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俑之城》失利后,华强方特的“IP之城”该怎么建?

2021-08-04 1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镜像娱乐 编辑部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原创

文丨刘成玉

编辑丨张风屹

“秦阳、汉洛、唐安、宋京……”《俑之城》里,几千年的朝代更替被导演浓缩在一个空间里,从而构造出一个庞大的地底世界。

继《熊出没》后,华强方特试图在低龄化市场之外,进一步向中青年市场进军,打造出一个新的IP。

截至目前,《俑之城》上映25天,累计票房6899万,预计总票房落在7000万,豆瓣6.1分。

票房和口碑的双失利,意味着华强方特依靠《俑之城》打造新IP的道路刚迈出第一步就遭遇挫折。这对于上市辅导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的华强方特来说,着实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与此对应的是,华强方特多家主题乐园连年亏损,2020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减少35.17%。IP低龄化、单一爆款IP反哺有限,成为影响华强方特进一步扩张市场的重要因素。

缝合的原创

《俑之城》是华强方特继《熊出没》后,布局的新“宇宙”。

一方面,作为国漫市场上少有的纯原创IP,《俑之城》塑造的地底世界无疑是新颖的;另一方面,对于华强方特而言,成人向IP是一次新的尝试。

影片主创此前透露,该片计划做英文版推向海外,续集也已在策划中。种种迹象显露出华强方特打造一个全新IP的野心。

但从票房反应和豆瓣评分来看,华强方特企图以此再造“熊出没”般的现象级IP的可能有些渺茫。

最大的问题在于剧情缝合痕迹过重。影片的世界观、人物形象和场景设定都能够在很多部影视作品中找到对应的原型。

缺乏青年向影片制作经验的华强方特想要从过往的优质影片中寻找灵感,这其实不难理解。但《俑之城》在借鉴过程中只学其形未学其神,单纯浮于表面的模仿让影片更像是一个东拼西凑的组装成片。

从世界观上看,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台词“只有我能定义我是谁”“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你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让不少观众不由地想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slogan“我命由我不由天”。

但同样是表达“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掌控”,哪吒与背负原罪的出身、命定的死期对抗,从对自己存在的动摇到笃定,人物的成长曲线起伏有度。

反观《俑之城》,蒙远所遇到的难关,或是依靠史玉相救,或是偶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九尾大师指点迷津,观众看到的是口号式的、依靠金手指化险为夷的成长,人物内心的成长却无从体现。

另外,从迪士尼到日本动漫再到美国电影,影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对于众多知名影视作品的“借鉴”也另不少观众表示“接受无能”。

蒙远送史玉蓝色衣裙,变装场景仿佛《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再现;蒙远受伤沉入海底,九尾狐伪装造型撞款《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蒙远遇见史玉,一起追踪昆仑时,场景切换雷同《阿凡达》……频繁出现熟悉的角色形象使得观众很难入戏。

事实上,青年向观众对于故事内核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人物成长”这样的经典母题,前有《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高质量影片珠玉在前,青年向受众对于这类动漫电影的期待已然水涨船高。相比之下,《俑之城》东拼西凑的剧情、口号式的人物成长曲线显得诚意不足,票房口碑失利显得有迹可循。

单一IP导流主题乐园有限

提起华强方特,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印象有两个:《熊出没》与方特乐园。

前者代表的是华强方特的线上影视宇宙,后者则代表其线下商业王国,两者共同构成华强方特的核心业务。IP则是串联线上线下两个世界的丝线。

两驾马车的关联早在华强方特成立之初的布局里就已初现端倪。

2007年华强方特打造第一家方特乐园之后,为满足主题乐园对于3D动画内容的消费需求,次年华强成立旗下数字动漫公司,开始涉足动画制作。

可以说,动画制作是主题乐园的延伸业务,“为线下引流”是其初衷。

成立初期,华强方特推出了《小鸡不好惹》《生肖传奇之十二生肖总动员》《生肖传奇之十二生肖闯江湖》等项目,《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正是由“生肖传奇”系列中打家劫舍的东北熊衍生而来。

