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建骐:魏如萱新专辑为何要做杜比全景声版

2021-08-02 1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7月16日,由制作人陈建骐悉心重制的魏如萱新专辑《Have A Nice Day》空间音频版本独家上线Apple Music,这是华语乐坛拥有杜比全景声空间音频版本的新发行专辑之一。

你肯定在影院体验过杜比全景声带来的沉浸式视听体验。当杜比全景声应用在音乐上又能带来怎样的新鲜感?简而言之,在三维空间内,声音将更具有方位感,它作为补充叙事,会带给歌曲更充足的画面感,让故事的情节更加丰满。

就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制作在魏如萱的新专辑中的效果,制作人陈建骐举了几个例子:

《Have A Nice Day》这首歌,描述我们可以用轻松莞尔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编曲里有很多打击乐器、可爱的音效。我们决定让每个乐器都生动地游走在整个空间里,呈现日常生活里美好的小确幸。

《四月是适合说谎的日子》则是另一种处理方式。我们将魏如萱作为主述者放在听者的正前方,裘德则是歌词里那只猫;那位过于诚实的人,把他摆置在左后方。这样,便有了故事,有了角色,以音乐制作的手法丰富了歌曲与歌词。

魏如萱的《没事不哭》是一首现代 Bossa Nova 类型的歌曲,这样的曲风需要让听者感受放松的感觉。相较于立体声,空间音频让每个乐器围绕着魏如萱演奏,乐手在间奏段落轮流上场即兴,让听者置身在表演现场,随之摇摆。

魏如萱

如果歌迷戴上耳机,可以更直接感受到空间效果。大家可以在注意一下乐器的颗粒感是否变得清楚,有没有发现一些乐器。在同一首歌下,可以试着比较立体声版本与空间音频版本的不同。

从音乐制作方面来说,杜比全景声可以帮助制作人和混音师在创作中摆脱声道的限制,灵活排布人声和各类乐器等声音元素,将想要表达的画面和故事意图如实且充分地展现。

采用杜比全景声制作音乐,对制作人来说也是全新而特别的挑战。其中的颠覆性,不在于如何应用,而是建立全新的音乐制作思维。

杜比全景声体验

其实,杜比全景声音乐本身在应用上并不难实现。目前杜比全景声的制作工艺可以在许多世界领先的后期制作软件中被使用。例如Avid Pro Tools, Steinberg Nuendo和Blackmagic Resolve。Dolby Atmos Music Panner也可以在Mac上与Logic, Ableton和Pro Tools一起工作。

但在制作思维上,则需要彻底打破传统模式。制作人要在传统立体声混音的思维上,加入对空间效果的想象。“在观念上,制作人必须与混音师对于每一首歌想达成的画面感形成共识,合理地安排声音的动作。”陈建骐说。

但最终音乐呈现的可能性也比传统立体声更加丰富,正如陈建骐所评论,在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格式里,歌曲中的所有人声和乐器将变得立体。从只有左右空间的选项释放为三维空间,是音乐从“点”到“线”,“面”进化为“体”。制作人与混音工程师对于歌曲画面的想像更多,呈现的可能性更为多元。

“就像以前在广播听见的广播剧,都可以制作为空间音频的 Podcast,让每个声音成为耳朵里的角色。”陈建骐表示,未来会考虑从制作初期、编曲阶段就考量采用杜比全景声制作的空间音频设计。此外,他认为其所具备的三维空间感也“非常适合与画面结合”,期待未来有形式更新鲜的音乐应用可能。

一直以来,人们对视觉体验有着不断更迭的要求。但对于听觉体验,大众似乎还没有特别的感知。

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软硬件上,还需要探索出更便捷、直观的呈现方式,让大众清楚地体验到声音效果带来的震撼。这也是杜比正在进行的尝试。

最近一段时间,杜比正与艺术家、唱片公司、流媒体服务和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紧密合作,试图让杜比全景声在音乐领域有更多应用,触达更多消费者。

包括酷玩乐队(Coldplay)、J·巴尔文(J Balvin)、莉佐(Lizzo)、波兹·马龙(Post Malone)在内的众多艺术家,以及多位格莱美获奖音乐制作人也都非常欣赏杜比全景声,并创新地付诸应用。Apple Music也在近期上线了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功能。

推出了杜比全景声的杜比实验室,也凭此为音乐行业带来的革新荣登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 Fast Company》“2020 音乐娱乐行业全球最佳创新公司”榜单。

陈建骐表示,自己在通过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制作中感受到科技让音乐焕发的生命活力,他期待这样的创新可以让音乐爱好者们理解到音乐工作者在声音追求上的价值,并且享受这样的价值。而对于音乐人们来说,“应该尝试支持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混音方式。在科技迅速进步的时代,音乐人应利用科技作为创作工具,实现更多可能。”

*文中图片、视频均来源于杜比、Apple、好多音乐

原标题:《陈建骐:魏如萱新专辑为何要做杜比全景声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