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把血色变成玫瑰色,鸡汤式战争片太腻味了

阿水
2015-09-03 17:0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今年4月上映的美国二战片《小男孩》在豆瓣上的评价挺高(8.2分),看过之后却大为失望。七十年过去了,还有人在编织玫瑰色的梦幻曲,以“用意志赢得战争,让亲人回来”哄来观众的几滴眼泪,通过描绘不同敌对种族之间终于其乐融融来炮制心灵鸡汤。这当然符合每个国家为自己塑造英雄和奇迹以抚慰人心的需求,但是战争如果常常只是呈现这个面貌,还因为讨巧而屡屡赢得满堂彩,那就未免太狭隘了。

要像《小男孩》一样做出一部好看顺滑的战争影片并不困难。让主人公无比纯真又满怀信念,然后披荆斩棘地克服万难达到目标(解救亲人,停止战争)。这种中间必然会有和一些人由敌到友的过程,也有身边人从鄙视、冷漠到相信、支持的过程。这种心灵鸡汤看起来相当爽,并且可以根据搭配做出不同的配方——虐一点催泪,脑洞大开一点奇幻,残酷一点就成了所谓的“战争和人性之真相”,加点笑料又成了“黑色喜剧”。

但是如《小男孩》这样配料加足却仍然各方面都很平庸,那只能说导演和编剧太弱,现成配方都做不成好菜,并且影片透露出的“天佑我国”所以只要用意志就能杀死对方赢得战争的思想真是可怕。

那么好的战争片应该是怎么样的?Timeout邀请了它的作者们和战争片狂热爱好者昆汀·塔伦蒂诺共同选出史上50佳二战影片。选几部略作介绍,它们共通的特点并不是反战,而是以战争为外壳描绘更加深邃的生死关系,以及人心向内的深度。并且这些优秀作品常常是反民族主义的,以此走出狭隘。

《平步青云》(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1946

可以从两个角度看这部影片。一、默片时代的视觉奇景,尤其天堂和天梯的创造是想象力的胜利。二、影片的重头戏天堂法庭审判把历史、战争、种族、法律等一股脑塞进了轻松快乐又没什么来由的爱情故事里,处处都点到即止,最后得出个体幸福为最珍贵的结论,也算是战后英国右派思想的一个缩影。

故事讲述了二战时期,英国皇家空军彼得(大卫·尼文饰)驾驶的飞机即将坠毁,他的战友鲍勃已经死亡。他联系上了美国波士顿的军事电台,随后彼得在没有降落伞的情况下跳了机却意外生还。天国派出了71号管理员来人间找回彼得,他却不想死去。为了活下来,他必须在天国打赢一场官司,他可以挑选一名律师,于是就有了最后的天国大审判。

8、《罗马,不设防的城市》(Rome,Open City)1945

这是一部关于普通人在战争中真实困境的影片。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拍摄于1945年,此时纳粹在意大利气数已尽。影片的构思过程则开始于此前的一两年。

被占领之后,是投降、合作,还是在灰色地带苟活?这是导演给出的命题。为了打破这个时期意大利电影不是为纳粹歌功颂德就是埋头改编名著的颓势,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启用了几位素人演员(都经历过纳粹)出镜,开启了意大利现实主义的时代。

电影很惨,但是仍有空间留给了现实生活中的幽默和温暖。它亦像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变革时期一个国家的境遇,并且非常精彩,有原生的力量。

7、《铁十字勋章》(Cross of Iron)1977

作为美国电影大师、“暴力牛仔"萨姆·佩金帕的惟一一部战争片,《铁十字勋章》依然展示了这位老牛仔对于个体面对超出掌控的外界所可能的应对方式。

1943年,一位厌战却善战的老兵被一个以“铁十字勋章”为目标的德国贵族军官派往最前线。老兵在愤怒中一边奋力保全部下和自己的性命,一边寻求复仇。

该片不仅展现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普遍心态,亦触及了战争中的普世心态: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压抑自己的情感。严肃而史诗般大气的画面,智慧的台词,以及导演本人对于士兵/战士的理解,使这部影片的格局远超出大制作的热血战争片。

