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观察 | 黑脸背后的种族主义

Katy Lee
2015-07-26 17:4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黑脸(blackface),非黑人表演者装扮成黑人的一种戏剧性妆容,近年来在日本社会屡见不鲜,它究竟是种族极端主义者的武器还是世界公民对黑人文化的礼赞,亦或两者兼而有之。和美国一样,日本也是世界的中心之一,不同民族在此交汇,种族矛盾不可避免,但在面对同样的种族冲突时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其根源又是什么?在Vox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深入地解析了日本的黑脸现象以及其背后的种族问题,澎湃新闻编译如下。

涂着黑脸的日本流行组合桃色幸运草Z (Momoiro Clover Z)与早前的组合Rats&Star

2009年,日本艺人山寺宏一(Koichi Yamadera)在知名电视节目Monomane Battle中演奏了经典爵士乐“多么美妙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演出中他将自己的脸涂上了黑色,这不是山寺独创的,很多模仿黑人的表演者都曾经这么做过,他的这一举动在美国引发一片哗然而在日本却赢得一片掌声。

贝叶斯·麦克尼尔(Baye McNeil)是一位美籍黑人作家,在日本已经居住了10年之久,他声称尽管时常遭受种族歧视的困扰,他仍然喜欢日本这个国家,花过多的时间去考虑让人不快的种族问题是不值得的,而且扮演黑人的都是一些小众音乐歌手,因此不会总出现在眼前。然而,就在上个月,一张日本流行乐队的宣传照逼得麦克尼尔(McNeil)失去了耐心。在这张照片里,桃色幸运草Z(Momoiro Clover Z)的成员都涂上黑脸和老牌低音组合Rats&Star微笑合影,Rats&Star扮黑脸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而且这两个组合即将一起亮相日本主流媒体——富士电视台。

考虑到那是黑人的历史月,麦克尼尔(McNeil)忍无可忍,他是不会让这些明星把他所谓的“无知的接力棒”通过国家电视台传递给日本下一代的。于是,他在Change.org平台上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富士电视台降级,在社交媒体网站twitter上发布题为“停止日本扮黑脸”(StopBlackfaceJapan)的帖子,最终麦克尼尔(McNeil)赢得了胜利。

麦克尼尔(McNeil)知道的非常清楚,黑脸事件只是日本种族问题的冰山一角,种族主义的问题是不可能仅凭一份请愿书就可以解决的。对美国甚至是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扮黑脸是很明显的种族歧视行为,但是对受过良好教育的日本群众而言,他们是如何忍受这种行为的呢?相信答案不仅是对扮黑脸历史的无知,更是有关日本民族纯洁性的强大国家信念。

日本的种族问题

2012年,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团体“在特会”(Zaitokukai)在东京街头举行反韩示威,他们践踏韩国国旗,把韩国和蟑螂等同起来。

日本的种族问题历史悠久,早在2005年,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就曾写过一篇介绍其“深刻”种族主义的报告,他指出了日本种族主义的主要针对对象,他们大多来自早前日本在中国和韩国的殖民地。

2013年,极端民族主义者发动了一系列反韩示威游行,他们扬言要夷平东京的韩国城并在原地建立起一个毒气室。日本是少数几个没有针对仇恨言论法律的民主国家之一,所以用来应对这一威胁的方法很少。与此同时,反种族主义者也进行了反示威活动,双方的较量最后以极端组织进行赔偿收场,然而考虑到近代以来日本的法西斯历史,政府在禁止仇恨言论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微乎其微的。

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东京校区的社会学副教授凯尔·克利夫兰(Kyle Cleveland)对种族问题开展过讲座,他谈到:“黑脸问题只是日本政治和文明社会的中潜藏的更大问题的缩影,在这里多样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日本是全球旅游贸易中心,外国人在这里随处可见,然而日本对待多样性的怀疑态度让人惊讶。为了更好地理解日本社会的这种现象,必须要认识民族同质性(认为日本仅由一种血脉构成)在国家认同中所发挥的强大作用。

地球上种族最不多元化的国家之一:超过98%的人口都是日本民族。

和其他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具有惊人的同质性,它是世界上种族最不多元化的国家之一,超过98%的人口都是日本国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同质性导致了一系列偏狭的文化标准,例如“uchi soto”(内外明确区分的观念)在很多方面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日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对你的迷恋或者不屑部分取决于你来自哪里,对此,克利夫兰(Cleveland)解释道,“通常情况下,日本人很欣赏欧洲人,对美国人则抱着矛盾的心理,这不得不追溯到日美战时的经历,而对亚洲其他民族,日本人是有着良好的优越感的。”

