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这个拿了一手烂牌的小村,如何逆天改命

2021-07-15 19: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浙江淳安县的西南部,有一个偏僻的村庄,名叫下姜。

但与其说是村庄,不如说就是几间土房,一起挤在一面陡峭的山坡上。

远远看,村子被四座山从四个方向困住。它安静,闭塞,连鸡啼都很少听到。

只有一条勉强算得上是母亲河的小河,从村庄蜿蜒穿过。

但这条河,又以年年发洪水的方式,威胁着周边村庄的人们:“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这是一句老一辈下姜人耳熟能详的俗谚。

饥饿,苦难,凌虐了下姜人几千年。

生在下姜,是老天爷让你遭罪啊!

姜银祥是下姜的老支书。

小时候,他听母亲念叨得最多的是这句话:“啥时候才能填饱肚子,生在下姜,是老天爷让你遭罪啊!”

下姜这一方水土,养不起这一方人。

全村742个人,耕地却不到600亩,人均一亩都无。要命的是,这些田地,大多还是山坡上的梯田、垄田。

这种田土层薄,蓄水差。下雨一天,就会涝死,放晴一周,就会旱死。

但若只有这些困难,勤劳刻苦的山里人还有法子。

无奈老天是往死里整下姜。

下姜是淳安县的暴雨中心之一,十年九山洪。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历史上有些年份,洪水甚至达到了一年发了十几次之多。

村民们没啥手艺,虽然条件恶劣,但还是世代以务农为生。

他们耕种的方式很原始:烧山,烧完后再走一步挖个坑,撒种,也不埋土,能不能长出来,看土地爷的心情。

姜银祥记得,他曾跟在挖坑的母亲身后,机械地撒种子。

“一次最多丢三粒知道吗?这每一粒可都是咱庄稼人的命。”

“娘,这样种下去,能发芽吗?”

“少胡说八道!土地爷听见会不高兴的!”

土地爷听没听到不知道,但反正每年的结果都差不离:收获的,还没种下的多。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饿到只能啃草根树皮。

方圆几十里的山上,只剩下被剥光了皮的柳树,枯草更是连根都被挖掉了。

有一种叫乌拉根的野树根,起初吃起来甜甜的,但吃进肚子里,肠胃就像垒满了石头。饿是不饿了,但离死亡也不远了。

村民们知道这玩意儿不能吃,但没办法。

小时候,姜银祥亲眼见到一对老夫妇,把能活命的野菜留给了孩子,自己吃了乌拉根。

几天后,两人就开始哼哼,互相用棍子帮对方抠大便。

但再过几天,哼哼没了,气也没了。

饥饿,让下姜村的出生率低得恐怖。

整个1960年,全村竟只有1个孩子出生。

杂交水稻、沼气池、专家

下姜逆袭的开始,是杂交水稻。

1976年,从部队退伍的姜银祥,成为了村支书。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县里的农科院所借种子。

穷出名堂的下姜村,竟要试种杂交水稻?真是说笑了。

但姜银祥新官上任,怎么也不肯放弃。他像个无赖蹲在门口,对方忽悠他,种子分配完了!

姜银祥狡黠笑:少来!我都打听清楚了,仓库里还有!

最终,姜银祥靠着死乞白赖,软磨硬泡,“得寸进尺”,磨来了两斤半的试种。

但村民们可不以为然。看着姜银祥在生产大会上,把这种子吹上了天,他们漫不经心地挠了挠痒,冷笑。

“我们种了半辈子庄稼了,要你来教我们怎么种地?”

但秋获时,村民们彻底打脸了。这杂交水稻,一穗上竟然长出了300多粒!要知道村里的老品种,才70多颗。

产量一下子提高了四倍!