6、《下水道》(Kanal)1957

华沙起义的最后一周,一队游击队员和一个钢琴家被逼进下水道逃生。他们没有绝处逢生,而是全军覆没。

在黑暗的下水道中,人性渐渐显现。战争是逐渐压紧的墙,逼出了很多平日里看不见的东西。几条线索并进,黑白中的昏暗中没有胜利,只有耻辱和失败。

最后一对和队伍走散的男女情侣终于来到河边的下水道入口,却发现入口被铁栅栏围住。对岸的苏联红军已经占领华沙却拒绝施以援手。控诉被少数人操控的战争之残酷,也是一曲诗意的挽歌。

5、《48小时》(Went the Day Well?)1942

在二战前,伊灵电影制片厂(Ealing Studios)一贯以喜剧出名,1942年随着欧洲的沦陷他们转变了风格,成为丘吉尔政府的宣传工具,致力于制作反战影片。

《48小时》讲述了一队德国伞兵空降一个英国村庄,伪装成英国士兵和平民为后续部队设置信号的故事。

这是一部颠覆性的作品,有着伊灵贯拍的喜剧之狂喜,以及与纳粹潜入随之而来的扭曲和恐怖残暴。

4、《红一纵队》(The Big Red One)1980

塞缪尔·富勒的公路片式二战片,浓缩了欧非战场的五场经典战役,其中许多灵光乍现的片段已经成为战争片中的经典和别的影片致敬的对象。

《红一纵队》中没有英雄,也没有反英雄,它如纪录片般平铺直叙,随五位英雄的视角一路走到战争结束。影片结尾班长在刺杀敌人的时候得知战争结束又努力救活敌人的片段点明了它的主旨:生存才是战争中唯一值得荣耀的事。

而战争是什么?精神病院的枪战中一个病人也抓起一杆枪疯狂扫射,大喊道:“我和你们是一伙的,我是正常人。”(这个场景最近一次出现是在宋承宪主演的韩国电影《人间中毒》中)比早期的二战片更反战,比后期的更纯粹,又无比精彩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因此成为经典。

3、《从海底出击》(Das Boot)1981

从五个小时的迷你剧版本,到209分钟的导演剪辑版,149分钟的剧场版,无论哪个版本的《从海底出击》都无人会嫌太长,因为它已成为封闭空间叙事的教科书级经典。

一艘屡遭劫难终于覆灭的德国潜水艇里的日夜,即使没有意识形态的灌输,看完也会由衷感叹命如草芥。并且这一切完全是无意义的,因为从潜艇回港到最后的毁灭只用了四分钟,没有告白也没有煽情,就这样迅速而无声息地为一切画上了句号。

《从海底出击》是反民族主义的,却也是德国民族性的集中展示。孤独的完全工业化地驶向黑暗深渊的潜艇,暴风雨中密闭空间里的音乐,都是德国纯粹理性的展现。比起反战的主题,《从海底出击》所表达的东西要复杂得多,必须耐下性子看完全片才能有所体会。

2、《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1998

和泰伦斯·马利克的其他作品一样,《细细的红线》讲述的是从纯真到历经世事,从天堂到人间,从集体回归个人的过程。他赋予每个角色大量诗意的内心独白,让这些灵魂跌落的士兵在通往地狱的路上有机会审视自己的内心。在马利克的镜头下,人和风光无限的南太平洋小岛上的一草一木一样有灵而脆弱,并且并没有什么高贵。

导演并不仅仅呼吁和平,而是以战争这种极端的形式探索了冲突、暴力以及死亡的密码。

1、《自己去看》(Come and See)1985

伊莱姆·克里莫夫的《自己去看》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在战争中艰难跋涉。经历过战争的他把恐惧和仇恨如何吞噬一个男孩的过程拍得纤毫毕现又令人毛骨悚然。

这也是一部难得地真正把战争的全部残酷呈现出来的电影,丝毫不避讳其中最反人性的部分。当男孩参加游击队之后皱纹爬满额头,得知亲人被屠杀之后像兽一样地把头埋入泥沼,这个个体就是镜子,把一切尽收眼底。

在大量的温情战争片充斥的时代,这样赤裸裸的影片是艺术,也是记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