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京奥运:又见46岁的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上一次她为了白血病的儿子重返赛场

2021-07-26 12: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心怡 父母堂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似乎又看到了丘索维金娜。

然而,原先被定位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旗手的她,却遭遇“临阵变卦”,开幕式上场前,临时改由跆拳道女选手图尔孙库洛娃担任旗手。

丘索维金娜在社交媒体上吐槽:

“没人跟我解释变动的原因,只是通知我说不用去了。我的参赛积极性被扼杀了。这样做太不应该了。应该解释一下原因,我们都是人,一切都能够理解。”

丘索维金娜46岁了,这是她第八次参加奥运会,也是奥运史上唯一一个连续八次参加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

“你若未愈,我不敢老” ,不知你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

这不是哪位名人的名言,而是一个职业为体操运动员的母亲,对得白血病的儿子的郑重承诺。

往届的奥运会体操赛场上,你应该对她也有印象:1米53的身高,精瘦,面色坚毅,差不多是体操赛场上最“老”的一个选手了吧。

她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

这是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助跑,跳跃,旋转,落地,就在一眨眼,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

那一次,她代表的是德国队,获得了跳马银牌。也是德国62年来的第一枚奥运体操银牌。

东京奥运会,她的第八次奥运征程。与她同台竞技的都是“正当年”的16岁的孩子们,而她,46岁了。

为什么一个乌兹别克斯坦人,会为德国队出征奥运?

为什么她如此高龄,却还活跃在奥运会赛场上?

1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为了钱复出,征战奥运

丘索维金娜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当时她代表独联体参赛。

初出茅庐,备受瞩目。

像一只遨游的雏鹰。

那届奥运会上,她获得了女子体操团体赛金牌。

第二次奥运,1996年的亚特兰大,她拿到属于个人的全能第十名。

作为一名年轻的运动员,她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光芒。一般体操运动员的生涯会在20岁终止,21岁的她,也打算退役了。

22岁时她步入婚姻殿堂,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摔跤运动员巴克德尔·克帕诺结成夫妻,从此共经风雨二十载。

婚后,她生下了他们可爱的儿子阿里什。

即使退役,体操事业仍然是她念念不忘的心头爱。

一次经过训练馆,她看着熟悉的训练设施,熟悉的朋友们的笑脸,再看看镜中的自己,觉得自己还没有很老,还可以为祖国争得荣誉。

再三考虑下,丈夫的支持下,她以26岁“高龄”复出。

复出后的她,表现依然惊艳,是个更加成熟的运动员了。

2002年,是她的职业生涯辉煌的一年。

不仅在德布勒森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跳马铜牌,还在釜山亚运会上,摘得4枚奖牌,其中有两枚金牌。

但她后来才知道,这些荣誉,或许是命运的重担渐渐倾斜在她身上的开始。

就在她兴奋地将获得4枚奖牌的事打电话告诉远在家乡的妈妈时,妈妈却回以当头棒喝:你的儿子阿里什好像得了很严重的病……

后来确诊是白血病,一个月内不化疗,必死无疑。

她眼前一黑,差点失去意识。

从人生的巅峰跌落谷底,只需要一个电话,一瞬间。

第二天她和丈夫马上从韩国搭乘飞机回乌兹别克斯坦,变卖了房子车子,筹孩子的医药费。

但令人心焦的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医院里,他们看到几十个人抢着用一台治疗器。

但儿子的病一刻都不能耽搁。

有人和她说,在德国科隆的一家医院,能治疗你儿子的白血病。花费要12万欧元。

那么只有一根稻草,也要抓住。

房子,汽车,所有的家当都变卖了,还是不够那12万欧元。

但她还可以“挣钱”,就用她曾经为国争光的体操。

仍然是2002年,她参加了匈牙利世锦赛,世锦赛金牌在她眼中不再是荣耀,而是救命钱。

“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

“如果我不参加比赛,阿里什就活不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我根本没得选择。”

她拿到了金牌,四个项目全部进入决赛。

她决一死战地在赛场上拼搏,只因为儿子躺在医院里,等着她的救命钱。

德国的一家俱乐部,因为看到她在釜山亚运会上的惊艳表现,承诺能给她的儿子提供在医院治疗的机会。

她说一次演讲中说:

“在这段时间里,我开始为德国的一家俱乐部比赛。当我后来知道治疗我儿子需要花费12万欧元的时候,我完全乱了方寸。但是作为母亲,我必须要坚强。”

