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被卷走的黑胶唱片:好音乐是回潮的底气

2021-07-09 0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废橙 新音乐产业观察 收录于话题#音乐行业对话34#黑胶1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废橙

黑胶复兴浪潮比大家想象的更加汹涌。

2021年前三个月,英国市场卖出的黑胶超过100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1%。在美国,RIAA(美国唱片协会)发布数据称,疫情期间卖出的黑胶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0%。

今年6月初,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evermore》黑胶版一周卖出了10.2万张,创造了美国市场30年来的黑胶最高周销量纪录。

在实体唱片市场,黑胶正在成为最重要的品类:继去年美国市场黑胶销量超过CD之后,英国市场的黑胶销量今年也有望超过CD。有专家预测,黑胶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翻一番。

在中国市场,黑胶唱片曾经消失过,但从未被遗忘。数字音乐蓬勃发展的时代,复古的黑胶也正逆流而上,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我们热爱黑胶,更是在热爱我们自己”知乎高赞这样说到。

越来越多的顶级音乐人也在发挥带头作用。如周杰伦于出道20周年纪念日正式发行20周年黑胶唱片套装,李健于2013年发行《李健·拾光》黑胶版,邓紫棋2016年发布《新的心跳》黑胶唱片……

周杰伦的黑胶旅行箱套装

相比欧美市场,黑胶唱片长期缺席中国主流音乐市场,黑胶唱机在中国人的家庭中也很少见。

中国黑胶市场现状究竟怎样?国内黑胶市场前景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和黑胶产业内资深从业者Vinyl聊了聊。

A

“仪式感”的回归

虽然与流媒体收入相比,黑胶唱片的销售额相形见绌,但是更多顶级音乐人的加入无疑极大加速黑胶市场的复兴,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evermore》就是一针强心剂。

《evermore》首发于去年12月,黑胶唱片今年5月28日正式发售。据《公告牌》报道,泰勒的《evermore》创下了自1991年有纪录以来最高的黑胶周销量纪录,仅仅用了三天,专辑销量就超过了2014年杰克·怀特保持的4万张纪录。

泰勒·斯威夫特和《evermore》的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在中国市场表现也不俗,人民网2016年就发布文章这样评价:“近年来,黑胶唱片价格以平均每年20%的幅度增长,是一只超长线的蓝筹股。”

黑胶唱片市场持续升温,通过联动书店、音乐厅、快闪店、潮牌等元素的“黑胶+”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实现实体工艺、音乐人培养、消费情境养成等多重创新,逐渐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黑胶唱片,喜欢黑胶唱片所具有的独特的“仪式感”。

想象一下听黑胶的流程:你拿出一张黑胶唱片放在黑胶唱机上,用清洁刷轻轻擦拭掉唱片上的灰尘,之后打开唱机,或轻缓或激昂的音乐飘扬到空气里,你感觉被音乐包围,每一寸呼吸都忍不住放慢。

“现在的年轻人本身就非常追求仪式感,就像我们喝手冲咖啡,前面都有一些流程,这被称之为具有仪式感的生活方式。”Vinyl说。

此外,在材质上,黑胶是一种非常“温暖”的介质,传播高频及低频的音乐动态都非常清楚。“黑胶的临场感很强,可以给你像livehouse一样身临其境的感觉。”

彩胶、溅色胶、画胶的出现让黑胶的封面图案更加多元,提供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海报等周边拓展触觉和嗅觉。Vinyl称其为五感的交融,听黑胶不再只是听觉的享受,而是提供全身心的放松体验。

B

艰难的破圈之路

尽管如今黑胶唱片逆流而上,但其实在国内,黑胶唱片仍然是小众市场。

中国生产黑胶唱片的历史,跟录音产业发展基本同步。早在20世纪前十年,国外唱片公司已经在中国设厂,生产黑胶唱片。1958年9月,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张密纹唱片试制成功,黑胶在中国就此扎下了根。

但另一方面,黑胶在中国内地其实从来没有真正进入到普罗大众的市场。即使在流行时期,也仅只有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等使用黑胶唱片,千禧一代更是错过黑胶唱片黄金时代的末班车,好像它只是历史课本里的物件。

由于缺乏市场支撑,1998年,中国的最后一条黑胶流水线在上海关闭,直到2015年,黑胶产线的筹建,黑胶生产才再度回归。“国内现在主要有三条生产线,两条在广东。”Vinyl介绍道。

“中国的实体唱片有一个断层的时期,黑胶唱片就更不用说,而像日本、韩国和欧美则是一直延续的,即使在数字音乐最繁荣的时期还是延续的。”

相关阅读:以日本为例,实体唱片的收入会占到整体音乐市场的一半,中国实体唱片的市场可能只占整体音乐市场的百分之一,黑胶占比就更微乎其微。“在市场规模上,我们可能只是人家的冰山一角。”Vinyl戏称国内黑胶市场与国外黑胶市场的区别就像小学生与大学生之差。

即使在黑胶复兴的今天,除非像周杰伦、泰勒·斯威夫特等顶流艺人,其他腰部音乐人出黑胶唱片往往只能卖到上千张,百万更是痴人说梦。

如何让更多的大众了解黑胶这种载体并拓展市场呢?

