要用药,但是看到大哥精神状态很好,我坚持了自己的决定:不用药,持续观察。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而支撑我做出正确判断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不断地学习。

其实在孩子生病就医的过程中,我走过很多弯路,也经历过被严医生批评直接退诊的情况。

那次被严医生批评之后,我思考了很多,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我的无知犯下的错误,却由孩子来承担被过度治疗的结果,孩子何其无辜。

学习育儿知识也许不能使我们像医生那样专业,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在孩子生病时,做到不慌乱不手忙脚乱,能够对孩子的病情做出最基本的判断。希望每一个家长在面对孩子被过度治疗的时候,都能坚决的说出“不”!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健健康康!

05

一些疾病知识的科普(下面的内容都是家长写的,可都是我想说的)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虽然这两种疾病的症状看起来比较吓人,但它们都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是自限性疾病,多数时候不用过于担心,对症处理以及观察孩子有无并发症就行。

写到这里插一句,今天是大哥生病的第六天,大哥在昨天(生病第五天)晚上出现了轻微咳嗽的症状,应该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症状,按照咳嗽正常护理就好(不吃止咳药,不吃化痰药)。

关于孩子发热时的家庭护理

把发烧提出来单独说,是因为大多数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就不淡定了。要知道的一点是,除非是超高热,发烧本身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它有利于对抗感染。并且退烧药并不能退烧,只是缓解孩子发烧不适。

国内多数医院给的建议都是发热38.5度以上服用退烧药,对于这点我其实是不认同的。

我的观点是,用不用退烧药主要看孩子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很好,超过38.5度也不用吃退烧药,如果孩子明显不舒服,哪怕没有到38.5度也应该吃药。

还有,物理降温并不能让孩子更舒服,让发烧的孩子舒服的最方便安全的办法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最后,再次感谢严医生在孩子生病过程中的精准分析和细心指导。最后的最后,还想说一句,严医生明明可以......(此处略去15字)!

写于6月30日晚

原标题:《孩子发热,白细胞2万1,说是脓毒症,要输液,怎么办?——一位家长的应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