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您有一个来自蚊子的“红包”,请“搽收”

2021-07-09 12: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点击关注☞ 祝您健康杂志 收录于话题#防蚊1#驱蚊1#生活常识1#科普2#养生2

炎炎夏夜,蚊子们从各个角落里飞出来,”嗡嗡嗡,嗡嗡嗡“,唱着让人无比讨厌的歌。

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某些人身边的蚊子,特别多。

为何单单对你“情有独钟”

蚊子依靠嗅觉、视觉和温度感应来寻找“爱人”,以下这几类人是蚊虫叮咬的重点对象:

1. 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人:蚊子头部有很敏感的感觉器官,对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很敏感,50米外就能锁定。通常胖子和孕妇等人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

2. 体温高、爱出汗的人:汗液中含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容易被蚊子锁定。通常胖子、孕妇、婴幼儿和青少年较易出汗。

3. 新陈代谢快的人:这类人会生产更多的三甲胺,对蚊子有很强的的吸引力。尤其是“肉香四溢、鲜嫩可口”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人群。

4. 穿深色衣服的人:深色衣服吸热,让人体温升高,也容易招蚊子。

5. 常化妆的人:大多数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对蚊子的诱惑力非同寻常。

惹不起,我躲得起

蚊子除了让我们遭受“皮肉之苦”,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登革热、疟疾、乙脑等。

世界卫生组织称,在所有害虫中,蚊子是第一大致命杀手。其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70万人因为蚊虫叮咬而死亡。

驱蚊是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你可以尝试以下6种方法:

1.及时清除家中多余的水: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易积水处,及时清理,有盖子的盖上,能换水的勤换水,防止蚊虫产卵,减少蚊子数量。

2.纱窗、纱门要关好,睡觉可用蚊帐:纱窗、纱门既能通风透气,又能阻挡蚊子。

3.定时除尘:每周对床底、墙角、窗帘下等蚊子容易聚集的地方,进行一次大除尘。

4.穿浅色衣服: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透气长衣裤,不暴露过多的肢体。少在草丛、灌木丛中、水沟边停留。

5.植物驱蚊法:可以养几盆绿植,比如薄荷、薰衣草、驱蚊草等。

6.涂抹驱蚊液:躲避蚊子的“恩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涂抹驱蚊液。注意:孕妇和儿童最好选用专用驱蚊液。

蚊子的无所畏惧

误区

1. 维生素B1:无论外喷,还是口服,都对蚊子没用。

2. 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对人体有害,使用紫外线杀菌消毒产品时,人不能在同一房间内。

3. 防蚊APP:不但不能驱蚊,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4. 食材驱蚊:大蒜、花椒、白糖水……都无法驱除蚊子,只能当心理安慰。

5. 驱蚊手环:辐射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威慑力有限。真想达到驱蚊效果,除非挂满全身,2小时再换一批,那时,蚊子没来,你先熏倒了。

6. 花露水、风油精、清凉油、无比滴:大部分都含有薄荷脑、樟脑、冰片等成分,大人要少用,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用。

来自蚊子的“红包”,请“搽收”

蚊子们的“甜蜜恩宠”,真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的。蚊子包越挠越痒,挠破了还可能会感染、发炎,传染疾病。无法拒绝,只好默默“搽收”。

普通的蚊子包

1.肥皂水冲洗: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处(没有破溃的情况下),能起到止痒、预防起包的作用。

原理:蚊虫叮咬后,毒液会刺激细胞释放组胺物质(一种让皮肤出现局部肿胀瘙痒感觉的化学物质)。组胺是酸性的,碱性的肥皂水会中和组胺的酸,冲洗后就不那么痒了。

2.冷敷:用冰块或冰袋隔着纱布冷敷起包部位。

原理:低温可以降低末梢神经敏感性,快速止痒!记得时间别太长,5~10分钟即可。

又红又肿的蚊子包

如果蚊子包凸起变大,周围红肿,奇痒难忍,可能发生了过敏。

1.涂抹炉甘石洗剂:在药店就能买到,在皮肤上涂抹薄薄的一层,不仅能有效止痒,还有治疗和缓解痱子的功效!

2.涂抹抗过敏药膏: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抗过敏药膏(比如抗组胺成分的软膏),可止痒、减轻皮肤炎症。

如果蚊子包持续红肿、破溃流水,甚至有发烧、恶心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被蚊虫叮咬后会有色素沉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除色素沉着的药物。但是,避免留疤或黑印的最佳方法是:尽可能,别挠!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

总策划:王岽、董玲

统筹:杨小龙

原标题:《叮咚~您有一个来自蚊子的“红包”,请“搽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