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发布解读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2021-07-08 17: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王若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王若峰: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今年6月26日,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今天是召开三场相关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主要围绕《意见》的有关情况进行介绍解读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德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福涛,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传成,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董文联。

首先有请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德志介绍有关情况。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德志

刘德志: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很高兴与大家见面,就加快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分享科技工作思路与措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科创济南”,我市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提供了基础条件。市科技局将立足起步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一是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起步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起步区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中科院系项目建设,目前,起步区内的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已引进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3家中科院分支机构,着力打造产城融合、智慧互联、宜居宜业的未来产业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技术转化和产业培育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打造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高校院所面向企业、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体系,优化提升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6+N”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强科技中介和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建设,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加强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联动,联合沿黄九省打造黄河科技创新联盟,建设黄河科创走廊。瞄准技术较为成熟、成果转化快的重大项目,积极招引大院大所的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最新国际科研成果,实现项目快速落地实现产业化。

三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支持企业申报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持创新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行业实现几何级增长、跳跃式发展。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技术、新材料等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制,针对1—3年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痛点、“卡脖子”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开展攻关。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依托,实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工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四是打造各类人才竞相涌入的创新高地。用活用好各类人才政策,做优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泉城5150、泉城产业领军、泉城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做好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外专项目和省“外专双百计划”项目,引进培养一批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构建以信任为前提、激励和约束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支持用人单位发挥引才主体作用,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遴选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科技领军人才,对紧缺人才试行靶向引进,依托起步区打造黄河流域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为起步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王若峰:

感谢刘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福涛介绍有关情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福涛

杨福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载体。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起步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起步区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并赋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8项牵头任务,为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功能定位,高起点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产业的集聚、壮大带动起步区加快崛起,为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最具现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贡献工信力量。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科学规划起步区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市委《意见》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研究打造支撑起步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规划体系,切实明确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布局。着眼“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瞄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积极吸纳和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在临空产业集聚区,优先发展民用及通用航空装备产业,打造“航空港”,在崔寨高新产业集聚区,优先发展氢能源产业,打造“氢能谷”,在桑梓店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优先发展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等产业,打造“智能岛”,推动形成多点支撑、多级带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提升起步区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高端前沿产业领域,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和布局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项目向起步区布局,创新要素资源向起步区倾斜,优秀企业向起步区集聚。加快推进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氢谷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欧装备制造小镇等重点园区建设,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与起步区产业发展定位相契合的优质产业项目和关键配套企业,有序有效培育壮大新动能,着力打造链条完整、配套完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依托,推动特色产品创新、优势产业突破和应用场景开放,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与此同时,加快推动起步区存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和基础能力再造,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三是强化政策促动,着力激发起步区产业发展活力。用足用好国家赋予济南起步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以及《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工业强市系列政策,在要素保障、投资激励、市场主体、创新驱动、金融服务、降本减负、服务企业等方面加大对起步区产业和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创新谋划力度,针对起步区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聚焦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谋划出台一批高质量、个性化政策措施,精准对接国家、省战略重点,瞄准产业发展形势,瞄准政策热点,在产业发展、市场开拓、技术转移等领域给予重点支持。持续完善务实精准高效的制度体系和常态长效服务企业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的一流生态,通过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激发起步区产业发展活力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推动起步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创新建设智慧城市,提升起步区智慧化水平。坚持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一体推进,加大起步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5G网络和智慧杆塔建设和覆盖,加快形成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的基础网络设施。深化拓展推进智慧应用水平,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聚焦交通、医疗、教育、养老 、社 保、社区治理等领域,培育一批管用实用好用的应用场景,建立精准、精细、高效的城市数字治理系统,构造泛在化、便利化、普惠化智慧应用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王若峰:

感谢杨局长的介绍。下面有请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传成介绍有关情况。

市水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传成

王传成: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大家好!按照这次发布会安排,下面向大家介绍市水务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有关情况。

建设好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市的重大使命,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举全市之力建设起步区吹响了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我局将牢牢把握起步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起步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科学谋划水务工作,为起步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一、强化水资源保障

