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法自由跨越国界,只能在旧照片里访问柏林,和那时的自己对话

2021-08-04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倩兮 三明治 收录于话题#每日书148个

在上个月的每日书摄影班,目前居住在德国的倩兮翻了翻自己的旧照片,做了一些整理的工作。下个月倩兮就要回国,和德国的一切告别,与她习以为常的晨光和晚霞告别。在当下仍然变幻莫测的疫情中,自由跨越国界的流动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度成为“日常”,不过还好我们可以在照片里,重新找回当时的记忆,以及彼时的自己。

作者丨倩兮

编辑丨Hazelnut

摄影是瞬时动作,给照片做一些解读则需要沉淀,需要一段过程。整理相册,也是整理过往几年的自我成长,思维方式。

有时候看到旧照片完全想不起来拍摄时的心境,却更有欲望同那时候的自己对话,像是跟一位朋友聊天,你当时在想什么。其实是会有些害怕的,害怕望见想法里的不堪、懦弱、自私。可越来越真实了以后,我才能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明白人总归是不完美的,这些不是开脱的借口,而是直面恐惧的主旨。

每日书写到每个月结尾的时候,看着满当当的页面,总会意识到时间其实是掷地有声的。这个月以度假的心态生活,不给自己任何压力,好几次感受到了心流,在认认真真放松的瞬间,接收到不到琐碎的烦恼。下个月此刻顺利的话,该在酒店里隔离了。而每每想到是离别的倒计时,忍不住在这里多花些时间在喜欢的人事物上。

此刻我双腿酸胀地趴在朋友家床上。头顶暖黄的灯光照在屏幕上,望见自己刚洗完澡微湿的发丝。我对面就是阳台,每天傍晚可以在这里看到日落,可真是岁月静好。我和她也即将要分别,好在不是永久的,只是暂时的。就像跟每日书里的大家一样。

�� 城市丨莱比锡

“日出月落 人群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城市之中 平凡如我 也许终将依附着川流 安于每一场起落”

—— 甜约翰《川流》

实习通勤路上,我都会打开甜约翰的专辑《城市小说选集》,想象自己在和这座新鲜的城市谱写一段于她唯一又宝贵的经历。这座带着文艺气息的城市很合她胃口。主火车站被称为德国最美火车站,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它送走了无数旅客,从这里出发到远方,或是从世界各地回到这里永久安定下来。

在路上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喜欢戴上耳机去观察,世界就像一部电影展现在眼前。

黑眼圈很重的工人在电车上打盹,到了站,许是颠簸把他晃醒,抬起手擦擦眼睛;穆斯林妇女单手里抱着孩子,喂她面包吃,右边的手推车里还躺着更小的宝宝;车站上,经常有朋克装束的男女,他们化了浓厚的眼线和有点白到反光的脸,抽着烟旁若无人说笑;夹着公文包西装革履的男士,在电车进站前下意识压住帽檐,防止他的帽子被电车带来的风吹落,否则就不体面了。

电车上拍到的女孩

我们之所以为人丨莱比锡

“我所有的学习、阅读、思考和旅行,是否已经将我变成一个不再属于任何地方的人?“

——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

当我正手提着烧鸭往U-Bahn(地铁站)走,远处闪烁的警铃身后,红色旗帜刺眼地摇漾。前几日发生在另一个国度的新闻重新闯入脑海。游行人群里,打着耳钉的高个子男生攀着身旁友人的肩,随着队列目不斜视地向前移动。这不是一场喧哗的游行,没有人喊激昂的口号,却使得旗帜上的黑字更刺眼。

之前在附近的街区散步,窗户边挂着的标语代表了住户的政治主张。一张彩虹旗下放着两位男士的合照,风带起旗角,我望见他们正热烈地亲吻;另一张朴素纸板上,有着大大的#BLM(Black Lives Matter),一位梳着脏辫的黑人朋友正在阳台抽烟;有朋克青年把喜欢的乐队画成搞怪人像,和骷髅放在一起,张扬地放着低音炮。

眼前是游行的人群,脑海里摸索到的是那些窗台。我在其中交织,找不到一处落脚。

20年6月,莱比锡

 建筑丨法兰克福

“航站楼的亲切之感显得古怪。它象征着漂泊,本身却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 Alistair MacLeod《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

