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家教家风 | 10个游戏让孩子放下手机、遥控器,平衡感知多元提升!

2021-07-19 17: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父母必读 ,作者贴心专业的

父母必读

由北京出版集团主办,依托四十余年专业期刊《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开展内容生产,多年来,不断探究广大父母的养育痛点,以图文、短视频、电商、在线课程等多元内容,为亲子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智库。

2021年第43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北京市妇联自2020年开始,联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父母必读》杂志社每年推出一个家庭教育主题,系统化传播家庭教育理念。2020年,以“陪伴,我们在一起”为主题,倡导家长和孩子高质量陪伴、共同成长。2021年,以“感恩”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提升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家庭成员厚植“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如今的孩子,可谓是生在了“蜜罐”里:

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出门有汽车,回家有空调;

玩具一大堆,不怕不够玩;

电脑、手机更是不离手,为了玩游戏和父母斗智斗勇……

很多父母都感叹:以前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些玩具、电子产品,但却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得很开心。

如今,我们的孩子却总是沉浸在这些电子玩具里,不仅对眼睛有害,身体素质也下降了不少。

所以,趁着假期,不妨带娃一起,重温我们儿时的游戏,回味儿时的时光!

1. 拉大锯

宝宝面对妈妈,两人相对而坐。宝宝拉着妈妈的手坐在妈妈合并的双腿上,妈妈边说儿歌,边随节奏拉着宝宝做前俯后仰像拉锯一样的动作。

儿歌内容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是不让妞妞去。”

妈妈可随机地对儿歌内容进行修改,如将儿歌后一句改为:“妈妈去,宝宝去,就是不让爸爸去。”或者“妈妈去,爸爸去,带上宝宝一起去。”

效果:感受儿歌的节奏,锻炼身体俯仰的运动能力。

适合年龄:7个月以上

2. 抬“花轿”

妈妈和爸爸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分别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形成一个方形的“轿子座”;

然后蹲下,让宝宝分别把左右脚伸进妈妈和爸爸环形的臂弯中;

等宝宝坐稳后,妈妈和爸爸站起来可以四处走动,也可以上下晃动手臂,让宝宝享受一颤一颠的感觉。

效果:综合发展宝宝平衡、空间知觉等多方面的能力,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适合年龄:10个月以上

3. 吹青蛙

妈妈们儿时都会折一只纸青蛙,摁着青蛙背后的折叠处,青蛙仿佛会一蹦一跳地向前走。

和宝宝玩时,可以将叠好的纸青蛙放在平滑的桌面上,妈妈引导宝宝吹青蛙的后面,把青蛙吹得跳起来。

效果:帮助宝宝增强肺活量。

适合年龄:1岁以上

4. 玩沙包

收集一些家里各色各样的布头,给宝宝做几个大小不等的沙包,沙包里面的填充物可以是碎布条,也可以是小米、大米等。

然后让宝宝随意扔着玩,可以扔到远处,也可以扔给妈妈;

玩腻了还可以把沙包顶在头上,扛在肩上、背上,夹在双腿中间走走、跑跑、跳跳。

效果:综合发展走、跑、扔、平衡等多项运动技能。

适合年龄:1岁半以上

5. 金锁银锁

妈妈打开手掌,手心朝下,宝宝手握拳头,只伸出一个手指来顶在妈妈的手掌中央,之后妈妈和宝宝一起念儿歌:“金锁银锁,嘎啦啦一锁。”

念到最后“锁”字的时候,妈妈的手掌突然合拢,以抓住宝宝的手指,宝宝则尽力迅速地将手指拿开,以避免被妈妈的手掌锁住。

如果宝宝手指逃开了,宝宝赢,如果被抓住了,就和妈妈一起念:“开开开,开锁喽。”妈妈将宝宝的手指放出。

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不仅游戏的角色可以互换,5个手指甚至脚趾也都可以尝试,宝宝一定会和妈妈乐作一团的!

效果: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述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6. 节节高

妈妈和宝宝可以惬意地坐在床上玩这个游戏。

游戏开始,妈妈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然后妈妈引导宝宝也像妈妈一样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则握住妈妈伸出的大拇指,之后妈妈和宝宝的另一只手依次像刚才一样叠加,形成节节高的样子。

等到妈妈和宝宝的四只手都用完后,游戏循环进行,即不断把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叠加到最上面。

熟悉后,妈妈和宝宝可以不断增加抽出最下面手的速度,看看谁的反应更快。

效果:锻炼宝宝手指运动的灵活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7. 找东西南北

用纸叠几个“东西南北”,可以分别在里面写上1 ~8的数字,或者贴上8个动物的头像、8种不同表情的头像等等。

这样在妈妈儿时玩过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多内容,可以和宝宝尽情地找来找去。

效果:锻炼手指运动能力,感受方位用词。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8. 跳格子

在家里的地板格上连续写上大大的1~5 的数字,妈妈拉着宝宝一个一个从1跳到5,再从5跳到1;

也可在地板格里逐个画上喜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等宝宝喜欢的动画角色,和宝宝一起跳着到每个动物的家里做客。

效果:发展宝宝跳跃能力。

适合年龄:2岁半以上

9. 冰棍化了

妈妈带宝宝到宽阔的户外时玩这个游戏。

一个人追一个人跑,当跑的人说“冰棍”的时候,要保持一动不动,趁追的一方不注意,跑的一方说“化了”,然后继续逃跑。

妈妈和宝宝可以轮换角色进行游戏,玩的过程中,妈妈要启发宝宝一起想象并做出各种“冰棍”冻住的样子。

效果:通过跑、追锻炼大肌肉运动能力,同时发展幼儿灵活控制自己的能力。

适合年龄:3岁以上

10. 翻绳(挑花线)

翻绳是很多妈妈们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所需的材料也非常简单,只要一根不粗不细的棉绳或毛线绳,两端系在一起即可。

将绳子套在手上,妈妈以手指编成一种花样,宝宝则用手指接过来,翻成另一种花样;

之后妈妈再在此基础上翻出花样,如此交替进行,直到不能再编下去为止。

常见的花样有“面条”、“花手绢”、“飞机”等。

翻绳不仅有两人的,还有单人的,一只手撑线,另一只手配合,可以挑出多样的图形,如五角星、降落伞等。

妈妈和宝宝还可以动手动脑,创新出不同的玩法哦!

效果:锻炼眼力和手指、手关节的灵活性,发展想象思维。

适合年龄:5岁以上

■ 温馨提示

不同的游戏适合哪个年龄阶段并不是绝对的,很多游戏都适合多个年龄段。

宝宝年龄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玩法与游戏规则,降低游戏难度,而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灵活地增加游戏难度、活动强度。

在妈妈改编儿时的游戏和宝宝一起玩时,需要注意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

来 源

市妇联家庭儿童部

原标题:《家庭家教家风 | 10个游戏让孩子放下手机、遥控器,平衡感知多元提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