尝到甜头的下姜人,开始格外关心什么叫父本、母本、同花授粉、异花授粉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怪词儿,能让他们不挨饿。

1978年,下姜村亩均产量八九百斤,下姜人,第一次吃饱了。

在戏剧创作中,有一个术语。叫“金手指”。

它指的是在主角快要被打败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概率极小的事情,让主角一下子反败为胜,来了个大反转。

下姜接下来的发展,似乎就开启了这种“金手指”模式。

五任浙江省委书记,都曾来过下姜。躲在山褶子里的下姜,竟成为了省委的基层联络点。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颠簸了六公里的搓板路,坐了半小时的轮渡,再绕了100多个盘山弯道,终于来到了下姜。

姜银祥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从兜里掏出准备已久的材料,手心出了不少汗,他清了清嗓正要汇报。

谁知习近平却打断道:“不要用材料,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我们来就是要听真话的。”

姜银祥闻声立刻开始吐苦水,吐了半小时后,弱弱问了句:能不能让省里帮忙建沼气池,不然山上的树就要被砍光了。

几天后,沼气池就建好了。人们再也不用砍树烧火做饭了。

有了沼气池后的下姜村,空气开始能闻了。

村民们的猪圈鸡棚,家里厕所的脏水,不用再排街上等风吹干了。它们都汇集到了密封的沼气池里,变成了熊熊能量。

蓝色的炉火炖出的猪肉香,让下姜村开始有美丽乡村的味儿了。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调研后,习近平还给村民们派了一个专家——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

为什么会派个专家来,他能干什么?这还得从1998年的一件事说起。

1998年,福建南平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为了保住农民的饭碗,南平市选派了225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帮农民提高生产技术。

这就是我国首批科技特派员。

这一决策,引起了当时还是福建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的重视。在多次深入调研后,科技特派员就从一次地方的实践,变成了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科技特派员制度”,最终成为了我国精准扶贫的利器。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下姜,得到了最生动的实践。

下姜耕地少,但山地面积大。俞旭平在村里待了一个月后发现,这里适合种中药材黄栀子。

于是,以前那些只能长杂草、灌木的山地,就种上了500亩的黄栀子。

两年后,习近平再一次来到下姜村。

当他得知村民通过种药材,每年每户能多收入4000多块后,他忍不住拍着俞旭平的肩膀说了一句:“做得好,你有功啊”。

再后来,下姜的故事就风生水起了。

一拨又一拨的驻村干部来到下姜,他们教下姜人怎么搭现代化大棚,怎么搞旅游,怎么经营民宿,怎么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创业,怎么和周边的村庄绑起来,发展出一条能让旅客留得更久的线路。

而当人们不再砍树烧山后,那原本那把下姜人团团困死的山林,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现在,下姜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7%,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姜银祥说,他女儿总想把他接到城里去,但他拒绝了。

倒不是因为对下姜的感情,而是因为如今下姜,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不比城里差的宜居宝地。

以上,是《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这本书里描写的部分内容。

书写得很好,一口气看完。看完后书评君又翻找了更多扶贫的史料看,感慨万千。

下姜的崛起,看似充满戏剧性,但类似的故事,在中国还有很多。

我愿把它们称之为真正的“中国故事”,它们是直击人心的,是可以告慰革命先烈的。

中国式扶贫

几千年来,贫困,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

其实从汉代开始,中国就有了扶贫性质的机构存在。但贫困这个杀死王朝的夺命圈索,依旧会在不久的某一日到来。

老祖宗看得很透彻,穷则生变。

但饥荒,不是中国的难题。是全人类共同的难题。

2021年,世界极贫人口将增加1.5亿。而即使如今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依旧有4000万人生活贫困,其中有1850万人极度贫困。

美国扶贫的方式是“接济”,也就是你缺食物,我给你发,你缺钱,我给你发。

这也是国际惯例。

所以,今日你若走在美国的街头,看见那些200斤以上的大胖子,又是少数族裔面孔的,大概率可以推断出,他是个穷人。

因为美国式扶贫,就是发食品券。而这些食品券换来的,一般是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常年吃这些东西,肥胖是必然的。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不是长久之计吗?

未必。他们发明出了那么多社会科学,又怎会不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只是他们骨子里认为,穷人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那是他们的懒惰造成的,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去帮他们真正切断穷根。

反正国家有钱,养着呗,别闹就行。

但中国人认为,贫穷,是对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的亵渎。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人均GDP甚至低于非洲国家,那时8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农村大部分地方还没有用上电,偷渡外逃的,一点不稀罕。

连总设计师都痛心地说道,这样的国情,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呢?

