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达乡红色印记:屡建战功的剿匪英雄——孙瑞廷(附音频)

2021-07-05 2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屡建战功的剿匪英雄——孙瑞廷

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有瑞廷村、瑞廷乡、瑞廷中学、瑞廷农场,而这瑞廷二字就是取自烈士孙瑞廷的名字。

孙瑞廷1921年生于河北省故城县武官寨乡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因不堪旧社会的磨难过早的离开人世,扔下母子二人以讨饭、给地主打短工度日。1942年家乡遭遇水灾,加之地主逼债,孙瑞廷为了逃离苦境,寻求新的生活出路,与老母亲闯入关东,来到达呼店区长发屯落脚,仍旧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

抗战胜利后,孙瑞廷看到,共产党干部领导农民反奸除霸、减租减息,八路军队伍打土匪、关心老百姓生活,他意识到穷人翻身得解放的日子到了。孙瑞廷萌发了革命思想,下定决心跟着共产党走,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1946年2月,孙瑞廷担任原龙江县达呼店区公安中队指导员,负责剿匪。孙瑞廷带队在乌里斯坑、土房子、郭家店(今属甘南县)一带共消灭土匪370余人,当地群众称他为“剿匪勇士”。

1946年是土匪活动最嚣张、最猖獗的一年。在江北一带有惯匪“草上飞”、“四海”、“双标”、“花蝴蝶”等十几个土匪绺子经常出没,到处抢掠烧杀。孙瑞廷担当剿匪、保卫人民政权的任务后,哪里有匪情匪患,他就带队到哪里去追剿围歼。在剿匪战斗中,他进攻在前撤退在后,经常带领小分队,打败大帮的土匪。孙瑞廷以敢打必胜的英勇杀敌精神,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和信任,也让土匪闻风丧胆、怀恨在心。

1946年春,政治土匪头子(地主)刘忠和报字“四海”,在本屯土房子“出会”,暗中勾结“草上飞”、“海蛟”、“明山”、“双匣”等土匪绺子,还从李地房子请来12名“红毛子”打手保护“会局”,孙瑞廷得知情报后,立即带领区公安中队前去围剿,在县大队的配合下,把土匪打得四处逃散。

1946年秋,“草上飞”与“四海”绺子的残匪汇合200多名胡匪,突然由卧牛吐东窜至距达呼店5里地的乌里斯克屯,意欲攻打达呼店区政府。当时区中队部分人员外出执行任务,区政府只有武装中队队员的工作人员20多人。在紧急关头,区委书记范定国临危不惧,当即组成3个战斗班,由范定国、区公安中队指导员孙瑞廷、区公安中队队长孙彬各带一个班,主动出击敌人。土匪误认为蒙古自卫大队来袭,便向舍根泡子方向逃跑。区公安中队一面追击,一面派人组织各村民兵100多人,将土匪围在村中,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三天黎明,打死土匪炮头2人,打伤多人,终将土匪击溃。

1946年10月19日,“四海”“明山”“草上飞”“双匣”“海蛟”等多股土匪,纠集了300多人在土房子一带挖战壕、修碉堡,妄图以此为据点攻打区政府。这时孙瑞廷和区主要领导认真的分析了敌情,制定了周密作战计划,并请县大队增援参战,迅速把土房子窝点包围起来。土匪们发觉后,知情不好,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我军乘势猛烈开火,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打死打伤土匪200余人,其余残匪向北方逃窜。这时孙瑞廷带领小分队紧追不舍,追到甘南境内的郭家店又歼灭残匪50余人。经过这次战斗,从军事上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我党政军民的革命志气和夺取全胜的信心,战后孙瑞廷受到县委和县政府的通令表彰。

1947年1月21日,是齐齐哈尔解放后第一个除夕之夜,达呼店地区人民正在过大年,但这一带土匪活动也开始猖獗,当地百姓惊恐不安。

为保证农民过好土改后第一个春节,区委派出3个武装小分队到各村巡逻。区公安中队指导员孙瑞廷率领20多人的武装小分队,从民主村出发,向北五家子屯巡逻。午夜漆黑,大雪飞扬。孙瑞廷等4人骑马先行,后面人员坐马车跟随。当行至北五家子村西南角时,突然遭遇到潜伏在这里百余名土匪的袭击。虽经还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孙瑞廷、王福山被抓获,并挟持到北五家子屯地主张俊家。土匪用酷刑逼问区干部、党员兵力等情况,孙、王坚贞不屈,拒绝回答。由于孙瑞廷和王福山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拒绝回答,弄得匪徒们无计可施。他们采取了惨无人道的“坐火车”酷刑,扒光孙瑞廷衣服吊到烧红的铁炉子上烤,直至把孙瑞廷烤得死去活来、奄奄一息,到天明孙瑞廷也没有透露一句实情。最后,匪徒们把孙瑞廷和王福山用绳子拴到马后拖到陈家旮旯附近,遗弃到荒甸上的一个土坑里,年仅26岁的孙瑞廷和他的战友王福山,就这样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噩耗传来,广大干部群众义愤填膺,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捉拿凶手,为烈士报仇。1947年2月至1951年,参加残害孙瑞廷、王福山烈士的悍匪头子“草上飞”多明福,土匪头子“齐大连长”刘忠和先后被人民政府处决。从此,为死难的烈士报了仇,为人民出了气。

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到1947年初,梅里斯一带的匪患终于被清除,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保障人民安全的坚强力量。

1949年翻身得解放的北五家子村民在建村时,为了纪念党的好儿子孙瑞廷烈士,把孙瑞廷被害地北五家子屯改为瑞廷村。为了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纪念孙瑞廷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56年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瑞廷乡。1956年4月原齐齐哈尔市长高衡还亲自选定了在孙瑞廷烈士曾经流过鲜血地方——陈家旮旯创建了一个曾闻名全国的“青年集体农庄”。1990年,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和瑞廷乡人民政府在瑞廷乡为烈士立一纪念碑,碑文是:“孙瑞廷烈士永垂不朽”。

孙瑞廷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让龙江大地这片热土充满了祥和与安宁。

主播:姜 威

原标题:《达乡红色印记:屡建战功的剿匪英雄——孙瑞廷(附音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