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赞爆!免费深度游张园、探寻传奇故事的机会来了!终极打卡攻略在此→

2021-07-07 01: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海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

种类最多的中后期石库门建筑群

——张园,

在封闭了近两年之后,

于7月6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

你可以走进

近代有名的民族资本家周庆云故居,

通过真实地感受、

零距离地接触,

从铭刻着无数故事的青砖灰瓦、

精美砖雕和各式老物件中,

回溯上海“旧时光”。

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党史研究室、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静安置业集团共同主办的静安百年张园城市更新主题展,邀请你走进张园,穿越历史烟云,感知时代变迁。展期从7月6日持续到九月底。

本次展览

有哪些不可错过的打卡点?

如何预约?

静宝已为你提前探路完毕,

奉上独家攻略一份!

整个游览路线大致为F型

入口位于泰兴路东侧小门

(注意并不是张园老门哦~)

打卡点①

回顾张园历史

折页式展墙

简要介绍了张园

如何从一片农田变身为“张氏味莼园”,

从上海私家园林之最到1919年日渐衰落……

巨型复古电视中,

参观者可以通过珍贵的视频资料

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

打卡点②

南浔巨富周庆云故居

该建筑是一栋独立式花园住宅,于1928-1929年设计建造,建筑面积约892平方米。在20世纪40年代为周庆云家族住宅。

周庆云,近代有名的民族资本家,曾是中联企业公司股东之一,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买进了这处房产。在这里,他和家人度过了一段美好但却短暂的岁月。

随后,由于太平轮事件的发生,致使周氏家族由兴而衰,最终不得已变卖了家产。(太平轮事件:1949年1月27日,中联集团租用的太平轮与建元轮相撞,两船先后沉没,近千名旅客和船员葬身大海。周庆云在其余五位股东失联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变卖家产赔偿遇难者家属。)搬离这所住宅后,周庆云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花了33年时间还清了债务。

新中国成立后,威海路106支弄2号曾为上海市新城区人民法院,1955年与张园89号的检察署置换,之后便作为检察署干部宿舍。

可以看到,这幢楼虽已历经近百年的风雨洗礼,但内外部构造仍保存得相当完好。

红砖清水砖墙,水刷石檐沟,欧式斜撑构件,缀以几何形装饰图案的壁柱、腰线、挑台、窗框、门框……似乎正在诉说一代代居住者的过往。

据负责人介绍,为了原汁原味地体现这些历史建筑的年代特征,管理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并未对斑驳的墙面、破旧的构件、褪色的装饰等进行修复,而是保留了它们历经沧桑后的真实样貌。

因此,只要稍稍留意,便能通过建筑内的箱笼、窗台、地板、壁柱上发现居住者的真实生活痕迹。

目前,一楼陈列了“百年百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印章艺术展”中的部分展品。

二楼宽阔的楼梯厅的一侧白墙,将为参观者播放张园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共空间,上海第一盏点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在此诞生的情景。

二楼两侧厢房分别展出

“清末海上第一名园卷轴+民国初期室内画面”

和“行李箱里的生活记忆”,

实景还原了清末以及

新中国成立初期张园生活场景。

三层原为阁楼层,在20世纪50-60年代做过屋面升高,改建为居住层。但本次展览并未对外开放。

看到这里基本就逛完了,

走之前记得给门口的邮筒也拍张照,

它可是管理方淘来的货真价实的老物件。

打卡点③

先贤墙

张园曾是上海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在清末民初的上海成为海内外的聚焦中心,革命的星火曾在上海蔓延,许多政治名人都与张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马相伯、沈缦云、蔡元培等曾经在张园留下足迹。

趁着《觉醒年代》大热,来看看北大校长蔡元培当年在张园做了什么?