首先市场内需要有更多样化的音乐,这离不开行业先行者的努力。如黑胶文化品牌嘿哟音乐曾作出尝试,分别于2017年和2019与环球音乐及索尼音乐达成战略性合作,把国外和港台的流行及经典的音乐资源引进到国内发行,弥补国内实体唱片市场的空缺。

“百花齐放市场才会繁荣,有不同风格的音乐才会有区分,最后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消费市场,实现黑胶唱片的大众化。”这是Vinyl的观点。

邓紫棋展示自己的黑胶唱片

尤其是和顶级歌手的合作,往往能使效果最大化。“如果王菲、陈奕迅、张学友等国内音乐人在出新专辑的同时出一张黑胶唱片,这其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粉丝和消费群,慢慢地,会有更多音乐人尝试黑胶唱片这种载体,这其实就是一种正向的触动。”

Vinyl以周杰伦出道二十周年纪念版黑胶唱片为例,介绍这种正向触动机制。周杰伦全套黑胶大碟珍藏套装里包含14张专辑,并预留了第15张专辑的空位,除了14张专辑的150首歌曲之外,还收录周杰伦7首EP作为彩蛋献给粉丝。

从预售到发行,这套黑胶唱片价格一路飙升:预售价一套6399人民币,11月份上市时,套装已经涨到8000元,而今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变为近2万一套。

相关阅读:“黑胶厂牌帮顶流艺人策划专辑、发行专辑到形成现象级事件,从而影响更多的听众和消费者来关注黑胶并提高对黑胶的认知度。”这本质上是一个闭环的过程。

C

新时代,新玩法

新消费时代,用户定位消费场景,黑胶也在适应这种节奏,在不同维度“野蛮”生长。

听众因年龄、审美层次不同,对黑胶唱机的需求也不同。传统复古的大喇叭留声机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以及不浅的收藏价值,市面上常见的则是桌面型一体机,同时搭配时尚潮流的设计,方便易携,性价比高,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入门唱机、专业唱机、HIFI高保真唱机等唱机品类不断丰富,覆盖专业乐迷及普通音乐爱好者对硬件的需求。针对不同人群的唱片包装设计和曲风风格也开始泾渭分明,简而言之,这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在数字音乐蓬勃发展的时代,黑胶唱片也积极融合现代科技创新发展,如嘿哟音乐创立HYM原创黑胶智能音响品牌,既能播放黑胶唱片,也能连接手机蓝牙播放数字音乐,实现了将黑胶音乐播放融入到当下的消费场景。

HYM-Seed黑胶唱机

个性化定制服务也崭露头角,如黑胶定制项目“黑胶繁星计划”,为国内独立音乐人及品牌提供黑胶唱片压制服务,整体产业链是完整而统一的,也是特别具有行业前瞻性的。

线下的唱片店则衍生出了新的业态,不仅仅是销售唱片,而是更多地提供与音乐演出相关的周边服务,成为文艺爱好者的栖息地。如798的莱派黑胶唱片和西安的乐与饵黑胶博物馆,一度成为热门地标。

问题是,线下的唱片店屈指可数,对整个行业的贡献杯水车薪,店主更多是出于情怀开店,盈利艰难。相比之下,一些具有很强社交属性的线下空间很强的社交属性,让黑胶与咖啡店、书店等融合后产生独特的欣赏氛围。

相关阅读:二手唱片市场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黑胶的普及和繁荣。首先是价格上的友好,能让更多人买得起,其次就是唱片品类更加丰富,“特别像早期日本、德国、美国等不同国家的经典唱片,或是流行的、古典的、R&B等不同曲风的音乐,二手市场都是可以找到的。”

在Vinyl看来,消费者在二手市场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是非常高的,这对于黑胶音乐市场是很好的补充和推动。

D

好音乐是回潮的底气

黑胶唱片越来越成为品位和潮流的象征,其独具的仪式感和年代感赋予自身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对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最看重的则是其对好音乐的完美复刻功能。

“听黑胶很治愈,感觉好像生活慢下来了。”

“感觉唱片上霉霉声音更清亮和稚嫩。”

“人声好像是浮起来的!”

......

在视频网站搜索黑胶,热门为泰勒的一段粉胶唱片试听,评论区大家纷纷抒发共鸣。

“黑胶的音质非常温暖,临场感更强,动态更丰富,这种载体更适合大家去聆听。”Vinyl如此评价黑胶独特的地方。

*文中的Vinyl为受访者的化名

- 全文完 -

原标题:《不被卷走的黑胶唱片:好音乐是回潮的底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