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徐家汇空中连廊计划年内开工,未来将24小时开放

澎湃新闻记者 姜丽钧
2015-09-25 09:0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天桥模型  

早在2004年,作为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的徐家汇商圈,就曾有过建造一座环形天桥的设想。9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徐汇区了解到,作为天桥的“升级版”,连接商圈10多幢商厦和徐家汇公园的环形空中连廊计划年内开工,未来市民游客只需空中漫步,即可抵达商圈任意角落,空中连廊还将实现24小时开放。

10年后再次被提上议程

与南京路、淮海路商圈的带状结构不同,围绕着虹桥路-肇嘉浜路、华山路-漕溪北路交叉口,徐家汇商圈的主要商厦更像是一个圆环。

2004年,有关徐家汇中心地区城市设计方案的国际征集,就曾提出建设地下、地面、空中三维交通模式的构想。设计专家认为,徐家汇地区缺少作为城市副中心应有的对步行者的考虑,可以用一个环形天桥在各大商厦之间串联修建空中平台,用于人行和休闲,地面维持现状作为主要的车行道,地下则与轨道交通衔接。

然而,由于建设空中平台的工程规模大、历时长,有人担心会影响各大商厦的正常营运,也会使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的整体形象在一定时期内缺失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因此徐家汇空中天桥一直停留于构想阶段。“徐家汇商圈各大商家的思想并不统一。”徐汇区知情人士说。

在当时,作为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徐家汇商圈日均客流量近45万人次,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近80万人次,也令不少商家对于改造的兴趣不大。

近几年,作为上海老牌商圈的徐家汇也开始经历传统商业的困局。徐汇区商务部门负责人此前表示,商圈的商场之前超过六成的商品都是服装类,由于电商等各方面的冲击,服装的销售量下滑非常明显,对整个商圈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徐家汇商城负责人看来,老牌商圈在逐步丧失传统优势,客流量、客单价、提袋率都在明显降低。

随着徐家汇中心项目的启动,2014年徐家汇正式开始了最大规模的转型升级。“徐家汇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暴露出商圈核心集聚的效应不强,交通流量大、步行系统连通性不强,公共空间服务水平不够等等问题。”徐家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令徐家汇建造一座环形天桥设施的构想在10年后再次被提上议程。

希望把有效客流留在徐家汇

“我们很早就开始研究空中连廊,先后有华东院、马达思班、希里尔、雅克-费叶尔、奥雅纳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展开设计。”徐家汇街道负责人表示,本轮空中连廊的设计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时龄教授的指导,由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由世博会法国馆设计者法国雅克-费叶尔公司进行建筑设计、由上海嘉里中心的结构顾问英国奥雅纳公司进行结构设计,上海市政设计院配合。

“这次空中连廊的建设是对天桥建设的继承与发展,空中连廊区别人行天桥的地方,就是由过去单一解决人行过街功能转变为更加突出公共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徐家汇街道负责人表示,空中连廊将以虹桥路-肇嘉浜路、华山路-漕溪北路交叉口的环状平台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的二层平台布局,主要连接徐家汇中心、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上海六百、汇金百货、飞雕国际大厦、T20(原西亚宾馆)、汇联商厦、美罗城、太平洋数码、汇嘉大厦、航空科技大厦、汇银广场、西藏大厦等建筑和徐家汇公园。

他透露,徐家汇空中连廊的设计理念凸显历史文化景观风貌,空中连廊将与大部分建筑呈平台式布局,局部则嵌入建筑内部,一方面可以分流、引导区域密集的车流和人流,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合理组织区域人行购物、休闲的作用,为公众提供开放性、舒适性、体验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我们希望建设‘第二地面’,把有效客流留在徐家汇,天桥与周边建筑和融合度将会很高。” 徐汇区副区长王宏舟认为,虽然徐家汇现在有轨道交流形成地下通道,虽然解决了人流进入商圈的问题,但同样人流也很容易流出商圈,而空中连廊将会注重观光休闲等功能。

未来将24小时开放

徐家汇空中连廊将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连接肇嘉浜路沿线的T20、美罗城、太数二期和汇联商厦;二期则在徐家汇中心区域形成闭环,并向一期周边区域延伸;三期将会连接新建成的徐家汇中心和徐家汇公园。

这也是继陆家嘴二层步行连廊后,上海市区二层连廊规模较大,沟通建筑最密集的一个项目。空中连廊建成后,不仅能美化徐家汇商圈,也将大大缓解徐家汇地区人车混行的现状,构成一个新的步行系统,游客穿梭于不同商厦之间不再需要经过地面。

徐家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期工程计划年内开工,考虑到道路封闭施工周期较长所产生的较大影响,希望在建设施工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周期,实现提前竣工。目前,一期设计方案正在进一步优化。与十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徐家汇商圈的各商家基本达成了共识,希望通过空中连廊的建设提升徐家汇的人气。一期项目下一步将加快进入设计方案报审进度,二期项目有望在2016年下半年启动。

在连廊建设的基础中,徐家汇商圈将一步优化空间景观和交通组织,一方面增设景观标示度、增强空间引导、增加开放空间规模、利用桥下空间来打造空间景观,另一方面将形成地上、地面为主,地下为辅的“可视性”交通组织方案。“我们希望实现空中平台的24小时开放和连通。”徐家汇街道负责人表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