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罗马教宗跨界城市学,提出五个城市理念

Simone d'Antonio
2015-07-30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罗马教宗方济各上个月发布的备受瞩目的通谕,是他对气候变化问题发起攻势的一道召集令。在这封184页长的信中,隐藏着教宗令人惊奇的城市规划见解。

文档中题为“日常生活生态”的一节中,方济各围绕城市、邻里和公共空间,论及了它们作为营造、保存生活质量与归属感的场所,其重要性之所在。他强调改善住房,并且将贫民窟与破旧邻里的住民引入“亲和的城市”。他甚至还谈及改善公共交通的必要性。

这星期,方济各会向城市政策继续进军。2015年7月21日,全球60多位市长聚首梵蒂冈参加综合议事,这场会议汇聚了多方力量,来对抗气候变化与现代形式的剥削,其中很多市长还会多留一天,继续商讨城市应当怎样融入全球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可持续的思路是未来15年全球发展的风向标。

来自五湖四海的市长们会发现,即使在方济各上任前,梵蒂冈就已是一座创新发展的城市。创新之火不只在这座自成一国的小城围墙之内燃起,在毗邻的大城市罗马也有燎原之势——只要是接受教宗领导的天主教会教区,只要梵蒂冈在当地还享有比地方事务更高的独特精神、政治、经济地位,就无不受其影响。

以下就是由方济各提出的五种城市建设理念,被梵蒂冈与其合作伙伴,以及罗马地方政府所采用。

罗马教宗方济各近期发布的可不是一封简单的通谕,它的字里行间潜藏着对城市规划的真知灼见。上周,教宗请来了世界各地的市长,共聚梵蒂冈。

融合城市边缘

“让城市的不同地区更好地融合,并让在当地生活的人感受到城市的整体,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社区邻里,感受不到与他人共享的更大的城市空间。”——方济各

每隔25年,世界各地的天主教朝圣者们都要聚集到罗马,庆祝“圣年”,即禧年。几个世纪以来,这一盛事都是城市规划的基石,因为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必须能承受得了朝圣的人潮。在2000年的上一次禧年,就有2500万游客涌向梵蒂冈和罗马中心的四座宗座圣殿。

在得知教宗的“郊区禧年”呼声后,罗马市长伊格扎•马利诺计划在环境糟糕的外环区域投资建设街景、公园和广场。

方济各正在进行一次大洗牌。四月,他宣布今年12月的禧年将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禧年”,此外,作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红衣主教,方济各在贫穷落后的城市郊区贫民窟也广泛采风,他提出了“郊区禧年”,要把庆典活动设置在被长久忽视的罗马城郊进行。(史无前例地,世界各地的中心教堂也将打开它们的“圣门”,就像罗马的中心教堂一样。)

罗马立即启动了一项包括38大举措的城郊建设方案,总投资5000万欧元,作为对教宗令人称奇的建设规划的回应。街道禧年(Giubileo di strada)计划主要关注前来罗马的访客从未瞥见过的边缘社区,例如Prima Porta和Divino Amore,这将会升级改造这些地区原有的街景,安置新的公园与广场,并且这些设施大多与教堂相隔不远。

“禧年一直被当作为城市未来发展铺好道路的重要时机,”罗马市长伊格扎•马利诺告诉Citiscope记者,“我们正在对城市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并且寻求一种补救措施。有些城市的天主教堂的地位重要,但它们门前却没有一片开阔的广场。”

对马利诺的方案,意大利政府并不买账。他们的不满之处在于,很多工作都不是在罗马中心地带的传统圣地开展,而这些圣地绝对会引来数以百万计的朝圣者。不过政府也承认,对那些有需求的居民来说,投资郊区建设会有更长久的益处。

“我们选定的这些社区,住的是当地的中产阶级,但基础设施十分糟糕。”主管城市更新的副市长格瓦尼•卡多说,“我们希望把空间的更新和教宗禧年的理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教堂与公共建设

“设计房屋、社区、公共空间和城市的人,理应在各种学科间博采众长,最终得出有益于理解人们思维过程、符号语言和行为方式的规划设计方案。”——方济各

教会也在为罗马外围区域的建设投资助力。上一次禧年提出的“罗马2000年,教堂50座”方案仍在发挥余热,郊区仍在持续建设新的教区。这些教堂中的一部分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例如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他就是Alessandrino教区的千禧教堂设计师。

坐落于落魄的市郊,有很多新建的教堂因其外形“鹤立鸡群”而引来人们的指摘,有的太过现代格格不入,有的又过于难看令人不忍直视。但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们更看重的是这类建筑在社区功能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形成社区中心、为神职人员提供住处等。

设计师马可•佩特西(Marco Petreschi)设计了San Tommaso Apostolo的新教堂,这座教堂建成于2013年,坐落在Infernetto区。他注意到,这个地区有3万居民,却没有一个供人们聚集碰头的广场或场所。“或美或丑,这些教堂都可视作一个参照点,”佩特西说,“它们是城市更新的一环,还是这些郊区从未有过的。”

