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成都叶大爷竟能念对全城99%的咖啡店名?

2021-08-02 14: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舌头打不转的 YOU成都

-你喝过那家在河边边上,店里头黢黑的咖啡没?

-那就上次那个嘛,黄色的咖啡蛋烘糕店见!

-你在哪家店哦?撒子喃,Zara?

……

现在的咖啡店是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在咖啡的研究上下足功夫,取名字也是十分得讲究,一点儿都不准备放过我们这些不想动脑壳查字典的顾客们。以至于上面这些对话,已经成为了朋友三四约到一起喝咖啡的常态。

而且当你坐在咖啡店里,听到有人在对咖啡进行极其细致而又专业的品味点评时,你一问起他这家店的名字怎么读时,他可能马上就打脑壳了。不要说这些老顾客了,有时候甚至是自家员工、连老板都要好好想一下。

这次,耍转新老成都的叶大爷专门找到各家咖啡店的店员和老板,一起来好好复习(预习)一下这些常见的易错咖啡店名,都是考点,自行做笔记哈!

(叶大爷&KUROKII的帅哥刘)

KUROKII Cafe·Bistro

困难指数:★★★★★

这家店就是大家口中东安南路最暗的咖啡店KUROKII,大白天不仔细瞧当真是啥也瞅不见。其实这家的读音呢还算好拼,但对日语不熟的人无一例外,基本都会拼错。“kuro”是黑色的意思,“kii”是日本古代时期酒的发音,结合起来就是黑酒的意思。

叶大爷还强调:“都听到起,考点就在于这个‘r’,它在这个地方是发‘l’的音哈。考点都记到起,不然下回又错要挨打!”

KUROKII其实从一店开始就已经给大家留下装潢精致有格调的印象了,但苦于对它家名字的不精确掌控,还是很有些人都跑错去了一店隔壁的饮善咖啡。叶大爷说起:“你看嘛,名字一搞错还碰啥子头喔,碰个青头包!”

这家在东安南路的二店分两个区域,点单的一侧是沿袭了欧式的车厢风格,连板凳都有很多火车座椅的影子。而另外一侧,则是采用了欧式酒窖与云南砖窑的中西结合。

这种昏暗中的浪漫感自然是离不开酒的,它家在晚上七点之后便是酒精的夜晚。自然酒和精酿的搭配是它家的特色所在,而且还会经常举办自然酒品鉴会,熟读店名之后再去,也许老板会对你格外照顾。

(CHEZ MOI的店员)

CHEZ MOI在我家cafe•bar

困难指数:★★★★★

这家CHEZ MOI算是望平滨河路最先开张的几家店之一,尽管如此,大家仍然对它家的名字避而不谈。作为法语发音,确实不容易读对,店里当职的姑娘怕自己读错,还专门给我把发音的空耳“谢莫瓦”打了出来。

叶大爷还专门提醒道:“法语是很浪漫,要注意嘴型,紧凑!”

虽然还是遇到过有自己“独到”理解的读法,但更多的顾客还是念中文名“到我家”,这也是CHEZ MOI的本身含义。从取名到店内的风格也能感觉到,老板是想让大家在来到河边的店里喝咖啡时,能够体会到在家里一样的舒适与温馨。

尽管对店名视若不见,但它家的这种温馨北欧风一直是大家爱去打卡的理由。根据店家介绍,最近这里还会有一些新的变化,敬请期待(也许名字的难度更上一层楼也说不一定)。

(树下zakka的小伙伴们)

树下zakka

困难指数:★★★★

其实很能理解有朋友把这里叫做“Zara”,毕竟叶大爷第一次来的时候脑海里自动就跳出了“Zara”的发音……现在标答已经出来了,zakka是一个日语发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中间还有一个小促音的停顿。

“要注意这个停顿,喝咖啡你着啥子急喃?俗话说得好,雷都不打喝咖啡的,慢慢来。”

树下zakka这个名字的含义其实很简单,日语里zakka的意思是杂货,它家也是想做成日式杂货店的形式,让大家能把有趣好玩的东西带回家。同时在它家也专门有一个展厅不定期地更新一些展览,在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机会的同时也让顾客们能够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作品。

而“树下”的话其实指的就是店门口的那棵大树。树下乘凉便是店家所向往的成都生活。树下打牌、树下下棋、树下喝茶,“树下”这个词本身,透露着成都人悠闲安逸的生活特质。

(叶大爷&KOHI.OK的小黄)

KOHI.OK

困难指数:★★★★

“不会真有人读‘口嗨OK’哦,哈哈简直骚整!”

