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术研讨会多且主题泛、学者疲于奔会,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1-07-06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所谓‘表演’(performance),意味着绩效、活动和演示。随着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功能的减退,学术研讨会的‘表演’功能在不断增强。所以衡量一次学术会议的标准也渐渐采用了衡量一场表演的标准。”近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在《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一文中这样指出。

陈洪捷的这一观点迅速引发舆论场的关注。

在上述文章中,陈洪捷说,学者们好像不是在出席学术会议,就是在去学术会议的路上。学术会议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到了“会议季”,常常是会连会、会叠会,甚至会中套会,学者们常常苦于分身乏术,疲于奔会。

他还说,学术研讨会之后,很少有人关心学术研讨的具体情况,比如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有哪些争而未决的问题,而是更关心一些可以显示出来的效果,要看有哪些重量级的人物出席了会议,甚至还要看有什么级别的领导在会上致辞、会议场地是否够档次、台上显示屏是否够大、有多少家媒体的记者到了会场、会议的“收视率”如何、会议报道在微信圈里转发的数量……总之,学术研讨会与学术研讨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学术演出活动。

学术研讨会是否已经沦为“表演”?这一想象背后反映了哪些问题?如何让学术会议回归其原本功能?近日,澎湃新闻就这些问题对陈洪捷做了一次专访。

“学术研讨会沦为‘表演’”的趋势在加强

澎湃新闻:你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什么?文章发出后,周围学者同行有何评价、反馈?

陈洪捷:我是做高等教育研究的,老师、学人,学人的行为等,都是我研究的对象。所以,老师们的行为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方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特殊的背景。

文章出来后,根据大家的反馈,我的描述应该比较准确,不能说100%准确,但呈现了我观察到的现状。

澎湃新闻:据你观察,学术研讨会沦为“表演”是从何时开始的?

陈洪捷:我感觉我身在其中很长时间了,大概是10年或者20年以来就存在这类现象了。现在这种现象可能有加强的趋势。

我尝试着全面来理解分析这种现象,但文章终究是基于我自己有限的参会经验和观察的一种描述。

澎湃新闻:你写这篇文章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陈洪捷:想以此让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警醒更多人,进而希望改变学术环境。

我研究学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但很多事不是学人个人能够决定的,所以我这里写的各种情况、现象并不是针对单个人的,它更多反映了一种环境、机制、体制问题。

比如,为了使用经费开会,这并不是哪个单位或者哪个学者个人想把这钱花掉。

如何解决“为花掉项目经费而开研讨会”问题?

澎湃新闻:你提到办会者有三类动机:为了绩效点、学术发展需要、为了把经费花出去。为何会出现为了花完经费而开研讨会的情况?

陈洪捷:像我们很多课题经费,1月份申请的,到5月份才下来,11月份就必须花完,否则被收回。

用不完的经费交回去,看起来很合理、很正常,但实际上交回可能会被认为项目经费预算与使用不相符,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完成目标的任务,退回经费需要进行解释;经费用完了则表示预算精准,不用做什么解释。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不愿意退回,而是尽量用完。

但实际上,这种政策制度不利于课题研究,可能出现需要经费的时候经费没来,来了后又得急匆匆花完的情况。这样会带来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比如为了花完经费而开研讨会。

澎湃新闻:这三类办会动机的会议的比例是怎样的?

陈洪捷:我只能从动机种类来划分,从数量上规模上不好统计,或者估计。

澎湃新闻:你还指出参会者分四类:有学术表达需求的,刷存在感的,出于义务或责任的,叙旧与观光的。

陈洪捷:我在文章中说,无论是从学术会议的举办者,还是参会者来看,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功能都似乎仅占三分之一。其实这里的三分之一不是从量上来讲的,而是从类型上来讲的。因为我没有做具体调查,没法统计量。

澎湃新闻:你也做中外教育比较研究,能否从国外经验中找到解决“为了花钱而开会”问题的方案?

陈洪捷:国外也经常开各种会,但没有在3月或5月下发经费,11月要收回这类情况。如果没有这种要求,院系或教师拿到课题经费后,不会赶着去开会花钱。

会多会少其实不是问题,就怕开会的目的扭曲了,比如本来是为了研讨问题,最后却变成因为经费花不掉、赶着办会,会开得很仓促、准备不足,没有达到研讨会应该的效果,沦为“表演”。

另外,我想说的是,为了花钱而开会问题只是我们当前经费管理和分配办法中的沧海一粟,这种情况不止存在于高校,但我只熟悉高校情况,这种管理办法给高校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办会对大学或学院哪些绩效点有影响?

澎湃新闻:你在文中提到,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是否举办过学术会议、举办过多少次等,会与学科建设或科研的政绩点挂钩。学术会议举办情况具体会对大学或学院的哪些绩效点有影响?这种影响有多大?

陈洪捷: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不可缺少。因为各种审核、申报中涉及很多种评估,比如申报硕士点、博士点等,要求学校或学院有科研的业绩,这就可能涉及教师文章发表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经费充足程度、国际交流状况等事项,其中就可能涉及在相关领域是否举办过全国性的重要会议。

澎湃新闻:你认为将研讨会与政绩点挂钩是否合理?

