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埋骨他乡七十余载后,浙江三千抗战子弟兵魂归故里

澎湃新闻记者 张刘涛
2015-08-28 19:2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75军三千名浙江籍将士魂归故里,被安葬于安贤陵园“浙江抗战老兵纪念园”。

8月28日上午,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75军三千名浙江籍将士魂归故里,遗骸在浙江安贤陵园安葬。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看到,各界人士默哀后,这些浙江子弟兵的遗骸被安葬于安贤陵园“浙江抗战老兵纪念园”。

国民革命军第75军可以说是“浙江子弟兵”,绝大多数将士来自浙江新昌、嵊州、东阳、诸暨、奉化等地,抗战期间的三任军长都是浙江人。

据介绍,上述将士的遗骸是2010年被发现的。

当年8月,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宜巴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个合葬的大坑。当地文史专家考证,这些遗骸系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75军将士,合葬数量超过3000人。

“我们长官是浙江人,征兵也喜欢去浙江。当时,我们的装备和日本鬼子没法比。和他们战斗,基本上是四个换一个:干掉一个鬼子,我们阵亡四个。为了能守住国土,就是拿命一条条地换,我们绝不会退一步,就是拿血肉拼。”已99岁高龄的第75军老兵钱青告诉澎湃新闻。

1936年,19岁的钱青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次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16期炮兵科。1940年,被分配到父亲曾担任团长的第75军,打的第一仗就是当年的“枣宜会战”。

“枣宜会战”是抗战相持阶段日军对中国第五战区发动的一次作战,战场范围涉及湖北枣阳、宜昌及其周边地域,以日军占领宜昌结束。会战中,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但日军未能击溃第五战区主力,且自身遭重创,伤亡1.1万余人。

除了1940年的“枣宜会战”,第75军还参加了1941年的反攻宜昌、1943年的宜昌石牌保卫战,付出极大牺牲。

此前的7月19日,118名在1941年“长沙会战”中阵亡的浙江籍将士的遗骸已被从当地护送回杭州,在安贤陵园安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