日本种族歧视和同质性思想依旧根深蒂固

历史学家们详细地研究了日本的历史,企图从中寻找出他们对外国人看法的根源。1639年,执政当局德川幕府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闭关锁国,仅允许有限的贸易往来,这样的状态在此之后又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克利夫兰(Cleveland)认为日本在与外国隔绝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狭隘的规范准则和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加拉帕戈斯影响(Galapagos effect),虽然1853年日本又重新与世界建立了联系,可是在这之后很久,日本的种族歧视和同质性思想依旧根深蒂固,在帝国时期,法西斯政府所推动的极端种族主义的官方意识形态就是很好的例证,虽然这种意识形态的推动随着二战日本战败而终止,但种族纯洁性的潜在观念仍然在某种程度上被保留了下来。

事实上,日本有许多少数民族,包括朝鲜族,巴西籍日裔和一个土著阿伊努人社区,但大多数的日本人却仍然坚信他们的民族是统一的,这一点是理解为何种族主义在现代国家盛行的关键。然而,在大多数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种族问题,在日本可以完全避而不谈,如果没有国家间的对话,那么这种情况将无法改善。

扮黑脸在日本意味着“欣赏”

日本内部/外部的心态导致了他们对外国人的成见,这针对的不仅是黑人,在日本ANA航空公司的广告里,他们也将演员涂成“白脸”,粘上大鼻子。

他们这么做的意图不一定是恶意的,事实上,日本音乐家常常扮黑脸来表达他们对喜爱的美籍黑人的欣赏。一篇刊登在日本时报麦克尼尔(McNeil)专栏上的故事提供了相关佐证。

有一天,我给一位日本同事看了Rats&Star的视频,事先并不告知其原因,最后询问他观感。

他笑着说:“他们想成为黑人,他们喜欢黑人。”

近期,“欣赏”黑脸的想法又一次在日本出现。“B-style”是一种小众的青年亚文化,其成员试图展现他们对一切黑色事物以及黑暗理念的喜爱,他们希望把自己晒得越黑越好。B-style和逐渐老去的黑脸低音歌手都是文化挪用的明显例子,这在日本很常见,但有很多在演绎中迷失了,比如Rats&Star,他们采取了想象中的黑人的音乐传统,并与J-pop(日本流行音乐)结合,结果弄出来的音乐面目全非。克利夫兰(Cleveland)认为日本扮演黑人的歌手和B-style在某种程度上是“外来的他者”,其意图可能是为了展现对与众不同事物的热爱,但它的结果却会延续种族成见,他强调这种现象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在美国关于它的争论从不停歇,而在日本,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日本的种族主义使得这个国家的未来身陷险境

在日本,外国人不时地对种族问题进行大声疾呼,比如麦克尼尔(McNeil)和他的反黑脸请愿书或者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人主导的运动,它反对具有种族主义意味的儿童读物《小黑人桑布的故事》(Little Black Sambo),而此书在日本极受欢迎。但类似的事件似乎从来没有引发更广泛的对话,只在国内的小新闻上报道。甚至当反韩言论铺天盖地时,中央政府也只是用建议的方式劝告大家和睦相处而不是诉诸法律措施。为什么这种思想如此顽固呢?这一点可以追溯到日本的神话,在其中日本是作为一个种族统一的地方而存在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的降低,日本急需移民

克里夫兰(Cleveland)指出,种族同质性的概念可能会导致接纳和理解的缺乏。这种观念这形成了一种氛围,在这种环境下,理解的多元化不是优先考虑项。但这应该是一个优先考虑项,日本的少数民族面临着根深蒂固的歧视,而且伴随着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日本急需移民来填补劳动力短缺,并保持福利国家的资助。

2月期间,首相安倍晋三的前顾问引发了国际公愤,他提出种族隔离制度,并且认为该制度可以为分离移民和日本人提供一个很好的模式。这种糟糕的政治环境并不能吸引日本所急需的移民,更不用说吸收他们融入社会。克利夫兰(Cleveland)认为日本需要一个更具活力的公民社会,政治上更加民主,能够允许多样性的存在,教育体系改革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建议开展语言学习,介绍外国文化。

日本黑脸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种族问题在不同面向上有着不同的解读,考虑到日本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其种族问题的复杂性似乎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可是随着新的时代潮流不断涌来,日本如何在其种族问题上依旧保持避而不谈,种族问题已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能否从文化和法律上正确处理种族纠纷,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是日本种族主义问题的关键。

(杨梦娜编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