陈洪捷:从评估的角度说,是有道理的,比如说看一个学院或学科的学术活跃度时,通过召开研讨会等情况确实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但是,为什么这种好的对的政策,在现实中会出现一些很就不正常的情况?这值得思考、研究,并去改善。

澎湃新闻: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中有没有要求要参加多少研讨会、发表多少会议论文?

陈洪捷:这倒没要求,但教师年底业绩考核时会算你参加了多少会议,包括多少次被特邀参加会议做报告。这些往往用来评价老师在业界的关注度、影响力,是业绩点之一。

所以,一些高校教师,包括研究生都愿意,甚至希望多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

研讨会“卡点”到场、发完言就走,是忙还是不重视?

澎湃新闻:你提到,现在学术研讨会中报告多,讨论和对话少,研讨会变成了宣读、展示、表演、听讲、围观会。重量级学者往往卡着时间点到达会场,匆匆发言20分钟就离会,不听他人报告,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陈洪捷:其实我自己也经常这样,做完报告就走了。因为后面还要上课,或者开其他会,太忙了。所以我写这些现象也不是为了批评参会的人。

但这个现象确实比较普遍,并且就学术研讨来说,这个做法不太好。开研讨会时,大家一起从头到尾听别人讲的,一起讨论这是正常的。现在变成发完言就走,缺少真正的研讨。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陈洪捷:这说明,现在会太多或大家太忙,以致大家没有时间完整参加会议。

澎湃新闻:你个人的印象中,前些年学术会议是不是这样的?

陈洪捷:我觉得以前这种情况少。以前大家参加会基本都是完整的,或者是两天的会参加一天半,一天的会参加半天。现在卡着时间点到、20分钟或半小时后就走的情况变多了。

研讨会上报告多、讨论少,这跟大家都忙有关,跟会议议程安排也有关。研讨会应该有明确的主题,邀请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人来发言。但现在有些会的办会主题不精确,很泛,发言的人也难以针对主题做精准发言,发言比较泛,难以聚焦于某个问题。这样的会议容易变成各说各的,效率很低,有时候难以讨论。

澎湃新闻:这种问题跟你说的“有些会的办会动机并非为了学术研讨”有关吗?

陈洪捷:有关系。总体来看,学术研讨会沦为“表演”现象实际反映出多个问题。一方面,机制上,如经费使用机制、规定有待完善;另外一方面,从学术文化上看,现在研讨会上不研讨了或者很少研讨,说明我们学术文化中的研讨氛围不足。通过研讨会这一个点可以看出,我们学术场域中很多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去分析研究。我这里只是勾画出来了一个小轮廓。

这些问题我还想做进一步的研究,但现在比较忙,目前还没有提上日程。

学术会议应聚焦具体问题深入讨论,而非空泛而谈

澎湃新闻:你的这篇文章在学界比较受关注,有很多人赞同你的观点;也有一些人说学术会议有时就是繁忙工作中的一种放松形式;还有人说你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你不缺参会机会,但一些学生、青年教师需要通过参会去认识业界翘楚,了解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对这些不同观点,你怎么看?

陈洪捷:我文中其实也写了,对年轻学者或博士生来说,他们有这种参会需求,包括去认识学界名人,这也是正常学术会议的功能之一。

澎湃新闻:你认为理想的学术会议应该是怎么样的?学术会议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点?

陈洪捷:我觉得,第一要有明确的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要在会议准备过程中花工夫,要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参会人要发言就要针对会议议题进行专门准备。开会时,大家针对一个明确的议题从各自角度做深入扎实的讨论,会议质量才会高,效果才会好。此外,会议中间能够针对一些观点进行交锋讨论也很重要。

澎湃新闻:你前面所说的时间仓促,是指办会者通知的仓促,还是参会者准备仓促?

陈洪捷:年会类的定时间都很早,但现在有些会通知的时间有些仓促,总体上,提前一两个月通知的会比较多。

澎湃新闻:可不可以理解成,一是主办方给的时间短;二是大家太忙了,提前两个月通知的会,参会者可能只提一两周甚至一两天才开始准备?

陈洪捷:对。这其实也与大家对开会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有关。有些会提前通知了,但大家都忙,不准备;或者说,参会人知道某些会临时准备一下就行。

澎湃新闻:对开会不够重视,是由于学术氛围变了还是因为会太多?

陈洪捷:数量肯定是一个问题。如果一年要参加20个会,每个会都精心准备不太可能。如果每年只参加两个会,参会的人肯定有时间去做较充分的准备。

澎湃新闻:应该不太可能去限制或建议一个学院一年开多少次研讨会吧?

陈洪捷:这肯定不能去规定。

学术研讨会沦为“表演”问题涉及面很广,很复杂。从学术制度,包括国家财政制度、管理制度、评估制度,到学术氛围、价值观念,包括学术研讨的风气和文化等等,都有涉及。所以,我谈了一点会议的问题,但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一点折射方方面面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引起大家关注,并一起想办法解决。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