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两件木器,世界用漆史延伸至约8300年前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2021-07-08 16:4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带销钉的残木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浙大文保材料实验室对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两件木器的黑色涂层进行鉴定,确定为人工漆,从而将世界用漆的历史提早到8300年前左右,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科技考古期刊《Archaeometry》上。

“这两件木器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漆器。此前在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发现的漆器,年代分别在6000~7000年前和7000~8000年前。加上井头山遗址,宁绍平原可以说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史前文化区。”7月8日,井头山遗址发掘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孙国平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扁圆体木棍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临近河姆渡、田螺山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2013年在地质勘探中被发现,是中国沿海年代最早的贝丘遗址,被评为202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去年,考古人员发掘时发现两件带人工涂层痕迹的木器,一件是带销钉的残木器,一件是带黑色表皮的扁圆体木棍。研究人员采用微区红外光谱、热裂解质谱的方法对两件木器表面的黑色涂层进行分析,基本确定涂层中含漆酚的特征分子片段甲基苯酚和甲基苯二酚;再通过酶联免疫法研究,发现涂层中含有中国漆抗原蛋白,进一步确认该涂层为人工漆。

    责任编辑:张军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