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引领区”文件公布,引发浦东政协委员强烈反响(四)

2021-07-27 19: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引领区意见》)于2021年7月15日正式发布,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浦东政协委员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新区政协委员要拿出开路先锋的勇气和排头兵的锐气,发挥政协协商制度效能和政协委员专业优势,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气象。

张斌委员:

对照国际最高水平,绿色发展,将浦东打造成为碳中和国际示范区,建议如下:

1、尽快制定浦东新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上海市制定的碳达峰时间表为2025年,建议浦东可定为2024年,成为全国示范先行先试者;国际上欧美日等大多发达国家碳中和的时间表为2050年,建议浦东可定为2049年实现碳中和,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也为新中国成立100年献礼。

2、尽快出台有关浦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相关实施办法。

3、除鼓励新兴能源产业外,特别建议制定对老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达标的鼓励支持政策,切忌将企业简单地一关了事,实现就业、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同步和谐发展。

鲍春蕾委员:

《引领区意见》的公布意味着浦东要深入推动高水平制度性开放,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引领区意见》把“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放在首要位置,无论在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还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方面,都做了非常具体的部署。我们希望浦东能够乘风破浪,集聚与培育世界级顶尖创新人才和龙头企业,真正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我们愿意积极参与浦东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我们将与浦东的发展共命运,站在新的起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同时也更努力参与到浦东的参政议政工作中去,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政协委员,为浦东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宋育华委员:

《引领区意见》提出“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深入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立城市5G安全智慧大脑,健全港口安全。浦东作为上海港集装箱陆路运输主要承载区,建议:提高航运中心智能化水平,建设上海港数字化集疏运体系,在经济、社会、城市三大治理中取得实效。一是进一步提升上海港集装箱智能预约系统,支持新技术探索,实现车、箱与就近堆场匹配、远端智能验箱等,提高货运效能。二是上港、临港联动,共建洋山港外配套数据库。将港区线上拓展至港外,打造无纸化通关,东海大桥预警处突更为顺畅,港口调配能力显著提高。三是打造重点“司机之家”,引逼与规范行业并重。使货运行业服务航运中心的能力、素养得到提升,安全、效率更加保障。

俞海明委员:

《引领区意见》把“提高供给质量,依托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促进内需提质扩容”作为聚焦要点,垠海身为土生土长的浦东粮食产销企业,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履行社会责任,保供稳价,发挥粮油市场的中坚力量。进一步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将遵照《意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战略,严格管理,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守住管好“粮仓安全”,为创新科技助力维护上海粮食安全作贡献。

作为一名浦东的政协委员,我要深入学习领会《意见》战略定位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浦东新区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更好地去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能,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努力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实干者,为浦东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成就加油助力。

王大年委员:

《引领区意见》的发布是进一步赋能于浦东,使浦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新时代下开路先锋和排头兵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建议浦东新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研究落地政策和积极措施,推动浦东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率先全面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其意义在于:

1、“示范引领”,打造浦东作为社会主义引导区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引领效应,浦东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的全方面产业数字化升级必不可缺。数字网络技术将是未来竞争的重要制高点,数字是链接一切的关键要素:全方位率先实现企业数字化升级,应是浦东作为示范引领作用的基本体现。

2、“自主创新”。未来的优秀企业一定是数字化能力优秀的企业,尤其是身处高水平改革开放前沿的浦东企业,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积极通过自主创新和政策引导,全力打造浦东企业数字化名片。

3、“全球高地”。浦东如今承担起新的核心使命,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技术基础,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向世界展示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于世界经济危机中抓新机,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变局中开新局!

