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地故事会 | ⑥《血洒芦溪铸忠魂》

2021-07-05 21: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讲述战地故事,学习英雄事迹,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强军之志。今天的战地故事会栏目,将为您讲述《血洒芦溪铸忠魂》。敬请收听!

人物名片

卢德铭,男,四川省宜宾县人,1905年出生。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任叶挺独立团第2营第4连连长。1926年5月,率部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由于作战勇敢,先后升任独立团第1营营长、第73团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南昌起义爆发后,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因起义部队已南下,进驻修水县城。后参与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总指挥。1927年9月25 日,为掩护部队撒退,英勇牺牲。

“还我德铭!”

伴随着滚滚而来的乌云,毛泽东的一声呼喊,响彻云霄。时间定格在1927年9月25日。这天,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经芦溪县向井冈山进军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秋风乍起,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倾诉对战将陨落的哀伤。和卢德铭一起战斗的战友,跟随毛委员继续向井冈山前进。一路上,他们思绪万千。卢团长站在江岸码头,面对滚滚长江,命令队伍向南昌进发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当天晚上,卢德铭同时收到两封电报:一封是黄埔同学、国民革命军第20军政治部主任周逸群从南昌发来的,告知南昌已经起义,嘱其火速率部前往加入起义的行列;另一封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发来的,令其率所部昼夜兼程,赶到九江待命。卢德铭深知事关重大,何去何从,必须当机立断,立即与团指导员辛焕文、参谋长韩浚商量对策。经过慎重考虑,大家一致决定去南昌。但是,怎么走呢?卢德铭看看手中的电报,计上心来,决定以设防九江为名,将部队拉出去,同南昌起义部队会合。

8月2日傍晚,警卫团2000多名官兵从武昌乘船东下。当船行至黄颖口时,卢德铭派人上岸侦察,获悉张发奎已用两个团的兵力沿江布防,严密封锁了去南昌的江航。于是,卢德铭决定弃船上岸,经武宁、靖安直达南昌。

经过艰苦跋涉,部队到达南昌附近的奉新县城。卢德铭得知起义部队已撤出南昌,南昌城又被张发奎率重兵占领,敌人两个团正向警卫团扑来。为了保存警卫团这支革命武装力量,他们决定改变原来去南昌参加起义军的计划和行军路线,把部队带到湘鄂赣三省交界“三不管”的地方——修水、铜鼓一带活动。

此时,秋收起义已箭在弦上。卢德铭与从安源赶来的前委书记毛泽东会合,共同研究制定了行动计划,卢德铭担任起义部队总指挥。9月9日,卢德铭亲手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的旗帜授予起义部队,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进攻。他亲自指挥第1团从修水出发,到龙门与仓促收编的第4团会合。不料,第4团突然叛变,掉转枪口,袭击毫无防范的第1团,致使第1团伤亡惨重。第2团、第3团在战斗中伤亡也很大,卢德铭果断地带领部队折回平浏边界,并向毛泽东建议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紧急关头,毛泽东命令起义部队迅速赶到浏阳文家市集合。

起义军三路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后,进行了整编。19日晚, 前敌委员会在里仁小学召开会议,讨论进军方向问题。会上,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和起义部队已遭受严重挫折的现实情况,提出停止攻打长沙,改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毛泽东话音刚落,师长余洒度就“腾”地站了起来,语气强硬地说,“不能被敌人一时的猖狂吓倒,留着长沙这块肥肉不吃,硬要把部队往山沟里拉。”是攻打中心城市还是向农村进军,大家意见不一,争论异常激烈。

“苏俄革命之所以成功,就是先打的大城市!”

“山区太苦了,部队给养无法解决!”

“我不同意放弃原来的计划!”

……

已经争得面红耳赤的余洒度,把枪往桌子上一拍,厉声喝道:“难道你们想违抗省委的指示吗?”会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到底向何处去?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到卢德铭身上,毛泽东侧了侧身子,也向卢德铭投来期盼的眼神。

卢德铭眉头紧锁,思索着。片刻后,他站起来神情严肃地对大家说:“现在敌人正集中兵力攻打我们,长沙守敌也早有防备,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如果我们不顾现实,贸然强攻长沙,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但是,如果我们能避开敌人的锋芒,到乡村去休养生息,就能保存革命火种,积蓄起更大的力量。”他用力挥了挥手臂接着说,“待到我们身强力壮时,再举起有力的拳头打击敌人,就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从失败走向胜利!”卢德铭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会议经过讨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

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000多人集合在里仁小学的操场上,誓师出征。毛泽东传达了前委会议精神,满怀信心地对起义官兵说:“蒋介石好比一口大水缸,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要打破这口大水缸!”接着,卢德铭宣布了行军次序,命令部队出发。

部队一路跋山涉水,向萍乡方向前进。25日拂晓,部队从芦溪宿营地出发,分左右两路沿袁河上行至大安里。起义部队行进到离芦溪15里的山口岩时,遭到江西军阀朱培德的第21团第3营和江西第4保安团的伏击,部队仓促应战,损失很大。

危急关头,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进山。部队安全进山后,卢德铭与担负掩护任务的战士通过一片开阔地,与前面的部队会合。这时,敌第21团第3营趁机抢占了一个山头,居高临下向我撤离部队射击。激战中,卢德铭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本期主播

张军旗,男,1990年5月出生,海军某部四级军士长,爱好篮球、健身、台球,擅长电声乐队、主持。聆听官兵心声,讲好军旅故事。

战区权威发布 转载注明来源

来 源 | 中部战区号角

期 号 | 第477期

监 制 | 刘敏学

编 审 | 赵国涛

主 编 | 赵建华

原标题:《战地故事会 | ⑥《血洒芦溪铸忠魂》》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