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化“腐朽”为“重生”,英科再生的“双赢加减法”

2021-07-14 15: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柒陆壹

“从荒芜的沙漠到险峻的高山,从广袤的深海到北极的冰雪,塑料在地球上随处可见。”——《中国科学报》

无处不在的塑料正在一点点“侵蚀”地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每年向湖泊、河流和海洋排放的塑料量估计在900万至2300万吨之间,与向陆地排放的塑料量基本相当。如果一切照旧,预计到2025年,该数值将翻一番。对此,来自《科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如果按目前的排放速度,全球塑料可能会带来无法逆转的影响。

正是由于紧迫的污染现状,我国早在2008年就施行了“限塑令”,但由于塑料袋、塑料瓶等产品均属于日常易耗品,使用量巨大,“限塑令”等政策从推行到见效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此时,减少塑料排放、加快塑料回收利用,成了社会层面积极应对塑料污染的共识。

事实上,中国企业家早有先见。在2005年,被称为“手套茅”的英科医疗创始人刘方毅已经在山东淄博成立了一家塑料循环再生企业,即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原淄博英科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科再生”),它比英科医疗还早成立了四年,其主营业务为可再生塑料的回收、再生、利用,主营产品包括泡沫减容增密回收设备、塑料再生粒子,及环保画相框线条、环保成品框、环保踢脚线、顶角线等常见的室内外装饰材料。

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相框线条、踢脚线,英科再生正是通过它们,每年为全球减少20万吨碳排放,节省30万吨原油,使200万棵树免遭砍伐。

换句话说,被我们丢弃的塑料垃圾,经过英科再生之“手”,摇身一变,获得“新生”,再次成为与日常生活需求紧密相关的产品。这种为地球“减负”的生产模式,诠释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永续发展,也符合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塑料的回收利用并不是个简单的概念,以塑料袋降解为例,它需要让在外部作用下(可以是光,热,酸碱,或是生物作用等)分子链中的化学键发生断裂,最终得到小分子。而早期的塑料,诸如酚醛树脂,乙烯基聚合物等基本都是不可降解的,近年来,在科学家努力下虽然聚乳酸,聚己内酯,PBAT等材料的塑料制品已实现可降解,但完全替代传统塑料袋并实现再生塑料制品量产仍然需要时间和较高的技术门槛。

而英科再生在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方面显然走在了前列,由其自主研发设计的GREENMAX泡沫减容增密设备,能在城市各个回收站点回收泡沫塑料,将PS泡沫塑料体积缩小至原来的1/50和1/90,然后,通过再生技术,将废塑料变成再生粒子,给塑料厂家生产塑料产品。现在来看,GREENMAX泡沫减容增密设备已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应用,得到了国际认可。

除研发设备外,英科再生还在产品研发、工艺研发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使其在整体生产水平上不断实现突破。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英科再生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47亿元、0.54亿元和0.77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4.02%、4.24%和4.51%,对研发的投入逐年上升。

不断精进的生产水平使英科再生获得产能的提高和市场的认可,当前,其再生塑料产能已达10万吨/年,生产的环保相框、踢脚线、顶角线以及户外地板等日常装饰用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生活场景,是Zara Home、Walmart等国际品牌的稳定供应商。

其实,不仅是Zara Home和Walmart,英科再生前5大客户均为海外企业,且其70%以上产品用于出口。在这个层面讲,英科再生可以将全球废旧塑料产品回收再生,在减少了“白色污染”前提下,又将产品销往全球,形成了经济效益,增厚了企业的实力。

数据显示,英科再生2018年至2020年主营业务营收分别达到11.75亿元、12.73亿元和16.99亿元,逐年走高。即便在国外疫情较严重的情况下,英科再生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营收态势。

这也恰恰是英科再生与传统环保企业的不同之处。此前,环保企业由于技术门槛高、成本费用等原因,往往遇到资金难题,需要政府补贴,2019年就有媒体报道到:环境产业在“寒冬”中历经诸多考验,如何“活”下去,资金是最大的难题。很多民营环保上市公司走出了关键一步:引入国资,整体“转身”。

而英科再生却做到了为环境污染做减法,为企业生产和盈利做加法,“一减一加”实现了“双赢”。可以说,以创新形成“智库”,形成技术壁垒,以国际市场为通道,英科再生已经逐渐在全球独创了治理塑料白色污染垂直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完整的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闭环。

当前来看,“风华正茂”的英科再生又向前迈了一步,其已在7月9号正式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敲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塑料循环经济领域的上市公司。同时,这也是继英科医疗上市后,英科再生董事长刘方毅执掌的第二家A股上市公司。

一个为人体健康护卫,一个为地球环境疗伤。未来的英科“双子星”,值得期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