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先进报道】横刀立马 敢为人先 ——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

2021-07-26 14: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因为2020年初的新冠战疫,他带领的华山273位援鄂勇士,频上热搜。他们啃最硬的骨头,救最难救的病人,是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17支国家队中唯一的危重症治疗团队,而他作为上海规模最大医疗队的总指挥,无疑是打赢这场硬仗的灵魂人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接触过他的人,都会被他骨子里的那股乐观、自信、创新、率真、胆识所感染。“我的挫折商比较高”“容易发现乐趣”“干一行爱一行”“爱张罗些事,出个小头,有种革命英雄主义”……那些在别人眼里惊心动魄、纷繁复杂的抗疫、手术、科研、管理、教学,他却说得云淡风轻,举重若轻。

他就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马 昕

马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骨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显微与重建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秘书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创伤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市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主任、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会员。主编参编4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与临床专著140余篇。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曾获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人道、博爱、奉献,创新、进取、拼搏,百年华山精神,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的身上薪火相传。走上领导岗位这12年来,马昕主导完成了华山医院四次JCI评审,使华山成为全国首家通过JCI认证的大型公立医院,也让华山医院成为“管理出效益”的典型;领导华山主动提升服务能级,推动全院临床科室收治疑难危重患者,开展三四级手术,华山出院患者收治疾病难度(CMI)和三四级手术占比,均位列上海市第一;大胆尝新“互联网+”医疗,真正打通“看病难”“看病贵”等长期困扰民生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在足踝外科领域,马昕教授也一马当先。他是中国最早成立足踝外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30多年来发明、改良了多项足踝部疾病的手术术式;作为华山医院、复旦大学工研院双聘博导,他创新“医工结合”,科研临床成果转化硕果累累;他推动华山骨科成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连续16年为同行提供足踝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培训,培养学员千余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昨天一共做了22台手术,从早上9点干到晚上10点半,酣畅淋漓呐。我们团队最晚一台手术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收工,大家都很拼!”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说,7月初是一年里足踝手术最多的“旺季”,大量患平足、脚畸形、运动损伤的孩子,都集中在假期治疗。他总是尽量把手术都安排上,让孩子们能在暑假康复。

每周二手术、周三门诊,虽然公务缠身,马昕仍坚持问诊于足踝外科一线。“喜欢,也享受看病的过程,感到快乐!”兴趣就是职业!说起自己热爱的运动和足踝外科,马昕自信而又兴奋。100米短跑11秒4,跳高1.83米,跳远7.02米……这是马昕在上医大田径校队的战绩。作为二级运动员,他对运动伤病有着切身体会,因为痛着病人的痛,因为理解,所以热爱。无怪乎他的病人常说,不管我们的脚有多奇形怪状,马医生就像有双透视眼,总能把病情摸个透,把伤痛说到病人心里。“当时运动医学科不招研究生,只得转而报考了骨科。”马昕说,在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有着第一位的发生概率,几乎所有人的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次踝关节损伤。

近15年来,华山医院足踝外科团队在马昕教授的带领下,根据国情及国人足踝部的特点,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华山特色的足踝外科创新之路:马昕团队在全国最早开展拇外翻矫形手术,积累上万例拇外翻病例资料。马昕发现并阐明拇外翻的三维畸形特点,提出软组织平衡概念及个性化分级治疗,术后总体功能提高50%,复发率下降70%;在国内率先提出马蹄内翻足畸形的软组织与骨性平衡矫形理念,基于步态仿真生物力学结果,提出兼顾软组织平衡与骨性平衡的改良矫形策略,研究成果应用于1500余例马蹄内翻足患者,术后畸形复发率显著降低,治疗优良率提高至85%;平足畸形的发病机制在国际上一直是难点,马昕团队通过平足畸形三维畸形矫正策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国内外认可。

为了智能辅具的“长足”进步

不少患者发现,马昕教授问诊时会拗各种姿势给病足拍照,甚至为了一个角度,一米八几的高个子趴在地上拍。“每个病例都要做成经典,像教科书一样,可以拿来讲课,也能用于足踝部解剖、基础生物力学研究、临床试验及人体下肢辅具研究。”

20多年来,马昕团队积累了踝关节骨折、拇外翻畸形、平足、马蹄高弓畸形等足踝常见疾病及各类罕见病例3万余例,建起目前国内最大的足踝手术病例库,这也为其团队正在从事的“基于步态仿真技术的踝关节动态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病理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创立医工结合团队,推动智能辅具产业化,致力于让脚的健康事业获得‘长足’的进步,这将开启足踝外科恢宏壮阔的新篇章。”马昕意气风发道:“我们做了很多鞋垫,通过两个鞋垫的传感器,评估患者步态异常的性质、程度,对中风、糖尿病、帕金森病做出早期诊断。”目前,团队正在不断改进工艺,争取早日民用。

马昕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必须开刀,通过鞋垫、护具、绑带等支具辅具也可以很好地帮助病人康复。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与国内外大学合作,研发四维六自由度步态模拟机、人体足踝关节在体运动分析等国际先进技术,还完成市科委课题“足踝部肌骨反馈机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维六自由度步态模拟系统的改良与临床应用”,用“黑科技”助患者重新站立、行走。

大国仁医的担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踝外科的跨越式发展只是华山医院的一个缩影。一路狂奔的马昕,却不敢停歇。他希望创建一个温馨的医院,一个有温度、有质量、最安全的医院,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极致,让每个病人、从业者都能感到温暖。

而作为一个医者,他最看重的品质是同理心,他认为医者仁心,首先要有同情心和耐心,然后不畏困难,百折不挠。

这么多年来,马昕教授见惯无数高难度手术,但去年在武汉为81岁新冠老人的糖足进行截肢手术,却让他刻骨铭心。这是一场困难但不复杂的骨科手术,这样的手术在平日的成功率也不到一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当时我们更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医学奇迹’。”隔着三层镜片,再戴了层层口罩,他手术中几度体验到新冠病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窒息感。经过近三个小时手术,老人坏疽的右腿被成功摘除。马昕说,像跑了一场马拉松,却感到从未有过的痛快。

马昕是天生的外科医生,遇到挑战,他热血沸腾,充满斗志。长期投身竞技运动,让他的血肉长出坚韧的铠甲,越挫越勇。更让他学会敬重对手,理解团队精神的可贵。横刀立马,敢为人先;血性胆魄,英雄气概。这就是马昕,一个大国仁医的担当。

医者心声

管理,要让医院形成很好的环境;平台,让每位医生迸发出能量。

原标题:《【先进报道】横刀立马 敢为人先 ——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