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6岁少年把白酒当水喝,医生:这种病很难治愈

2021-07-23 18: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他把酒当成白开水喝”

撰文 | 汪航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收治了一位16岁的“小酒王”,因喝酒后摔伤,杨欧(化名)被家人强行送入医院,成为科室接收年纪最小的酒瘾病友。

科室主任周旭辉介绍,杨欧虽然年纪轻轻,但酒瘾却很大——3 年来,他每日饮酒量最多可达 3 斤,且为高度白酒,一旦停酒就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失眠等症状,甚至产生幻听、幻视,脾气变得暴躁。

“他把酒当成白开水喝,”周旭辉说。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 周旭辉(图左) 受访者供图

从2008年开始,周旭辉就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酒瘾网瘾科工作,每年参与治疗超过10000例成瘾性疾病,其中一半为“酒精依赖综合征”。

这是一种特殊的成瘾性疾病,患者由于反复或持续性饮酒,产生对酒精的依赖,当减少或停止饮酒后出现心理和躯体上的特殊反应,也称为戒断综合征。他们通常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产生如震颤、妄想、抑郁等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年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 and health 2018),全球范围内有2.37亿男性和4600万女性存在酒精使用障碍(AUD),也即滥用酒精,进而造成酒精依赖。

酒精依赖患者不仅需要与并发症和抑郁情绪作斗争,还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且可能无法彻底治愈。

16岁少年的诊断结果

第一眼见到杨欧,周旭辉就预感他是酒精依赖综合征。

周旭辉看望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 受访者供图

据她回忆,杨欧的面部黄中带黑,眼眶是青色的黑眼圈,嘴巴没有任何血色,情绪非常低落。

在沟通中,杨欧告诉她,自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父母、老师、医生曾使用各种办法劝阻他喝酒,但收效甚微。

杨欧认为,自己已经离不开酒了。他曾努力戒过很多次,也失败了很多次。对于戒酒,他已经没有信心。一旦停止喝酒,就会坐立不安,出现心慌、手抖、暴躁、失眠等症状,只有酒能解决这些问题。

周旭辉告诉“医学界”:“这属于很典型的戒断反应,任何成瘾的事情,一定是能给他带来快乐的,所以一旦不喝酒,就会很痛苦。他觉得喝酒是迅速解除痛苦唯一且最有效的方式。”

拿到杨欧的检查结果时,周旭辉十分震惊,仅胆红素一项指标就高达两百多,超出正常值十几倍。

除“酒精成瘾”的确诊结果外,杨欧还被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脾亢、血小板减少症、2型糖尿病、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肾功能不全、双侧肺部感染、重度脂肪肝、高血压病3级、高脂血症、左侧胸腔积液”。

酒精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类致癌物,且没有安全剂量。7月14日,顶级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学)发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最新研究。团队公布了2020年全球因饮酒导致的癌症负担:在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可归因于饮酒导致的恶性肿瘤,其中超过76%为男性患者。研究结果强调,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提高对与饮酒有关的癌症风险的认识。

常年和成瘾性疾病打交道,周旭辉接触了不计其数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二十岁至五十岁的病人。

她告诉“医学界”:“十几岁得了这么一种病,我真的还是很少看到,发病年龄太早了。”

从二两到三斤

杨欧生活在一个对酒精十分开放的家庭里,在大人的观念中,能喝酒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三岁时,爷爷和长辈就用筷子沾些酒,让他尝味道,等到年纪再大一点,杨欧已经能和爷爷喝上几口,身边不乏酒量好的亲戚教育他说:“男人会喝酒,到外面更容易办事。”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原所长季成叶曾经对北京地区中学生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初中学生饮酒行为发生率分别为48.3%和37%,男女高中生饮酒行为发生率则飙升至72.8%和56.3%,12.2%的学生承认在过去一年有过醉酒的经历。

到了6岁,杨欧的酒量变得越来越大,从刚开始喝二两到后面一天能喝掉三斤多的高度白酒,别的孩子只喝一点,他却是一口干。

由于经常醉酒,杨欧成了医院的常客。有一次喝酒后,他出现头晕、冒冷汗等症状,夜里到急诊科被诊断为胃出血。

他也曾到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过肝病。医生告诫他说:“如果你不把酒戒掉,我这边医术再好也救不了你的命,你的肝脏已经有腹水了,而且又有2型糖尿病、高血脂和肝肾功能不全,每一种疾病对于你,都是很大的风险。”

