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造心脏终于又迎来颠覆变革

2021-07-22 07: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注AI产业研究中心

专注5G、AI产业,为科技呐喊 !

上周,人造心脏移植迎来了一项新的成就,杜克大学医院的一个外科团队,Jacob Schroder医生和Carmelo Milano医生成功地为一名 39 岁的心力衰竭男性植入了新一代人工心脏,成为北美第一个进行该手术的医疗中心。

大数据文摘作品

作者:Mickey

1982 年 12 月 2 日,心胸外科医生William DeVries小心地取出了Barney Clark满是裂痕的脆弱心脏,并将人类历史上首颗永久性人造心脏移入了这位饱受心脏衰竭病痛折磨的牙医体内。

这颗人造心脏被称为 Jarvik-7(以医生Robert Jarvik, MD 的名字命名),是一台由铝和聚氨酯制作的小型电子设备,外接了一个 400 磅的空气压缩机,辅助Clark左心室的血液供应,以帮助他维持生命。

之后,这颗人造心在Clark的身体中运作了整整 112 天,陪伴他度过了最后的日子,与妻子 Una Loy 一起庆祝了他们 39 周年结婚纪念日、陪伴孩子们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在七个小时的手术中,全世界都屏息凝视,毕竟这场手术开创了医学的新领域,它意味着人类所有器官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心脏,正在被机器攻克。

当时,这样的举动与将人送上月球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它征服了世界,也引发了一系列生物伦理问题和担忧。

3个多月后,1983 年 3 月 23 日,Clark去世,享年 62 岁。当时,死因被描述为“循环衰竭和继发性多器官系统衰竭”。Clark开创的这种新设备植入为世界留下了一笔巨额遗产——为机械心脏设备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探索更多可能性。

人造心脏迎来大变革,为终末期双心室心力衰竭者提供可能

近40年后,今天,研究人员继续推动像Barney Clark这样的患者可能的界限。在Barney Clark时代,人造心脏领域还很青涩(美国几乎没有心脏手术项目),因此植入第一颗人造心脏被看作是变革性飞跃。

人造心脏领域数十年来一直沿着这条路发展,目前,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通过植入重量仅为 10 盎司(约283克)、直径为 2.5 英寸的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来延长生命。

不过近40年来,LVAD的进步一直是微小的渐进,和Clark的手术相比,虽然设备更加安全可靠微小,但是左心室辅助装置仅支持一个腔室,对于患有终末期双心室心力衰竭的患者,这种人工心脏不再奏效,他们必须等待合适的心脏移植 。而目前,仅在美国和欧洲,就有超过2000万此类患者在等待合适的配源,并很可能在等到之前就因为心衰去世。

上周,人造心脏移植迎来了一项新的成就,杜克大学医院的一个外科团队,Jacob Schroder医生和Carmelo Milano医生成功地为一名 39 岁的心力衰竭男性植入了新一代人工心脏,成为北美第一个进行该手术的医疗中心。

一旦该设备获得 FDA 的批准,它将为心脏提供更多可能性——为需要将血液泵入两个腔室的患者提供一个移植的新选择。

人造心脏由 CARMAT 开发,并已在欧洲进行研究,并在欧洲获得批准使用。2021 年 2 月 10 日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已授予人工心脏开发商 Carmat 批准,同意其在美国早期可行性研究 (EFS) 中使用新版本的人工心脏,并招募 10 名终末期双心室心力衰竭患者,在美国开始研究。该研究将评估新一代人造心脏作为移植前挽救生命的步骤,是否是可行的选择。

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多可能性

对于近40年前的首次人造心脏手术,当时对那场手术成功的定义是,确保Clark从手术中活着出来。而现在,这一结果早已不能满足心脏手术患者,他们希望通过手术提升生活质量,甚至能够站起来走动,并且活得更久。

“我们的病人在周一的手术后表现很好,我们感到鼓舞,”移植外科医生兼杜克大学器械研究的首席研究员 Milano 说。“当我们评估这个设备时,我们既兴奋又充满希望,它让几乎没有选择的患者可以重获生命线。”

这位幸运的患者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在突然、意外地诊断出心力衰竭后被转诊到杜克大学。患者和他的妻子最近收养了他们两岁的养子,来到杜克大学本来只希望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然而,随着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包括移植在内的传统选择变得过于冒险。CARMAT 开发的人造心脏是一种可植入的假体,一些材料源自牛组织的生物瓣膜,它可以通过外部电源永久运行。

“由于供体心脏短缺,许多患者无法等到何时的心脏进行移植手术,”负责移植手术的移植外科医生施罗德说。“我们希望有新的选择来帮助这些患者,其中许多人像摩尔先生一样患有毁灭性的疾病,否则无法考虑进行移植。”

杜克大学心脏病学部主任、医学博士Manesh Patel表示,杜克大学的心脏护理项目几十年来培养了一种创新文化,旨在改善对患者的护理。

“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最好的医疗保健,并在发现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帕特尔说。“为此,创新至关重要。我们的心脏移植团队会为当地和全国的患者提供他们在别处可能得不到的护理。关键是我们的心脏外科医生、心力衰竭心脏病专家、护士和所有照顾我们患者的心脏中心工作人员之间的创新文化和团队合作。”

“杜克心脏移植计划不仅因其强大的临床量而获得全球认可,更重要的是,它以尽可能高的水平提供更高的质量和创新治疗方式,”心血管和心血管科主任Edward P. Chen医学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与近四十年前的那次手术一样,CARMAT人工心脏的成功植入,代表了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可用治疗选择又多了一项,几千万患者又迎来了人生新的可能。”

原标题:《重磅,人造心脏终于又迎来颠覆变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