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于“宝宝吃饱没”的12大误区,80%的妈妈都中招了

2021-08-06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马蕾 马蕾孕哺育 收录于话题#宝宝哭2#夜奶、夜醒1#吃手指1#判断吃饱1#经常喂奶2

我家宝宝吃饱没?

是母乳妈妈每天都会在心里问自己无数遍的问题,今天我就做一次妈妈们肚子里的小蛔虫,把大家想问的问题一次说清。

01

宝宝总是哭是不是没吃饱?

哭闹是宝宝们日常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这些需求可能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也可能只是情绪上想要发泄一下而已。

宝宝因为没吃饱而哭只是众多哭闹需求里面的一种,如果把每次的哭闹都归结于没吃饱或者妈妈奶水不足,这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当宝宝哭时,尤其是小宝宝哭闹,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哭,可以大胆的提供乳房安抚,但并不代表需要吃乳房就是奶不够,孩子吃乳房不仅仅有生理的需求,也有情感的需求,且情感需求和饥饱需求同样重要。

02

宝宝睡不踏实、落地醒是不是没吃饱?

小宝宝睡眠都是以浅睡眠为主,睡眠周期短,而且又有惊跳反射存在,所以特别容易出现睡不踏实,落地醒,尤其是有肠胀气、肠痉挛等肠道不适的宝宝,更容易睡不好。

并不能因为看到宝宝睡一会儿就醒、一放下就醒,就觉得宝宝一定是没吃饱。

03

小宝宝睡不踏实、落地醒,怎么办?

可以试试让宝宝趴在胸前睡,只要大人可以照看宝宝,这种趴睡则是安全的,而且可以模拟宝宝在子宫里的感觉,同时缓解肠胀气宝宝的腹部不适,会让宝宝睡的时间更久一些。

04

宝宝夜醒频繁是不是没吃饱?

对于小宝宝来说,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能量来源,小宝宝夜醒频繁,是因为母乳的特点(以乳清蛋白为主,蛋白质含量低,容易消化),以及小宝宝的发育需求(需要少吃多餐,这样对身体更好)决定的。尤其是在头几个月,频繁夜醒,吃夜奶可以满足宝宝对奶量的需求,以及安抚等其它需求。

大宝宝吃奶技术已经很熟练了,每次哺乳也可以摄入较多奶量,但也还是会在夜间多次醒来要吃奶。这并不代表宝宝没吃饱。

宝宝吃夜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夜醒」。

宝宝还没有发育出自我入睡的能力,所以他们在夜醒后很难自己入睡,这个时候他们会很喜欢以吃奶的方式重新入睡,这对于母乳亲喂的宝宝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安抚方式。

另外,当宝宝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大运动的某个发展阶段、猛涨期等,以及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突然更换居住环境、长牙、生病或者其他一些让他们感到焦虑的事情的时候,夜奶、夜醒也会相应的增多,这样的情况都是阶段性,随着宝宝的身体舒适,情绪逐渐缓解,慢慢的就会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

05

宝宝吃了没多久又要吃是不是没吃饱?

吃母乳不仅仅满足宝宝对奶量的需求,还满足宝宝的吸吮、安抚等需求。有时候宝宝困了、渴了、无聊了,都会想要吃上几口奶,如果宝宝吃了没多久又要吃,家人就认为宝宝是没吃饱,那真的是单线思维。

06

吸奶器每次只能吸20ml,宝宝会不会吃不饱?

吸奶器是用来吸奶的,不是用来衡量奶量的。

亲喂能让宝宝吃饱,但吸奶器却吸不出奶的妈妈大有人在。

吸奶器吸出的奶量跟妈妈和吸奶器的匹配度、吸奶器的正确使用、刺激出几个奶阵都有关系。

07

一次吃奶只有5分钟,会不会吃不饱?

一些宝宝吃奶熟练后,或者妈妈奶量实在太大,宝宝很可能吃5分钟就吃到了足够的奶。就像有人吃饭很快一样,并不能认为吃的时间短,就会吃的少,没吃饱。

一次吃奶1小时,会不会没吃饱?

有些宝宝一次吃奶要一个多小时,并不一定都是为了吃到乳汁,很有可能吃的差不多后就开始边吸边睡,把吸吮妈妈的乳房变成作为一种安抚奶嘴了。

所以即使一次吃奶要一个多小时,也不能就因此判断妈妈奶量不多,宝宝没吃饱。

但如果每次吃奶都要这么久,妈妈的确会很辛苦,试着加强哺乳有效性,在宝宝吞咽不明显时做哺乳三步曲,会有很大帮助哦。

08

宝宝长得不胖,会不会没吃饱?