牢牢把握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新建太平水库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统筹配置引黄、引江水量,争取用水指标分配倾斜政策,形成常规水源、应急水源、战略储备水源三级保障。投资11.8亿元,新建供水能力20万吨/日的大桥水厂,配套建设输配水管线101公里,改造提升崔寨、孙耿等组团既有供水设施,片区内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5%以内。实施市民泉水直饮工程,扎实推进供水行业精细化管理,推行接水报装“四零一优”服务、获得用水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及简易低风险项目获得用水“快速接入”服务等,为起步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推动节水型城区建设

以建设国家节水典范城市为契机,全面贯彻“四新、四全”节水理念,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放在起步区建设的重要位置,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我们将科学核算起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探索建立水效准入制度,编制地区产业负面清单,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建设,提高非常规水利用效率。同时,全面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深挖工业节水潜力,推进城镇节水改造,强化再生水设施提升和高标准利用,打造国际领先的节水示范引领区。

三、抓好水污染防治

以“厂、站、网”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实现雨污应分尽分,污水应治尽治。加快建设崔寨高新产业集聚区、桑梓店高端制造产业基地等五大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0万吨/日以上。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离要求,高标准建设城镇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实现厂、站、网一体化。科学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消除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建立工程运维管护机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占比达到80%以上。

四、提高水环境质量

聚焦“美丽幸福河湖”,深入实施河湖清违、划线定界、秀美河湖、精细管护、共管共享“五大行动”,紧紧抓住河湖长制这条主线,紧紧扣住河湖长履职尽责这条实线,紧紧盯住共建共享这条长线,高水平组织实施徒骇河济南段幸福河湖规划设计编制工作,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建设休闲游憩设施,将徒骇河打造成集生态涵养、滨水休闲为一体的河道;持续加大大寺河、牧马河、齐济河等重点河道生态治理,保护河道自然岸线,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的水生态环境。

起步区建设,水务部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勇挑重担,勇于担当,为起步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王若峰:

感谢王书记的介绍。下面有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董文联介绍有关情况。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董文联

董文联:

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发展的重大支撑,是加快建设济南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重大机遇。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向全市发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的动员令、总要求和施工图,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践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绿色可持续发展引领和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的保障作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助推起步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智慧宜居的幸福新城。

一、构建绿色生态格局,建设美丽新城肌理。坚持生态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空间、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9个控制单元建立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统一监管职能,搭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框架,全力构建支撑新动能转型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推动严格保护起步区山体、水系、岸线、湿地、林地,构建一带七廊多节点的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好70%的蓝绿空间,全方位全过程助推形成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还大自然绿水青山、给老百姓美丽家园。

二、协同降碳减污,提升空气质量。以推动建设碳中和示范区为引领,以协同PM2.5和臭氧控制为重点,强化扬尘源、燃煤源、移动源、工业源、生活源的五源联控联治,协同抓好点源、线源、面源污染管控。严格扬尘监管标准,夯实扬尘治理责任,实施智慧化全链条扬尘防治;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严格监管非道路移动机械;持续推进清洁取暖工程,率先建成“无散煤区”;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广使用低挥发性原料。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到2025年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十三五”末提高10%,让起步区蓝天常在、白云常伴。

三、统筹三水共治,打造水生态典范。以率先建设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IV类示范区,全面满足市民亲水近水需求为目标,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重点问题,扎实开展重点河流及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治理,实施精准化、“点穴式”治污,引导工业企业入园,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以污水处理厂+湿地组合模式提升污水处理标准,满足水环境要求和再生水要求,结合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全方位推进面源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占比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市控及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达到100%,形成有河有水、有鱼有草、岸绿河清的美丽河湖景象,建设黄河流域水生态典范。

四、建设无废城市示范区,保护良好土壤环境。全力推进“无废城市”示范区建设,提高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协同安全处置,全链条开展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治理。严格落实风险源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减少新增污染。加大农用地保护力度,按照耕地土壤类别实施分类管控,保障农用地土壤安全。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完善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流程,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不让一处污染场地流入开发利用市场。

五、实施绿色创新,护航高质量发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推进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起步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智库支持。深化生态环境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现有500余家企业清洁化生产或“腾笼换鸟”,助力发展绿色产业,助力建设全国节水典范城市引领区。开展智慧生态黄河示范建设,实现对起步区生态资源环境要素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控、预测预警、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以智慧手段支撑美丽起步区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将发扬只争朝夕的机遇意识,全面开创的率先意识、善做善成的实干意识,对标雄安新区,对标中新天津生态城,努力在起步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王若峰:

感谢董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国际在线记者:

请问市生态环境局的领导,刚才您提到了建设智慧生态黄河示范,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吗?