“确实很多人都会这么读……”

叶大爷在第一次看到店名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想找店员求证自己的猜测,这个名字确实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口嗨……店里的小黄也表示无奈,KOHI其实是日语里咖啡的意思,而KOHI.OK是在日本经常听到的日常对话,翻译过来类似于“喝咖啡吗?好”。

相比于视而不见的店名,它家名字的类型让大家更愿意去尝试。也正如店里的咖啡一样,黑咖有八款不同的单品豆,还可以选择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众多不同的搭配给了大家足够的尝试空间。

大黄给我讲道:“我们是希望大家能更加地了解不同产地、不同处理方式的咖啡。”正值暑期,在七中育才旁边的KOHI.OK点上一杯冰美式,牵着店里哥斯拉的手,一起慢慢地享受蝉鸣夏日。

(叶大爷&凢家的珂凡与阿沙)

凢家·咖啡馆

困难指数:★★★★

在店里的时候,叶大爷一提起店名的正确读法,凢家的老板就应激性地解释道:“和凣凣不一样哈,他那个是竖着的,我们家是斜着的。”老板说前段时间,它家还被动地蹭了个热度,专门有人因此来喝咖啡,以至于她还给我看了她发的朋友圈,为大家科普“凡、凣、凢”,好烦!

其实凢家·咖啡馆的取了这个凢字是因为老板名字里带了个“凡”,但觉得这个“凢”更有意思、更不平凡,所以就决定使用这个字。而家呢,自然就是字面意思仿佛在家里一样的温馨感。

凢家算是开得蛮久的了,老板还给我说过估计是因为名字的原因,很少有外国人来喝,因为汉字本来就难,它家还是个非常不常用,且及其容易输错的“凢”,对外国友人可以说是莫大的考验了,这是考点,得记。

(Jas&Vinyl Magic Coffee的老板)

Jas&Vinyl Magic Coffee

困难指数:★★★

其实这家店的名字是不难读的,难点在于它简直太长了,需要拆分成两部分“Jas”和“Vinyl Magic”。这家店的前身是法式甜点与黑胶的结合,Jas就是店家之前法甜的品牌名,是优雅的意思,而Vinyl是黑胶唱片的意思。在换成咖啡以后,老板觉得也挺好,就直接继续沿用了(非常随意了)。

可店里有非常多各式各类的黑胶唱片,还专门有一个dj台。地处玉林广场旁的一条小巷,走进这个叫不出名字的魔幻小店,也许你就会陷入这个黑胶天堂。这里适合下午在日光下发呆,夜晚在音乐与酒精的作用下醉生梦死。

calbing ice加乐冰

困难指数:★★★

加乐冰这个名字老板告诉我是成都话的翻译,因为在成都的夏天经常听大家说“加了冰”,所以就想到了用加乐冰。而calbing这个词似乎查无出处,就连老板自己都以为没这个词,是自己音译创出来了的。

之所以用加乐冰的原因,一个是因为这里是第一家专卖冰粉的咖啡店,我还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年没见过的,长得像小黄人的刨冰机。

两个老板一个爱做咖啡,一个爱做冰粉,冰美式与红糖糍粑冰粉的结合,听起来就有了身处游泳池的夏日凉爽感。

而用“乐”字,就是想抛开烦恼,让生活更加快乐。所以他们还在包装袋上写着“Goodbye Trouble 丢掉烦恼”。

(叶大爷&ALLOW.OO的Michael)

ALLOW.OO

困难指数:★★★

ALLOW.OO也是一家结合店,老板Michael告诉我他们准备做成鲜花咖啡店,两个O,一个来自于coffee,一个来自于flower。而allow,是老板崇尚的一种态度:“我们就是想让生活中一切会被允许。很多事情应该是被允许的而不是被拒绝的。”