家人总是喜欢把自家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如果孩子长得不胖,体重/身高中下,就会说“妈妈你的奶水不够,赶紧加奶粉!”

人吃五谷杂粮各种肉肉,还有高矮胖瘦之分,为什么吃母乳的宝宝就要个个长得又高又大?只要宝宝沿着自己的生长曲线长就是正常的。《》

儿保医生说宝宝体重不达标?

09

妈妈乳房软趴趴,宝宝会不会吃不饱?

大概在产后2-3个月,乳房会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妈妈不会涨奶。很多人心里都会发慌,乳房不涨了,还有奶吗?宝宝能吃饱吗?

不会经常涨奶、漏奶,这是多舒服的事情啊,母乳喂养是智能的,除了产后头1-2月会让妈妈付出比较多的辛劳,后面会越来越趋向于让母乳妈妈跟普通人越来越没什么差别。

在妹妹两岁多时,我出差两天不喂奶,乳房也不会涨,回来后只要妹妹一吃又能听到咕嘟咕嘟的吞咽声。

10

一点宝宝嘴角就转头,是不是没吃饱?

一点宝宝嘴角就转头,其实并不是没吃饱,而只是宝宝自带的一种原始反射——觅食反射(寻乳反射)。

这种反射在宝宝出生后就开始出现了,它是宝宝为了生存而出现的,能帮助宝宝在喝奶的时候寻找到妈妈的乳头。无论是将乳头、手指还是奶嘴轻点宝宝的脸部或者唇部,宝宝都会扭过头去寻找。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在4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学会用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后,觅食反射也就逐渐消失了。

11

把手指放到宝宝嘴里就不停吸,是不是没吃饱?

当将乳头、手指或奶嘴放进宝宝口中时,他就会本能的自动开始吸吮。这其实也是一种原始反射——吸吮反射,从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了,它和觅食反射共同合作让宝宝出生后能够吮吸到妈妈的乳汁,获取足够的能量。

一般在4个月左右逐渐消失,被主动的进食动作所代替。

同时宝宝开始吮吸自己的手指、脚趾等开始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 。

12

吃完母乳还能吃配方奶,会不会没吃饱?

先想想我们大人自己,吃饱了晚饭,闺蜜临时邀约去吃烧烤,你是不是又跟着去吃上了,刚开始以为吃不了多少,但因为太好吃一不小心就吃多了喝多了,这是因为晚饭没吃饱吗?并不是。胃是有很大弹性的,从吃饱到吃撑,有很大的距离。

另外,吸吮对于宝宝来说是很享受的,所以即使刚吃完母乳,依然可以再吸吮奶嘴喝下配方奶。

13

如何知道宝宝吃饱了?

以上都是误区,那妈妈究竟如何判断宝宝吃饱没?

对于母乳亲喂,我们无法知道宝宝究竟吃了多少母乳,但只要看宝宝的大小便、体重增长和精神状态,我们就可以知道宝宝吃得怎么样,妈妈奶量够不够。

宝宝出生后头一、两天可能只尿湿一、两片尿布,第三天至少三片湿尿布,第四天至少四片湿尿布,第五天至少五片湿尿布,第六天开始,每天最少应有六片中等重量的一次性尿布。

出生后的头一、二天,宝宝排出黑色或墨绿色膏状胎粪,从第三天开始,每天的排便次数将会增加到最少两到三次,颜色慢慢过渡为金黄色。

判断宝宝是否摄入充足的金标准是体重。

出生后头几天,因为胎便等的排出,还有刚开始几天的确吃到的奶不多,宝宝体重会略有下降,称为“生理性减重”,一般下降小于7%都属于正常,超过10%算异常,7-10%之间需要咨询评估哺乳情况以及妈妈生产时有没有使用大量补液等。

一般出生后的减重在第5天就应该回升,在2周内恢复至出生体重。

宝宝看起来应很健康,气色好,肌肤紧绷;

宝宝应该长胖,身长及头围增加,显得机灵活泼;

宝宝的体重一直沿着一条生长曲线的方向合理增长。

混合喂养,已经加了奶粉的妈妈,可以通过大小便和体重判断宝宝吃饱了,但并不能判断妈妈奶量究竟够不够、乳汁量缺口有多大,如果妈妈想要追奶,找一位泌乳顾问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追奶会更容易成功。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更新于2021年08月06日,经马蕾孕哺育科普信息组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避免公众被错误认知和谣言误导,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判断和处理。个人的哺育问题需要与母乳喂养咨询师讨论或咨询。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 | 马蕾孕哺育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果你遇到困难

原标题:《关于“宝宝吃饱没”的12大误区,80%的妈妈都中招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