董文联: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我局正在以国家生态环境超算云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启动济南“智慧生态黄河”建设,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济南的落实,助力绿色智慧宜居新旧动能起步区建设。“智慧生态黄河”工程已列入市政府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内容。

该项目,一是注重系统性和协同性,打通水质与水量、资源与环境、支流与干流之间的隔离,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刚性约束,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保护红线与蓝绿生态空间优先保护,实现生态、水、气、固废、低碳协同治理,形成生态资源环境监管一张网、一张图、一套数,做到管用、实用、好用。二是注重新技术和新手段的运用,综合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态资源环境在线监控、在线解析、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率先实现三维生态环境分析图层建设,耦合专业模型进行决策分析应用,提高分析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注重标准与机制探索,探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感知体系建设标准、数据管理体系建设标准、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标准,探索生态环境大数据产业发展机制。四是注重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文、水利、气象、林业、交通、建设等数据的汇集,形成开放共用共享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体系,全方位服务政府精细管理、企业绿色生产和公众绿色生活。

我局正在积极推动构建部、省、市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项目在济南率先示范,在起步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省级将积极在全省黄河流域进行推广,进而推广到整个黄河流域,力争打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汇聚、研究、应用及产业高地。

天下泉城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中提到,要在起步区建设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载体,请市科技局领导简要介绍一下,下一步在支持起步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方面的主要举措。

刘德志:

市科技局将按照《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要求,立足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布局,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文化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动能转换、产城融合,重点支持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对标先进地区建设经验,勇于创新、大胆突破,进一步完善重大创新平台顶层设计,争取国家支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起步区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

二是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重点瞄准前沿技术,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积极推动技术成果向新产品、新业态转化,在起步区培育智慧园区、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产业。

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坚持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发展思路,依托重大创新平台引进、培养、使用各类科技人才,聚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支持重大创新平台招聘引进省内及全国高等院校院所人才力量,通过独立培养和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一批科研后备力量。

四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孵化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和绩效激励机制,探索实施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营造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起步区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济南电台记者:

刚才杨局长提到了在起步区打造“氢能谷”,关于“氢能谷”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能否作一下详细介绍?

杨福涛:

在起步区打造“氢能谷”,发展氢能产业,既符合起步区“绿色智慧宜居”的目标定位,也是引领带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围绕建设氢能产业发展高地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加快出台《中国氢谷推进方案》,聚焦绿色规模化制氢、氢气纯化及储运、车用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等方向,引进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和氢能产业链企业,推动氢能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落地起步区,开展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生产,建设固定式供能及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线。加快建设起步区氢能示范小镇,以氢能产业为基础,以绿色低碳为核心,对标日本“氢能小镇”,建设氢电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打造国内领先的氢能示范小镇。

三是推动集聚发展,在起步区重点打造“一园一区”,即加快建设氢能产业发展应用示范核心区,打造氢谷产业园,推动起步区以氢能源利用技术研发为核心,加快引进关键材料、零部件、电堆、动力系统、整车研发等氢能源创新载体和机构,打造氢能源科技园区。依托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产业化优势,加快集聚国内外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企业,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刚才听王局长介绍,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要建设太平水库,为起步区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作为省、市重大水利工程,请问现在这项工程进展情况如何?建成之后将会发挥什么样的效益?

王传成:

太平水库规划选址位于起步区北部,紧邻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过济南推荐线路。水库以调蓄南水北调长江水为主要水源,并可通过邢家渡引黄灌区调引黄河水,还可以汇集、蓄存徒骇河雨洪水资源。水库主要为起步区供水,并作为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同时兼顾济阳区、商河县生产生活用水,建成后将为起步区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2020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市启动了项目前期工作,经多次调研、论证并向水利部、省水利厅汇报,积极争取支持。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统筹配置引黄、引江水量,科学论证并适时推进调蓄水库、区域水网等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研究论证太平水库建设项目”。近期,我局又组织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组建了太平水库项目法人,目前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步,我市将继续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推动项目立项等工作,争取太平水库项目与国家南水北调二期工程同步建设。

王若峰: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

原标题:《《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发布解读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