“医学界”梳理发现,杨欧并不是个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年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4的15-19岁青少年是饮酒者,总量约有1.55亿。

报告同时发现一个趋势:15-19岁青少年的饮酒量正在追赶更高年龄段者;20-24岁者经常饮酒,甚至达到人生中的饮酒最高峰。报告结尾特别写明:“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是时候实施酒精控制了”。

只有少数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周旭辉告诉“医学界”,酒精依赖综合征患病率约为5%,在发达国家中不算高,但中国人口基数大,“因为喝酒所带来的并发症,我们医院每一年都要死10个人左右。”

虽然患者年龄分布不均,但据周旭辉临床经验,30-50岁的中青年群体一旦患上酒精依赖综合征后,致死率比其他群体更高。

据WHO统计,全球每20例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以上与酒精有关,在所有因酒精导致的死亡中,28%是由于交通事故、自残、暴力和其他伤害,另有21%被列为消化系统疾病,19%是心血管疾病,剩下的32%归因于传染病、癌症、精神障碍和其他与饮酒有关的健康状况。

只有少数人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周旭辉发现,患者基本都是家人带来就医的,很少有患者会主动求医。

她分析称:“就像有人觉得玩游戏可以减压,说喝酒成瘾是一种疾病,就会很反感,不愿承认。”

除此之外,酒精有麻醉作用,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它能一定程度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感受。很多人喝了酒后觉得神清气爽。但其代价是越喝越想喝,然后戒不掉了。

这些年,周旭辉见证过太多悲惨案例。因为没有及时干预,有人因为长期饮酒引发并发症,陷入心理焦虑或引发精神问题;也有人会走向更严重的酒精依赖,一旦不喝酒就会颤抖,甚至发生癫痫、谵妄。

高风险饮酒标准

据中国酒业协会2020年调研发布的《中国适量饮酒快乐生活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共有4.5亿饮酒消费者,其中1.23亿人存在过量饮酒行为,在中国饮酒人群中占比26%,这一比例仍在继续扩大。

喝还是不喝?喝多少合适?“医学界”梳理发现,高风险饮酒在医学中有明确界定,世界卫生组织(WHO)研发的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是目前通行的办法。

根据筛查量表,一个标准杯相当于10克纯酒精,一瓶啤酒等于两个标准杯,一两52度的白酒等于两个标准杯,一瓶750毫升红葡萄酒等于9个标准杯,一瓶500毫升黄酒等于6个标准杯。

美国国家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指南明确标示:如果男性一天饮酒量超过4个标准杯,或一周饮酒总量超过14个标准杯,就为饮酒过量;如果女性一天饮酒量超过3个标准杯,或者一周饮酒总量超过7个标准杯,也是饮酒过量。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领导的研究团队还计算了适度饮酒(20克<每天饮酒量<60 克,相当于每天超过6杯酒精饮料)对酒精所导致癌症总负担的贡献,以及每天增加 10 克(最多 150 克)的贡献。

研究结果显示:在741300个癌症病例中,适度饮酒(每天<20克)导致了103100个酒精所致的癌症病例(13.9%);高风险饮酒(每天20-60克)导致291800个癌症病例(39.4%);酗酒(每天>60克)导致346400个癌症病例(46.7%)。

2018年,《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则明确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柳叶刀》刊文 图源网络

如今,帮助杨欧戒酒已经成为杨家的头等大事。周旭辉告诉“医学界”,科室一方面给他医学上的帮助,使用药物缓解酒精成瘾症状,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轻体瘾和心瘾。另一方面,对他加以心理辅导,教他怎样去进行情绪调节。

但周旭辉同时强调,一旦得了酒精依赖综合征,往往很难彻底治愈,复发率也很高,“只能与它共处,或者把危害尽量降到最低,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

1. GBD 2016 Alcohol Collaborators. (2019, 06). Alcohol use and burden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The Lancet, 392(pp. 1015-1035)

来源:医学界

原标题:《16岁少年把白酒当水喝,医生:这种病很难治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