2012年除夕夜,《熊出没》横空出世,带着一口东北话的熊大熊二和动不动被老板扣工资的光头强很快席卷了全国各地的少儿频道。次年,《熊出没》的新春贺岁片《熊出没之过年》以3.85%的收视率,创下央视少儿频道开办以来的最高收视纪录。

很快,华强方特将目光转向了电影领域。2014年,华强方特携手乐视影业,推出大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以2.47亿的成绩一举跻身动画票房冠军,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突破两亿票房的国产动画电影。此后,华强方特每年春节档都会贡献一部熊出没系列电影,截至目前,7部电影累计票房达32.67亿票房,稳定的内容输出让熊出没成为家喻户晓的大IP。

《熊出没》火爆之后,华强方特顺势而为,在主题乐园中纳入熊出没元素,利用熊出没的人气带动方特乐园的消费。2014年,新建立的天津方特乐园在开园时推出动感射击游戏《熊出没历险》,成为国内首家带有熊出没IP的主题乐园。

随后,华强方特通过强大的IP品牌力在全国多个城市运营了“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神画”等20多个主题乐园,依靠IP引流,带动主题乐园影响力和消费力。

但9年过去,华强方特再没有创造出其它有分量的新IP,随着00后长大成人,《熊出没》面临IP老化的危机。从现实层面看,单一的IP逐渐无法支撑华强方特进一步扩张。这也是为什么华强方特急需类似于《俑之城》之类的新IP来拓展年轻向市场。

事实上,华强方特的IP打造之路从没停止过。

除了《熊出没》,华强方特还推出了《捕快一个半》《虫虫闹翻天》《猴王传》等系列动画片、动画电影,但口碑表现不佳。

电影板块,华强方特借助自有影视拍摄基地,投拍《形影不离》《火影人》《未来警察》《百万巨鳄》等多部影视作品,由于影片基调与主题乐园不协同,两者链接的断裂使得这类影视作品反哺失效,如同在做“无用功”。

(华强方特出品的动画、电影)

华强方特2020年报显示,华强方特2020年净利润比上年同期金额相比减少35.17%,其中文化科技主题乐园营业收入减少19.91%。

对单一IP过渡依赖、新IP打造不利,再加上影视领域投资混乱,靠《熊出没》支撑起的IP红利正在逐渐衰减。

华强方特需要好故事

华强方特想要扩大自己的IP版图,进一步走向成年市场,讲好故事是底层逻辑。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够撑起一个好的IP,从而更好为主题乐园引流。

纵观国内外市场上的文旅企业就能发现,实景娱乐能否赢得足够大的市场,关键在于是否有好的故事支撑。

迪士尼之所以能够依靠其衍生品消费撑起营收大头,关键也在于故事。好的故事能够使观众与电影中的人物产生情感连接,从经典的米老鼠、唐老鸭到白雪公主、艾莎公主……迪士尼众多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为主题乐园和衍生品持续输血,从而吸引其消费。

反观国内文旅市场,缺乏优质有影响力的IP,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景娱乐的营收能力。

以华谊兄弟为例,2011年起,华谊兄弟就开始在国内布局实景娱乐项目。但缺乏出色电影IP引流,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电影小镇都面临着如何获客盈利的难题。纵观华谊兄弟各地布局的电影小镇,无论是济南的《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还是苏州的《狄仁杰》,在国内的口碑影响力都表现不佳,电影观众转移线下消费的可能性也更小。

据2020年度财报显示,华谊兄弟在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占营业收入的8.33%,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6.38%。总体来看,实景娱乐带来的营收占比较小。

这确实是国内实景娱乐市场的通病,在尚未建立优质内容、打造有分量的IP时就急于变现,无异于空中楼阁。

因此,想要依靠IP为主题乐园持续输血的华强方特,当务之急是找一个会讲故事的编剧。目前来看,《俑之城》尽管跌倒在第一步上,但IP的打造之路是一个长线投资过程。认真打磨剧本,完善人设,在续集上翻身并非毫无可能。

镜像娱乐(ID:jingxiangyule)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编辑署名,违者必究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原标题:《《俑之城》失利后,华强方特的“IP之城”该怎么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