结束一趟短途旅行,我来到这里,奔赴下一个落脚点。

夕阳将金粉洒满大地,冷冽的古铜色因此变得柔和起来。车站永远不知道有谁会为它驻足,又或许它早就习惯了抓不住的一切。静默地伫立着,凝视着人间的一切。

它一定看过相拥亲吻着告别的恋人,背着大包行囊独自上路的探险家,看过一下车就飞奔到家人身边的小朋友,在墙角放着的钢琴被不同旅客敲响,也看过被恐怖分子推下站台那些人们的最后神情。它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不看站台上的播报,在这里发呆,时间是凝固的。坐在等候区,对面的老爷爷捧着一杯咖啡,右手搓着报纸看得入神;西装革履的banker提着公文包走向站台,他经过了戴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她抱着的孩子正咿咿呀呀地说话,摇篮里的小孩哭起来,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孩子摇起婴儿车;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拄着拐杖,摸索着左腕上的手表和打印出来的车票,在四处找站台。

这个傍晚,每个人都在找回家的路。

法兰克福主火车站

世界和平丨柏林/莱比锡

“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忘却时,这个人才算真正被遗忘。”

—— 犹太教文《塔木德》

你会在什么时候意识到,生在和平年代是幸运的呢?

踏进耸立的灰色混凝土板群内,头顶的天空被分割成了拼图。静穆的氛围里,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这些静默的纪念碑上没有一个字,压抑得可怕。

David是我的实习同事,来自斯洛伐克,十几岁时来到德国上文理中学,一开始和这个腼腆的小男生交流很少。有一次在电车上,我找话题聊起了战争电影,“有没有发现德国人拍战争电影还挺有哲理的?”没想到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中学的历史课,从他的角度分析二战和纳粹法西斯为什么该千刀万剐。讲到动情之处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引得车上乘客侧目。

“你们的历史课本里会学些什么?”他轻轻咳了一声转移话题。

“中国近代史,我们也有像犹太人纪念碑一样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了纪念那些被日军屠杀的平民百姓。那里有一面姓名墙。”

“很震撼吧?我们曾经在文理中学参观过法西斯集中营,想到当时那些犹太人的遭遇比电影里要悲惨得多,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至少不会死于非命,不必经历和家人强行分别的痛苦,我们掌握着自己的生命。”

“是的,希望世界和平。”

到主火车站,我和他告了别。刚才还有没表达出的话是,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行冰冷的名字,失掉了温度,却还能被人们记得,这大约是那些牺牲者仅存的一点点幸运了。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莱比锡街角:纪念在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同胞

秋天的海丨尼斯

身着黑衣的短发女人独自在长凳上坐着,指尖落在椅子上。远处,白色帆船正划破蓝色海岸线,一只海鸥在空中呼唤着它的同伴。

我站在她身后按下快门。

拍照是件治愈的事。与文字一样,照片本意是在分享和表达。大部分时候我们拍照,是为了记录下喜悦的想要与人分享的片刻。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关联,透过这些定格瞬间更令人着迷。比如到了团聚节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翻看老照片讲讲以前的故事;比如好久没见的朋友,就几张从前黑历史的照片,相互嘲笑一番也感慨“原来以前你这么丑的时候我就认识你了”;比如恋爱纪念日,找到照片记录下的与恋人一同经历过的时刻,言语不及当时内心动情的万分之一。

能把眼前的广阔无垠收入小框中定格,能在拥挤人潮中营造出一片空旷空间,拍照赋予了场景一个新的理解角度。

秋天,尼斯的海

旅程丨萨尔兹堡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 Coldplay

萨尔兹堡

经过萨尔兹堡是一趟旅程的意外。

那年末,我们穿梭在巴伐利亚的白色世界里。在富森醒来的第二天,远处房顶上的雪吸收了天蓝色,朋友还没醒来,我靠着窗户对这片小房子发呆。第一年在这片土地过冬,什么都是新鲜的。直逼眼眶的紫外线,轻轻柔柔降落的小雪花,寒风中飘摇的炊烟,与我在亚热带经历过的任何一年冬天都不一样。

这天是跨年夜,我看到在桥上爱心锁情侣们脸上的笑容,还有把自己刷成雕塑的街头艺人同孩子们微笑,身边经过穿风衣戴毡帽叼雪茄的男士匆匆走过,还有背着琴的街头艺术家。老城内人潮涌动,广场上演奏着的协奏曲来自莫扎特。

在流动的画面里,我的心沉寂着,而后略带谦卑的平和涌上心头。不管明年如何,这样的时刻,已经值得对今年的你我说声辛苦了。

原标题:《无法自由跨越国界,只能在旧照片里访问柏林,和那时的自己对话 | 三明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