整个店铺的风格是主打法式复古,店里的设计都是Michael自己动手,风格非常统一,从门口一进去就仿佛走进了法国庄园主的家里。

最开始他们一家子是在青海做鲜花生意,在全国都小有名气,后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考虑,都觉得成都太适合作为他们的下一个站了,于是就举家来到了成都。

因为需要照顾孩子,目前还是初步阶段的做咖啡,后期还会有鲜花相关的内容呈现。喜欢安静法式生活风的你,一定可以在ALLOW.OO坐上一下午。

(叶大爷&OMERTA的咖啡师)

OMERTA CAFE·BAR

困难指数:★★★

OMERTA也是一家老店了,店名是西班牙语,空耳叫法是“乌默它”,翻译过来是指:缄默法则。这是黑手党之间的一种规矩,不管是谁都不能向警察告密,在过去的黑手党中神圣而不可侵犯。但很少有人知道店名是这个意思。

叶大爷还补充道:“就跟我们四川的袍哥大爷一样,都是拜把子兄弟要讲江湖道义的!”

因为店家很喜欢黑手党电影,意式的风格直接表现在店内的装修里面。细心观察的话,还能在店里的很多小细节处发现超酷的黑手党元素。

也正如店家所喜爱的风格一般,店里的咖啡也是偏传统为主,菜单比较经典,不想过多地添加更花哨的东西,想要在传统上保持均衡高标准的咖啡出品。

(叶大爷&DOOOZE的康康)

DOOOZE COFFEE

困难指数:★★

在一苇书坊的旁边新开了这么一家小清新咖啡店,它家格外可爱的名字像是一串拖长的语音。DOOOZE确实是单词“doze”的延长,意思是打盹、小睡一下。而开店以来,他们还真遇到过念“豆~~~子”的可爱顾客。

取名DOOOZE的原意,是想让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之后,可以好好歇一歇,“doze mode”是待机模式,大家在店里喝咖啡就是进入待机模式,可以好好休息一番,就像电脑设备进入待机模式之后性能会提高30%一样,能够精神满满,再次出发!

这家店里还有自家设计师做的一些周边和贴纸等等,因为doze的西班牙语是十二、一打的意思,所以它家还做了十二边形的logo图案,各处都是小彩蛋,可以亲自去玉林慢慢挖掘。

(叶大爷&JUJIAN的蘑菇头帅哥)

JU JIAN

困难指数:★★

JUJIAN是叶大爷的老朋友了,但连大爷本人都才晓得这个词竟然是源自于日语里的意思“居間”。蘑菇头老板说道:“其实当时我是想搜客厅的日文意思,结果就出来了繁体字‘居間’,当时就想到起用这个,但用繁体不如用拼音,反正他们都不晓得是撒子意思,还好念点。”

之所以搜“客厅”,是因为他想让这家店是一个客厅的感觉,在这么一个简单平等的街头,很多朋友都可以来这里耍。

去过JUJIAN的都知道,在庆云北街的街边边,这里不仅卖咖啡和蛋烘糕,还是一个坐落在社区环境里的艺术展厅。

蘑菇头老板说:“当时我们艺术小组想的是落地一个社区公共艺术项目,要租一个展厅的话就要养起,还需要派一个人或聘一个人来看到,干脆我就自己做生意,然后就选了成都的本土小吃蛋烘糕,小时候的味道嘛。”

慢慢摸索自学成材的老板一边做蛋烘糕,一边做艺术,生活在社区日常当中竟一点也不违和,这种难得的平衡状态确实正如店名一样,“居間”。

尝过每一家店的咖啡是一层感受,了解这家店背后的故事与名字的读法以及由来,又是另一层的收获。走进一家咖啡店,要走进它的咖啡,走进它的故事,在咖啡店迅速发展的当下,可以试着慢一点,在感官与精神上,慢慢去感受一家店的温度。

编辑丨不睡觉

图源丨YOU成都及部分官方提供

CONTACTS

原标题:《震惊,成都叶大爷竟能念对全城99%的咖啡店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