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引领区”文件公布,引发浦东政协委员强烈反响(三)

2021-07-26 20: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引领区意见》)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浦东政协委员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新区政协委员要拿出开路先锋的勇气和排头兵的锐气,发挥政协协商制度效能和政协委员专业优势,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气象。

朱燕飞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定位之高、期许之重、空间之大、政策之实前所未有,为浦东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冲锋号角。我们要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坚持挑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作为一名经济界别的政协委员,我认为浦东接下来要勇当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探索发展离岸金融,大力发展更高能级总部经济,提高对资金、信息、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响力。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我们有理由坚信,未来30年,浦东这个前所未有的引领区,必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奇迹!

黄为委员

中央这次对浦东的《引领区意见》,是浦东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又一次关键机遇,浦东各界必须牢牢把握。个人一个粗浅的建议,就是要把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的政策落地。当然,落地政策要充分考虑开放后的风险把控,要把好政策办好,而不要出现纰漏,被境外不良势力钻空子。同时,具体的政策措施一定要可操作,避免华而不实,现在的国内外形势需要真正有作用的内容。

詹旭委员

《引领区意见》中关于离岸贸易的部分对于众多有计划以浦东为基地面向地区乃至全球开展业务的各类总部型企业来说是十分振奋的。《引领区意见》对于离岸贸易提出了明确的定位,指明了发展的目标和意义,并结合改革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给予了系统性的指导。离岸贸易不仅有助于拓展外贸的新业态,新的增量,而且能够使得跨国总部型企业以此为抓手,统筹国内国外二个市场,配置二个资源,及时抓住业务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契机和机遇,实现更快,更满足市场需要的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企业成长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国际经济合作助一臂之力。

韦海菁委员

《引领区意见》从指导思想、战略地位、发展目标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指明了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并提出了更高的期许与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文件精神、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浦东新区需要在经济体系、科技创新、城市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这也对管理能力和管理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望未来,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党对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领导,更好地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另一方面,浦东新区要不断强化主体责任,做好各项政策的统筹衔接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形成政策合力。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助力下,浦东新区将会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金振华委员

《引领区意见》站高望远、系统全面、精准具体地阐述了浦东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路径、政策支持、组织实施等内容,是指导浦东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天的浦东面临着更为错综复杂、任重道远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方位。在“两个大局”交汇关键时刻,浦东应明确未来发展的坐标维度,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精准把握与落地实施浦东发展的新定位新路径,才能在机遇中育先机、与挑战中开新局。

顾英姿委员

未来,浦东将在创新发展、集成改革、制度开放、功能打造和城市治理等五大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体制、管制、法制、税制及平台、项目、要素、载体等方面给出制度创新空间。在前期的要素型开放基础上,着力转向制度型开放,并通过对标更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不断建立高水平的、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提升制度型话语权,进而在全球的制度竞争、规则竞争中占据先手。浦东过去三十年奇迹般的背后,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面对新使命新担当,浦东上上下下都将鼓起十分干劲,主动履好职、尽好责,创造下一个三十年的奇迹。

任刚委员

自中央《引领区意见》出台,浦东迅速推进,谋定快动,在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成效。浦东要勇立潮头,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抓好引领定位,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全球资源配置、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综合城市治理创新等方面做好创新突破和引领工作。

尤其要在自主科技创新上,大胆试、大胆闯,自主建立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科技创新必将带来新的事物、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社会生态。浦东在积极加强自主创新、创新孵化上希望同时配套“产业孵化”和“社会孵化”,让创新在实验、产业、社会应用上都有积极推动和引领。

周向勇委员

浦东开放三十年再出发,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大幕已全面拉开。

对照中央要求,浦东要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五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关键在人,建议抓紧推动落实中央在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浦东的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系统集成,让市场和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

金建海同志

期盼已久的《引领区意见》,给浦东描绘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也给浦东的开发开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意见中赋予浦东建设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首次明确提出国际数据港建设,给浦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和数据要素的竞争,浦东应尽快推进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提升数据要素的使用和配置功能,引领中国经济在数字领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刘华伟委员

《引领区意见》文件的公布,是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赋予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一环。文件为浦东新区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开拓了政策空间,对此建议如下:(一)抓住契机建设面向全球金融市场的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支持以科创板为龙头的金融要素市场建设,打造全球最优的资产管理生态圈。(二)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研发,出台面向全球的金融科技发展专项政策,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三)对标国际金融市场的行业标准和要求,大力扶持和培育第三方金融和资本服务中介机构,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黄明贵委员

全球高端制造业顶尖技术和战略环节的争夺将今后将更为激烈,“自主可控”成为我国产业创新的战略要点。“国家干预”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主导力将进一步 “长期化 ”、“显著化 ”。发达经济体将进一步限制外资进入产业创新敏感领域。

后疫情时期,浦东必须以《引领区意见》的全面落地和系统性突破为契机,把握全球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战略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站在引领国家产业创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度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瞄准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方向,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一要强化 “高端技术 ”引领 ,成为关键前沿技术的战略供给地。

二要强化 “高端产品 ”引领 ,成为顶尖制造品牌的新兴突破地。

三要强化 “高端环节 ”引领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赋能。

四要强化 “高端企业 ”引领 ,形成高端制 造 “链主”企业的高能汇聚地。

五要强化“高端链群”引领,打造区域产业网络的核心枢纽地。

丁兵委员

《引领区意见》中许多政策支持,为浦东强化“四大功能”,推动“五个中心”能级跃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围绕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意见在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多个领域做了重要部署,同时也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金融行业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履职实效;要立足岗位,在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大力拓展企业绿色融资渠道等方面,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助力浦东新区更快打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贡献力量。

张鹏英委员

7月15日,《引领区意见》正式发布后,我作为一个来自浙江的新上海人,不仅参加了新上海的城市建设,而且见证了浦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城区,如今还承担起新的核心使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个人的体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说,浦东未来30年的使命担当比前30年开发开放的使命担当更为重大、更为神圣。

我作为浦东民营企业的法人,要乘势而上,在抢抓机遇中实现更大作为。要始终不忘初心,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把个人命运、企业前途、社会责任和国家发展大局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主动融入引领区的建设,为提高上海的软实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内容来源:经济委员会

原标题:《“引领区”文件公布,引发浦东政协委员强烈反响(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