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可为双碳目标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工具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21-07-20 20:0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中国已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 “双碳”目标的实施效果如何来评估?

近日,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首席姚波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从成立近30年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到拥有近40年时间的长序列观测记录的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这些气象部门业务运行多年的区域或全球大气本底站成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检验和校正的重要手段。

“这种‘自上而下’对二氧化碳和含氟温室气体等的排放开展研究的方法可以为‘双碳’目标的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工具。”姚波表示,未来,中国气象局将加快推进新增大气本底站建设,尽快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布局更为完善的大气本底观测网络,提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温室气体监测可为双碳目标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工具

澎湃新闻:从成立近30年的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到拥有近40年时间的长序列观测记录的上甸子大气本底站,这些气象部门业务运行多年的区域或全球大气本底站对我国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哪些作用?

姚波:2019年通过的《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首次完整提出基于大气浓度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验证传统自下而上清单结果的方法。自上而下基于大气浓度反演排放量的方法,基于观测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气象场资料,利用地面排放网格定标,结合反演模式“自上而下”核算区域源汇及变化状况,成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检验和校正的重要手段。

中国气象局已利用“自上而下”法合作开展二氧化碳和含氟温室气体等的排放研究,合作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相关成果也总结为决策支持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可以为双碳目标的效果评估提供科学工具。

澎湃新闻:温室气体监测数据有哪些具体应用,在《中国温室气体公报》等报告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姚波:长达30年的长期观测数据和成果支持了《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气候变化国家报告》《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等国内外报告,瓦里关站数据上传至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温室气体数据中心国际共享。

未来本底站站网将覆盖我国主要气候区

澎湃新闻:我国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是如何布局的?

姚波:中国气象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观测,目前建立了包括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的国家级温室气体观测网络和山西、湖北、深圳、珠海等省市级40余个温室气体高精度观测站,观测物种涵盖了《京都议定书》管控的7大类30余种温室气体。

其中6个本底站开展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在线观测,1个本底站开展含氟温室气体(SF6/HFC/PFC/NF3)在线观测。省市温室气体观测站仅观测CO2/CH4。

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在线观测、采样实验室分析、标校溯源技术和标准,参与世界气象组织(WMO)框架下的系列比对和考核,观测质量达到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计划(WMO/GAW)观测可比性要求。中国气象局还发射了二氧化碳科学试验卫星和风云三号D星,开展机载温室气体在线观测和平流层温室气体原位观测试验,探索了温室气体立体观测技术。

澎湃新闻:尽管现有大气本底站多年来发挥重要作用,但数量有限,要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气象部门还应如何在监测评估领域发力?

姚波:尽管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观测具有一定规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大气本底站网规模仍无法与欧美等发达地区相比,即便是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站点数量明显偏少。立体观测的频次和规模也落后于发达国家。

因此气象部门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推动监测,一是加快推进新增大气本底站建设,尽快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布局更为完善的大气本底观测网络;第二,提升温室气体综合立体监测能力,形成温室气体垂直廓线的业务观测能力;第三,鉴于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温室气体源汇解析和综合分析评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拓展实验室CO2、CH4、N2O同位素综合分析和站网在线观测能力;第四、加强省市温室气体监测网建设,加强国家大气本底站和省市温室气体站点的资料分析应用,开展大气浓度反演温室气体排放量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和应用;第五,依托极地站点、海洋站点、境外气象站,构建我国自主的全球温室气体观测网,发展全球评估产品,形成“全球监测、全球评估”的业务能力,提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