无论走过多少弯路,我们至始至终的目标,都是摆脱贫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所以,我们接过了枪,继续这场持续了几千年的鏖战。

这一次,只许胜,不许败。

一开始我们也是接济式扶贫,但很快发现,这不行啊,不仅不断穷根啊,人还会越扶越懒。

很快,我们就调整了方式,改为了“开发式扶贫”。就是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再发动全社会,通过开发产业的方式,实现断根式的脱贫。

为什么会被叫基建狂魔,这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们疯狂修路、修基站、架电网。花了40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世界最大最好的高铁网,世界最大最好的4G基站网。

即使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我们也不计成本。

在强大基础设施的加持下,十八大以来,中国保持了每分就有30人脱贫困帽的惊人速度。国家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和住房问题。

但有些西方人嘲笑不会算账。

以供电为例,国家在甘肃甘孜州的电力建设投入,可能100年也收不回来。

仅国家电网一家企业,就为农村电力的升级投入了7000多位人力,1200亿美元,这更是一笔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的帐。

但回报就是中国已完全消除了用电空白,今日即使你去到罕有人迹的高原,依旧可以看见稳定的,祥和的灯光。

而远在南国的你,还能一边吃着新疆的瓜,一边看着来自青藏的直播,馋着他们的牦牛干。

在中国式扶贫中,最有特色的设计,就像下姜村这样:国家“发”专家,“发”干部。

<如今的下姜 图片来源: 百度百科 >

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几十年间我们派出了近29万科技特派员,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而这当中,有1800多位战士,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乡村的大地上。

若有人质疑中国的脱贫是否注水了,或许可以看一看这一组数据的对比:

若按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有八亿五千万人口脱贫。

但按中国的标准,我们是七亿四千万人脱贫。

我们为什么会少算了一亿呢,因为我们的要求更高。

比如用电这一项,其实并没有被纳入全球的多维贫困指标里,但我们却把它作为衡量贫困的关键要素之一。

但无论怎么算,我们都消除了世界上约80%的贫困人口。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摘帽,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公元2021年2月25日,我们宣布,中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

有感于此,美国前总统候选人桑德斯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成就,超过了文明史上的任何国家。

首部反映小村带动周边脱贫的报告文学作品

《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作者,是人民日报社的老记者劳罕。他是一个史学学士,文学硕士,法学博士,广阔的知识面体现在书中,就是问题看得广、透。

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这本书客观地写出了下姜的前世今生,从这里望出去,可以一窥这场人类与贫困的世纪决战。

书中鲜活的故事,让人惊愕,让人动容。还有人以这本书的内容为基础,做成了一部七集国产动漫。

值得一提的是,因劳罕跟随过多任省委书记下乡,他的书中,记录了许多“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相处的细节,颇为开眼。

比如,有一个村民,第一次见到习近平,因为过于紧张,竟手一抖把热水洒在了书记的腿上了。还比如,夏宝龙书记,跟姜银祥拉家常时,聊起二人都属虎的话题,不亦乐乎。

书评君平时看新闻,看到领导人下乡视察的场景时,就会好奇,他们聊啥呢?

劳罕是个老记者,他书中的很多记载,满足了我好奇心。

其实想想,贫困离我们并不远。书评君的妈妈,小时候就是被饿出夜盲症的,也就是天一黑就看不清东西了(而书评君还是个90后,还是个孩子)

我经常听我妈念叨她小时候的事,所以看这本书时,竟有许多亲切,还拍了一些段落跟我娘唠了起来。

好了,关于这本书,书评君的分享就到这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啦。

最后说一嘴,「大国书单」,是我们开辟的一个新栏目。

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和读者们一起读一读,那些从国际视野下,记录了我们民族复兴足迹的好书。

我们不喊口号,只摆事实。

让我们一起自信而谦和地见证,今日的中国,将如何从容应对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如何实现几代人的复兴梦。

让我们在那些经得起国际比较的成就中,客观地认识自己,平视世界。

下一期,让我们继续一起通过好书,了解更美的中国,更大的世界。

——END——

图片来源:国产动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 共青团中央文章《扶贫是“亏本买卖”?“不计成本”的中国扶贫,计的,是什么?》

2、 东方卫视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

原标题:《大国书单|看这个拿了一手烂牌的小村,如何逆天改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