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翻开红色时光簿 | “一笔一划”感党恩

2021-08-04 2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篇语

时光雕刻经典,如诗如画。在中国共产党跨越百年的历史中,诞生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留下了许多保存至今的深刻印记,它们就像一本历经沧桑的时光簿,跨越时空,镌刻着无数共产党人赤诚的红色基因,等待着后人翻阅。

“新赛罕V”带你翻开这本红色时光簿,阅读这些驻留在时光之壁上的红色故事,走进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生生不息的动人岁月。这些红色故事犹如精神符号唤醒人们的记忆,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为什么他面对枪林弹雨却义无反顾,为什么他坚守理想信念至死不渝,在这些流淌的红色时光里,你也许都能找到答案。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里面讲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讲述了他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这书我读了好几遍了,还在书上做了很多的笔记……”初到李景明爷爷家,他热情地邀请我坐在家中茶几旁喝茶聊天,看到桌上放着的这本有些破旧还打着“补丁”的书,我随手拿起来,爷爷给我讲起了书中的故事,吸引我的,还有书上那整整齐齐手写的字迹……

李景明

出生于1944年,今年已78岁高龄,是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从工作到退休,他一直在老家担任村干部。从年轻时李景明就爱好写字,这一写就是三十多年,至今手抄作品已达3000多万字。虽只有初中文化,但这丝毫没有妨碍他将这个“墨水味”浓郁的爱好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年轻时,他每天利用工作空余时间抄写四大名著等书籍,每天哪怕晚睡一会儿也从未间断。1976年,32岁的李景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共产党员肩上的担子格外重,他不仅仅在行动上努力带领村民过好日子,更是从思想上给村民做榜样。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党章》、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伟人故事、红色书籍等内容,都是爷爷的抄写对象。

李景明拿出这些年手抄的部分作品给我看,一本本作品装订整齐,每一个字都笔画饱满、苍劲有力、张弛有度。越是优秀的作品,越需要时间的磨合,写字是个细致活,尤其是文字量大的作品,更考验人的耐心和意志。退休后的李景明时间宽裕了,但他始终没忘记为群众服务的初心。他把本该留给“逛公园遛鸟”的时间用在了写字上,他还把自己的作品装裱在卧室的墙上,邀请大家来家参观,这么多年的读书抄写,很多具有价值的党史知识已被他了然于心,因此经常受邀为社区、单位的党员讲党课,与年轻人分享多年来的读书积累经验,彰显了一个老党员的使命担当。

我问他,以后还会继续写下去吗?李景明笑着说,虽然现在眼睛有点花,写的有点慢,但每当拿起笔依然乐在其中。他要用实际行动,让子孙和周围的人永记党情、感谢党恩。这份坚持与信念,正在影响着身边的你、我、他……

总策划:王鑫

监制:郭建国 胡海波

统筹:张姝宁

记者:鲁艳芳 尹艺璇

原标题:《翻开红色时光簿 | “一笔一划”感党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