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教师新职改疑问待解

2015-08-27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主要内容是将分设的中小学职称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

工作量、工龄、职称和学历是影响教师收入的四个因素。工作量、工龄和学历都有公认的客观指标,唯独职称问题,不仅让社会、主管部门和学校伤神,更让很多教师伤心。

最为社会诟病的是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定要发表论文。它的本意是督促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且不说大学教师职称评定以论文论英雄已经弊端百出,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本专科毕业,在高校学习期间,也不过才刚刚开始学习怎样写论文,如何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茅塞顿开,突然之间就能发表论文了?

这种“逼良为娼”,严重背离常识的规定,催生庞大的论文代写地下市场,养活一大批面目可疑的“学术刊物”,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现在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废止,可谓人心大快。

除了发表“论文”这种荒唐要求,旧职称制度可谓积弊重重,新改革为此指出了改革方向。

比如中小学同为基础教育,但中学和小学又分开评定,而且每一级又分若干档,搞得等级森严,使教师为了职称提心吊胆,疲于奔命。现在职称不分中小学,如果进一步规定每级不再分档,则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教师无谓的压力。

过去在职称评定中,也把师德、实绩和实践作为标准,实际而言,这些标准比较难于量化比较,职称评审机构把眼光转向“论文”,不是没有原因。今后既然要把师德、实绩和实践作为评审标准,就应该对此予以严肃对待。

比如师德,是评定一名教师的师德比另一名教师的师德更好,还是师德有瑕疵者一票否决?

另外在今天,即便在中学,初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评定也有不同,初中以评比成绩为主,高中以高考成绩为主。考评标准不一,如何评出统一的职称?或者按照既有做法,把职称指标分配到各个学校,那么这显然与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要求是相悖的。

教育教学实践的标准也需细加琢磨:当过班主任、教研室主任、校长的是不是有优先权,会不会助长中小学校的“行政化”倾向?

职称评定的各项指标存在模糊性,使评定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很大,这变相给职称评定人员以很多寻租机会:每到职称评定时节,一些评定人员便被团团围住,拉关系请客送礼的不少,他们由此获得很多不当利益。新的职称评定改革中要求建立“同行专家评审”,但不建立回避制度,私下的“勾兑”仍不可避免,评审结果仍然不会有公信力,只不过是大家排排队,吃果果的游戏而已。

旧职称与新职称如何衔接也需认真考虑,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还是一切教师重新评定?

职称问题关系到教师切身的经济利益和精神追求,改革如能成功,善莫大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