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医健康课堂】身体的预警信号!出现这几种“嗝”一定当心,别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健康肥城公众号
2021-07-12 17: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打嗝这种事,人人都有经历过。可是如果发生的场合不对,就会特别尴尬,例如聚餐的饭桌上,开会的会场里……打嗝也是一件很让人心烦的事情,因为有很多人一旦打起嗝来,就很难止住,非常难受。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生活中难以控制的“嗝”!

人为什么会打嗝

人体的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个叫膈肌的地方,当膈肌收缩时,空气就会被迅速吸进肺里,声带中的裂隙骤然收窄,从而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

我们常见的打嗝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嗳气和呃逆,这两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太熟悉。

嗳气:这种嗝大多是因为胃里有气体,气体从胃中上逆导致,声音通常比较沉闷,也比较长。一般一次就打一个,吃饱饭后的饱嗝就是这种。

注意:如果嗳气同时还伴有烧心、反酸、胀痛等症状,可能是病理原因导致,建议去医院诊断治疗。

呃逆:这种嗝大多是由内脏平滑肌痉挛引发,发生时声音比较短促,常连续打嗝,不受自己控制。

其他情况:除了嗳气和呃逆,如反复做吞咽动作、吃饭太快、运动过快换气也会发生打嗝。另外,如果服用一些易产生气体的药物,也会伴随打嗝出现。

偶尔打一次,并且很快就能止住,基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打嗝频率过高,或者持续时间很长,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需要警惕起来。

打嗝可能是

身体的“求救信号”

1、中风预警

中风前患者的脑内可能已经出现病变,病变会引发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异常放电,导致横膈肌异常收缩出现打嗝不止的症状。

另外,部分患者会因为中风出现急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促使膈肌痉挛,出现持续打嗝。

所以当身体本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时,还出现了不可抑制、没有规律的打嗝,就要当心。

2、肠胃疾病

一说到打嗝,很多人直接反应就是胃不好,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你经常打嗝,并且还伴随胃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烧心反酸等症状,可能是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肠胃疾病,建议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3、肾脏疾病

肾脏是人体的代谢脏器,如果肾脏出现疾病,会影响整体代谢功能,导致膈肌和迷走神经不适,出现频繁打嗝的情况。

所以频繁打嗝也是肾功能变差的征兆之一,如果还伴随着容易口渴、面色苍白、骨痛、肌肉抽搐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4、肺炎

肺炎容易引起咳嗽,常咳嗽会增加腹腔压力,引起呃逆发生。

另外,在治疗肺炎时,会使用一些激素或者抗生素,这些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膈骨痉挛从而出现打嗝,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多喝水来缓解一下。

5、癌症

当膈肌周围脏器因为肿瘤变大时,会刺激到膈膜引起痉挛,出现不断打嗝症状。除了肝癌,胃癌、食管癌也会出现连续打嗝症状。

中医妙招巧停嗝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书,被誉为“医之始祖”,也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打嗝最早也是记载于此书:“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对于一般情况下的打嗝,我们可以试试这3个小方法,使打嗝快速停止。

第一个方法是用草来刺激鼻孔,目的是人为引起打喷嚏这个动作,以调整气机的升降出入,气机通畅了,呃逆也就止住了。

虽然古代医学不发达,但智慧的古人想出就地取草来止嗝,可谓画面感十足了。这个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在家可以用棉签来取代野草。小孩不宜独立实施这个方法,须有大人在旁监督或辅助。

第二个方法是屏住呼吸30~40秒甚至更长时间,等到呃逆的气上逆时,迅速吸一口气来对抗呃逆之气,也有止嗝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心肺功能功能不好的人不建议用这个方法。

第三个方法是极具中医特色的情志疗法,就是趁着打嗝之人不注意的时候,大叫其一声或突拍其背等,使对方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以刺激其情绪,也有止嗝的妙用。

用现在医学来解释,是因为膈肌有植物神经,一些时候如果突然受到惊吓,这种情绪刺激会影响神经收缩从而缓解膈肌痉挛,最后治愈打嗝。

提醒:疾病引起的打嗝,此法效果不明显。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要用这种方法。

版权声明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云南中医,由肥城市卫生健康局、市中医药协会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标题:《【中医健康课堂】身体的预警信号!出现这几种“嗝”一定当心,别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