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民反诈】在不经意间,你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泄露

2021-07-08 17: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渠道

如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

由此带来的财产损失等问题

更值得我们警惕

上网期间,有时一个不起眼的小操作

很可能就是隐私泄露的罪魁祸首

今天,防骗每日电讯就摘录了

几种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渠道

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

01

免费WIFI

有些不法分子会将WIFI植入病毒后投放在公共场所,如果用户开启了WIFI功能,就可能会自动连接上这种“钓鱼”WIFI,导致隐私泄露。

小编提醒:

不需要的时候,在公共场所最好将WIFI功能关闭。需要使用时,不要随意连接不明来源的WIFI。

02

钓鱼网站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或者网页弹窗大肆传播钓鱼网站链接,常用的手段包括伪装成银行、网购平台等网站,诱导用户输入个人及账户信息。

小编提醒:

不要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信息,如果对网址有疑问可询问官方客服后再行操作。

03

二维码泄露

不法分子通过建立虚假网站并生成对应的二维码,以领红包、送福利等为由吸引用户扫码,并让用户填写个人信息。部分二维码甚至会植入木马病毒,感染我们的手机。

小编提醒:

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遇见此类活动时,要提高警惕,确认二维码来源后方可扫码。

04

淘汰的电子产品

很多人将淘汰的旧手机等电子产品“高价”卖给回收商,但如果手机只是删除文件或者恢复出厂设置,其中的数据是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恢复的。

小编提醒:

普通的删除或者恢复出厂设置并不能彻底抹去手机中的数据,处理旧手机时,可以通过在存储空间反复读写覆盖之前的数据,达成彻底删除的目的。

05

各种单据

车票、机票、外卖单以及快递单上都含有用户的个人信息,很多人往往不经处理便将其丢弃,从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小编提醒:

处理含有个人信息的单据或文件时,应撕毁、涂抹上面的个人信息后再丢弃,以免被骗子利用。

06

APP泄露

很多人在安装APP时,不经仔细辨别就贸然给APP全部权限,如摄像头、电话簿、位置信息等,让不法APP有机可乘,肆意窃取我们的个人信息。

小编提醒:

下载APP时,时刻防止钓鱼应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同时做好APP权限管理,根据需求谨慎授权。

隐私保护小技巧

2101

左中括号

不良习惯和防骗技巧

左中括号

BAD HABIT

不良习惯

手机不设置密码

不少人为了图省事,干脆不设手机密保,这样谁拿着你的手机都能看,毫无隐私。但危害就是:你的各种隐私可能会泄露。屏幕密码号称手机的第一道大门,上锁是有必要的!还有就是支付密码,很多朋友用App付款功能时不设置密码开启功能,都是直接打开App,出示付款码。这样的做法是相对危险的!

浏览器购物

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依旧偶尔会选择在浏览器内下单。这一移动购物渠道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用户资金被盗刷。在浏览器购物容易出现钓鱼网站,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病毒、钓鱼网站等非法手段获取消费者的一些信息,再加上支付过程的极度简化,更容易对消费者的财产造成威胁。没事还是多走一步,到软件中支付购买。

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

App一般都喜欢长驻后台,每次我们都以为把应用关闭了,其实他还在后台运行着,这样任何可接触你手机的人都可以从后台管理处看见,很有可能被人直接拿来支付款项,所以推出软件时记得彻底关闭。

不加辨别蹭免费网络

公共免费WiFi常被不法分子移植木马及钓鱼网站,不但安全隐患多,并且可以分分钟盗窃你的个人信息。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且绝不在公共wifi下使用网银或支付类APP,以防发生盗刷情况。

蓝牙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蓝牙是手机的标配,目前它存在安全隐患。几乎所有联网设备都会可能受到一种新型物联网攻击手段:BlueBorne的威胁,它的特别之处,是“凭空”对目标设备进行攻击和传播攻击。攻击者可利用在相关系统上的蓝牙协议漏洞,获得设备的访问权限。对于每天都会使用手机支付的人来说,如果手机被攻击了,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随意点击手机短信链接

不法分子无孔不入,各式各样的诈骗信息让用户防不胜防,有些欺诈漏洞短信可以向手机发送欺诈短信诱使用户安装木马或者登录钓鱼网站,从而获得用户账号密码、资金情况等信息。所以对于活动获奖、邀请你查看相册、提示你密码出现问题等等的链接,不要随意去点击。

见二维码就扫

二维码是复杂的黑白团,凭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它是一把双刃剑,享受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骗子将二维码病毒链接隐藏在打折促销等二维码广告中,如果不加分辨见码就扫,手机里面的个人信息会被完全被盗取。

希望您没有这些习惯……

Fraud prevention

防骗技巧

使用一些小技巧减少风险

1.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2.为手机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定期查杀病毒

3.如果不是经常使用,平时可以关闭余额支付和移动支付功能

4.关闭小额免密码支付功能

5.大额支付最好开启短信验证功能

6.使用数字证书、支付盾、手机动态口令等网银安全产品

7.定期核查交易记录,可以通过定制银行短信服务和对账邮件,及时获得银行登录、余额变动、账户设置等信息提醒

8.在任何场合都谨慎保管包括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隐私信息

9.手机不要频繁刷机,随意root,在正规渠道安装软件

10.登录支付工具时要取消“记住用户名”“十天内自动登录”

11.不随便扫取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来源:国家反诈中心、怀集融媒

原标题:《【全民反诈】在不经意间,你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泄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