费屹豪委员:

《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浦东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提出“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的战略定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这对我们传统制造业提出了登高望远、转型升级、时不我待的迫切要求:

一是转移发展,浦东制造业理当主动融入国家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从空间分布、产业关联等进行战略调整,积极推动规模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立足上海、布局长三角、服务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推动生产加工基地向外转移和拓展发展。

二是升级发展,重点加强“研发+营销”两端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是转型发展,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文创产业和文创园区也是一条新路径。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传统制造业与文创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融合,或者将存量物业转型发展为文化创意园区,从而有助于浦东传统制造业开辟新领域,获得新动能,也迎合了《引领区意见》提出的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做大做强文创产业的要求。

陶晓东委员:

《引领区意见》强调,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发,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浦东将成为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也将起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打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窗口。为此,浦东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同时,做好软实力的建设,做好城市建设、人文建设、环境建设,让经济建设有机地和人文、环境、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谐融合。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讲好民族复兴故事、讲好中国道路故事、讲好中华文化故事、讲好文明交融故事、讲好人民友好故事、讲好国家交往故事、讲好和平发展故事、讲好全球化故事。

董月英委员:

《引领区六大行动计划 法律服务者如何做好赋能》近日,新区结合《引领区意见》,推出功能引领六大行动计划。我们作为法律服务行业,更应该结合新区发展的特色功能产业,做好重点产业的赋能规划。因此,我所在的上海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业务委员会即将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并购标准文本调研及起草”。

该标准文本会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并购业务,梳理该行业并购意图,阐述如何做好目标公司尽职调查,交易架构设计,以及TS,SPA,保密协议等相关文书的撰写。

该文本计划在今年10月出台。让全市法律人,也为引领区发展贡献力量。

王建波委员:

《引领区意见》提出,浦东新区要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要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从蓝图到行动,有赖于全球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集聚和催化。

其中,建设具备全球视野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基数宏大且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无疑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建议在高端产业集聚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国际职教生态谷,形成职教机构集聚和共享,解决本土职业教育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匹配偏弱的难题。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针对产业发展和市场需要,鼓励多主体兴办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二是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技能培训机构等专业组织入驻生态谷,发挥其在对接产业和人才需求方面的独特优势,解决技能匹配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吸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和权威技能认定机构入驻,逐步探索形成浦东版职业资格认证的中国标准。

同时,针对技能人才对理想工作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在生态谷周边建设国际社区,逐步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生态链”“四链一体”的泛职教生态,发展技能人才可持续供应能力,解决技能人才(尤其是技工)队伍长期的短缺和错配问题。

黄磊委员:

在《引领区意见》中提及“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源泉,创新是产品差异化竞争唯一途径。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犹如一股暖风,夹带着阳光和雨露,在浦东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让我们对于坚持科技创新更有信心,对于加大研发力度、攻克科技难关更加有底气和勇气。

同时,《引领区意见》在宏观层面做了引领。更希望看到操作层面的实施路径,让企业更加有的放矢,抓住这个好时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浦东注入更多的活力。

张晖委员:

当前,浦东开发开放身处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职责使命,必须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今年也是我们“海怡集团”成立30周年,作为浦东建筑行业的参与者,我们将切实提高思想站位,主动服务,以党建工作为载体,创新品牌带动效应,打造精品工程,助力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取得积极成效。

顾敏芝委员:

示范政策意见中提到了“加快关键技术研发,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等领域重大风险,建立城市5G安全智慧大脑,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等等。让我想到之前曾看到过的一篇研究报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写的关于《主权和数据本土化》的报告。

从我国这几年引发的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几个事件来看,国际社会对数据安全和数据主权完整问题上普遍表示担忧,也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我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以其大体量的数字经济规模和较高的数据本土化程度备受关注,诸如华为,中兴、海康威视等这些中国自主研发的企业不断在全球崛起,他们在多个领域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从而也向国际社会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的综合实力强大。在未来,浦东应大力发展云计算,5G电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此外需尽快建立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数据本土化政策和措施,以保护本土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以最大程度保障我们的数据自主化,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中的国际话语权。

内容来源: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原标题:《“引领区”文件公布,引发浦东政协委员强烈反响(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