打卡点④

生活巷

“那时候张园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大约只有几个平方米,但很多人都会充分利用空间在家里养一些绿植,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植藤花草、棚下象棋……

老上海人过日子之精致让人惊叹。

一到夏天,不少人家都会搭躺椅纳凉。

竹椅子、大蒲扇、打扑克、搭积木,

还有用一大桶水“冰镇”出的甜西瓜,

这些都是张园记忆中夏天的味道。

管理方通过绿植、老物件,

将这条宽敞的弄堂装点得极富生活气息。

在这里,

你能看到旧时家家户户都有的

蝴蝶牌缝纫机、万家牌煤炉、

洗澡盆、竹编躺椅等

极具年代感的日用品,

揭开人们尘封的记忆。

打卡点⑤

窄弄展

为了让参观者切身感受到

张园居民实际生活状态,

管理方选取一处

典型的石库门窄弄,

匠心独具地在门窗处

嵌入LED屏和巨型海报。

看!

门窗内的人们

正洗衣做饭、下棋纳凉……

如果你在此稍作停留,

便会发现,其实这3个视频

两两联动,互为一体。

穿越感和真实感,

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渲染。

另外,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

《夺冠》篇章曾在张园取景,

本次展览在弄堂里

对该电影重要场景进行了模拟。

打卡点⑥

“厨房间革命”及“一平方米马桶”

石库门作为近代上海独特的民居,

浓缩着上海传统的生活习俗。

推开早已陈旧的木门,

扑面而来的是纯正的上海生活风貌。

没住过石库门的人可能不知道,

其实楼内才是别有洞天。

大部分房间由木头建造,

老旧木楼梯一踩嘎吱吱响,

楼梯窄窄高高的很陡峭,

走起来要十分小心。

有的三代六口人挤在

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

没有独用厨房,

与其他人家合用,

上个厕所还要走出房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

静安区通过旧住宅成套改造、

“厨房革命”、“一平方米马桶”改造、

全项目修缮、“美丽家园”建设

及“留改拆”城市更新等一系列民生实事,

持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管理方以实景样板房展现

21世纪初市民厨房间、

卫生间改造项目,

虽然居住环境依然逼仄,

但此时的部分居民

已经解决了手拎马桶问题

并增强了厨房空间利用率,

居住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管理方还原石库门生活场景的同时,

还采用多媒体影像技术

结合道具本身,

营造既有沉浸感、代入感,

又有科技感的观展效果。

小TIPS

从这个打卡点出来后,

记得留意一下主路对面,

有一扇铁门。

它并非本次游览的打卡点之一,

但里面的弄堂在鲜花的点缀下

气韵生动,

非常适合拍片,

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解锁这个隐藏点哦~

打卡点⑦

观看立体沉浸式视频

在游览的最后,

你还可以在

保留着过去的时髦西式风的

张园99

观看一场音响效果震撼、

视觉效果惊艳的

立体沉浸式张园展望未来宣传片。

光这一个环节

就让静宝有种不虚此行的感受,

参展的小伙伴们记得一定要去打卡哦~

本次展览落幕后,

张园将再次封闭,

未来将按照

“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

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改造。

对上海人来说,

张园和石库门,

是几代上海人永不磨灭的温馨回忆。

一幢幢底蕴深厚的建筑,

尘封了数代人的丰富过往;

一条条石库门弄堂,

飘荡过多少上海人的嬉戏欢笑。

趁着改造还未来临,

抓住最后的机会带着亲友

共同探寻那些传奇的故事

和心底的记忆吧!

预约方式

“上海静安”客户端预约

下载并注册“上海静安”客户端

打开首页

即可发现“预约入口”

点击“预约”

可选择“个人”或“团体”两种预约模式

选择“参观日期和时段”

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

预约就完成啦!

“上海张园”微信公众号预约

进入“上海张园”微信公众号

点击后下方活动预约→百年张园进行预约

作者:叶苹

图片:叶苹、史笑雨

视频:方林

原标题:《赞爆!免费深度游张园、探寻传奇故事的机会来了!终极打卡攻略在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