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她参加一切能参加的比赛。

不敢伤,不敢病,不敢停止训练,因为她要参加比赛,赚取奖金。

就算跌倒了,也要再爬起来,因为她要参加下一个比赛:

“如果我受伤了,我的儿子将无法得到治疗。”

为了感谢德国对她的帮助,也为了儿子能获得更好的治疗,她改换国籍。2006年她代表德国队出战,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赢得了德国62年来第一枚体操银牌。

有人诋毁她:

“卖国” “拜金”

但她知道,于那时的她而言,什么最重要:

“做出加入德国国籍的决定很艰难,但如果没有德国体操界人士的帮助,我的儿子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

丈夫在家在医院专职照顾孩子。

她参加所有能参加的比赛,不挑不拣。

还拓展了自己的领域,原本她只擅长跳马,后来向全能发展。

她说:“爱并不是每天都说一次“我爱你”,而是为了你,我从不曾放弃。”

你若未愈,我不敢老。

2

为国出战的少年时代

或许是上天也不忍心再看她这样辛苦下去。

2008年她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后,儿子阿里什的病情完全康复。

她又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但老天总是看不得一个人完全的幸福。

就在那年11月,参加瑞士比赛时,她跟腱断裂,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魔咒”,人们都以为她不会再回来了。

受伤时,她惨叫一声,剧痛无比,心想:

“我再也不能参加比赛,为祖国争光了。”

但是残奥会上那些身残志坚的选手们激励了她,让她想到,自己有手有脚,情况比他们好得多,他们都可以,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短短2年,她又回来了,带着狰狞的伤疤。

和依然矫健的身手。

历经磨练,仍然热爱体操的她说:

“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

这次,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她自己,为了体操本身。

有网友说:“比起伟大的母亲,她更是伟大的运动员。”

7岁那年,是她与体操结缘的开始。

其实她是陪哥哥一起去的,只是,半年后,哥哥放弃了体操,她却天赋尽显。

那时,乌兹别克斯坦还在前苏联的体制下。

13岁的她成为苏联青少年全锦赛全能冠军,被相中进入了国家队。

那时比赛对她而言,是为了国家的荣誉,她很害怕失误,害怕犯错,会拖集体的后腿。

直到1991年,她代表前苏联参加美国世锦赛,获得女团和自由体操世界冠军。

这也是她的第一个个人世界冠军。

站在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她的心中冒起了这样一个念头:

这就是我将从事的事业。

一些她的老粉回忆:

91年的她,拥在队友怀里喘着气看比分牌,活脱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老虎。

虽然紧张,但她能够承受住背后整个国家期待的目光。

她代表的“国家”每次都不同。

1991年,她代表前苏联获得美国世锦赛女团和自由体操世界冠军。

1992年,她第一次出征奥运,那时苏联已经解体,她代表独联体。

1996年,第二次奥运会,代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个人全能第十名。

2008年和2012年代表德国参加奥运,2013年后又回归乌兹别克斯坦,代表祖国出战了里约奥运会等世界大赛。

德国对于她改国籍一事表示支持,并且允许她继续保留德国国籍,能够在德国生活,因为她曾经为德国争取过那么大的荣耀。

7届奥运会,10次世锦赛,9枚金牌,14枚银牌,9枚铜牌,国际体操联合会中也有三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动作……

硕果累累,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

3

为国家,为孩子

现在她想为自己

她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三段,为国家,为孩子,现在,她想为自己。

她说:“现在我是为了自己而练习体操。对我来说,体操就像是一份工作,我就像是遇到鱼的水。”

为了与孩子的病魔抗衡,她曾一刻不敢停下脚步。现在,病魔被打跑,她也没有停。

人生的大起大落,她都经历过,体操一直相伴与她。年少时,体操是天上的月亮,朦胧的向往,后来体操成了她的救命稻草,足够她一手抓着,另一手拽着儿子抵御急流。现在,体操是一湾载着她的小船,摆渡着她,悠闲地渡过人生的海。

而能够使得天上地月亮变成脚下地泛舟的力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

马上,她将开始,她在东京的第八届奥运会旅程。

据她自己说,这将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了,因为儿子不想她太辛苦。之后她或许会转型做教练。

虽然容颜老去,但她的每一次跳跃,都如此全力以赴。

让我们祝福她。

- The End -

原标题:《东京奥运:又见46岁的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上一次她为了白血病的儿子重返赛场,这一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