可持续交通

“城市生活的质量与交通系统息息相关,因为交通往往是城市居民遭罪的源头。”——方济各

梵蒂冈是座小城,小到连自己的交通部都没有;但它又是座大城,大在它标志性的举措总能为其他城市树立榜样。为了在梵蒂冈接地气,方济各的著名轶事就是不乘豪华轿车,而是搭一辆老旧的雷诺车,在更多情况下,他只是步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常常坐地铁。)在梵蒂冈,交通不成问题,因为它大部分区域都禁止私家车行驶,不过这也导致梵蒂冈的围墙之外,每天早上都有几百辆载着教会侍奉人员的车排着队缓慢挪动,只为找一个停车位。

在交通事宜上,梵蒂冈必须和罗马政府相协调,尤其是禧年之类的盛事期间。罗马的交通系统早已因人满为患、资金捉襟见肘而臭名昭著,方济各只给了罗马九个月的时间,要它将交通系统改头换面。马利诺市长正在尝试采用创新的办法以迅速提高运输容量,还在考虑重新开放一条没有动用过的、连接梵蒂冈附近片区与罗马北部一片名为Vigna Clara区域的铁路。另一种很可能采取方法是改进公交车服务,尤其是郊区的服务。

罗马最有趣的一项交通方案是关于自行车的。这是一条环形小径,将会在城市周围构造一圈44公里(27英里)的环线。这条被称为GRAB(Grande Raccordo Anulare delle Bici)的小路,会将圣伯多禄广场和角斗场等旅游景点和公园、市外的历史遗迹连接起来。这将是欧洲最长的骑行道路之一。

GRAB自行车道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项目,是由VeloLove骑行协会和许多公民组织,还有意大利环境组织的领头羊Legambiente共同提议倡导的。罗马计划在禧年之前完成这条道路的建设。“如果GRAB能在今年年底前建成,”Legambiente的城市事务总管阿尔伯托•费奥里洛(Alberto Fiorillo)说,“那将会是教会推动可持续交通建设,带动居民和游客使用公共空间的新颖模式的鲜活案例。”

可再生能源

“要利用好充裕的太阳能,就需要建立起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传输、技术援助和金融资源提供便利的机制与补助。”——方济各

顶棚太阳能板的应用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是一件大事,但梵蒂冈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是先驱。

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旁的保禄六世大厅,其屋顶为太阳能板所覆盖。

回溯到2008年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位时期,梵蒂冈主会议厅的屋顶是由光伏模块覆盖的。这些装置每年能产生300兆瓦时的电能,相当于100个家庭一年消耗的电量。因此这座建筑的电力完全自给自足。此外,一个太阳能冷却装置为职员餐厅提供了70%的电量。

梵蒂冈还在盘算一个更完整的可再生能源方案。与此同时,一些雄心壮志的项目遇到了阻碍。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方案,就是在罗马农村地区建一个兴许会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厂,以此补偿当地梵蒂冈广播发射台的排放量,但当地居民对此并不买账。

社会参与感

“如果能建立亲密、温馨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创造和睦的社区,那么由住宅区的人口高密所带来的窒息感就能得以缓解。”——方济各

在罗马全境,有不少有趣的项目正在实施,为的是紧固社区纽带,尤其是针对贫穷人士以及罗马越来越多的难民。这类项目有很多是由和梵蒂冈关系密切的民间社会组织主导的。

在这类尝试中,有一个项目旨在让年迈的老人在社区中仍有存在感。在一个名叫Colli Aniene的市郊地区,非政府组织Caritas发起了一项叫做“负责的邻里”(Quartieri solidali)的项目,鼓励志愿者帮助老人做一些日常事务,或带他们到罗马中心去远足。这个项目改善了不少住宅楼中的社区氛围,使得一些富有责任心的居民成为年迈居民的协调人。他们要和老人们保持密切联系,知晓他们的日常需求,找来人员或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一个在罗马有1万名成员的国际志愿者组织Comunità di Sant’Egidio也是这类项目的一份子。他们在Tor Bella Monaca的市郊开展了一项活动,在精神病人与艺术家之间建起联系,让艺术家通过指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来缓解精神病痛——他们的作品有一部分近期还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展览。在另一个项目中,志愿者们将废弃的楼房变成了“宁静学校”,让青少年放学后可以到这儿写作业、吃健康食物、为穷人准备三明治和新鲜饭菜。瓦勒瑞亚•玛塔诺(Valeria Martano)是一名老师兼志愿者,也是唯一受邀倾听方济各教宗发表通谕的市民代表。玛塔诺说,这个项目有助于“重建这些位于一落千丈、盛时不再的罗马破败郊区,且具有人文地理美感的地方”。

在市中心,一个名为Centro Astalli的国际天主教组织也在忙着接待从非洲、中亚来到罗马的难民。这个组织每天在城市各处,包括曾是剧院和旅馆的地方,为成百上千名移民者提供餐点。同时,空置修道院也被改造成所谓“友好社区”,让一小部分政治难民得到修女和修士的庇护。在San Saba富裕邻里的一处“友好社区”里,Centro Astalli组织不仅提供食物,还设计了让前来寻求帮助的人能和邻居一起互动交流的活动。要点在于:建立信任与跨文化的相互理解——这也是方济各通谕中的关键部分。

提到方济各拉丁美洲的身份背景,玛塔诺说:“方济各教宗看得比欧洲人更远,因为很多城市问题首先出现在南半球的大都市和超大城市中。”

翻译:邹凌青 校译:冯婧

译自Citiscope: http://citiscope.org/story/2015/pope-francis-urbanist#sthash.IBA9TsUn.dpuf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