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物候记·立秋|天凉好个秋

李蔚
2021-08-07 10:49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立秋,传统节气中秋季的起点,古人眼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化的时刻,历来为国人所重视。

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有天子率众西郊迎秋的仪式,其隆重程度与东郊迎春仪式相比不遑多让。《后汉书·祭祀志》记载了这一盛况:“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从本质上看,迎秋与迎春的内核是一样的——在传统农耕社会,五谷丰登就预示着国泰民安,从天子至庶民对丰收的渴望贯穿于春耕至秋收的全过程,年复一年。

迎秋仪式结束回朝后,天子将对军人论功行赏,战士们开始勤奋操练,整顿法纪。

到了宋代,立秋当日皇宫内当差的人会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待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喊一声“秋来了”,若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便寓意报秋,正可谓“一叶知秋”。

在民间,秋意以更活泼的方式点缀着百姓的生活。从汉代起,对土地神的祭祀发展为秋社。后世将其定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民众集会娱乐、表演,宴请宾朋,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社戏、庙会之类的民俗活动。

民众在南京市溧水区蒲塘桥祠山庙会观看黄梅戏《王莽篡位》。人民视觉 资料图

宋朝时,每逢立秋,满大街都是卖楸叶的,妇女儿童将楸叶剪成各种花样佩戴,认为可保一秋平安。到了清代,人们时兴在立秋节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斤两相比,以验肥瘦;若是瘦了,就要“贴秋膘”。

近代最有仪式感的立秋风俗要算“啃秋”或曰“咬秋”。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在立秋前一日将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之日吃下,相信这样做可以消除暑气。

对农民来说,立秋时节要做好防旱抗旱、防暑降温工作,防范天气灾害和高温热害,以保护好将要丰收的果实。

2021年的立秋节气从8月7日到8月22日,涵盖“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三个物候。

立秋一候:凉风至

立秋的第一个五天,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古人常常以“西风”指代秋风,立秋的“凉风”亦不例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古人对秋风的观察判断离不开阴阳五行相关的四季方位之说。尽管如此,作为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度,中国季风区在秋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确实盛行“西风”,准确地说是来自冷高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高纬大陆的西北风。

从秋天起,一直到次年春天,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以西北风为主。因为是内陆地区吹来的风,水分少,秋风通常较为干冷,这便是“秋风送爽”的由来了。

立秋的风对传统农耕很重要,民间流传着“立秋怕无风”“立秋无风是灾年”的说法。

这是因为立秋的风和雨往往结伴而来,而此时的秋雨对庄稼收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立秋无风说明陆地和海洋的气压处于平衡状态,冷空气进不来,热空气也无法上升。空气不能流动,意味着不会出现降雨天气。“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是空秋”。由于立秋后依然处于三伏天,而水稻、玉米、黄豆等农作物正处于快速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如果不下雨,就易发生伏旱,作物可能缺水枯萎。

秋风秋雨的缺席还意味着“秋老虎”的到来。农谚曰“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意思是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秋老虎”指的就是立秋以后的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时长约7至15天。“秋老虎”是否猛烈,与秋风秋雨的表现有着莫大关系。

2019年9月1日,浙江绍兴,立秋过后一场秋雨一扫暑气的热浪,一对夫妇撑伞经过绍兴八字桥河沿。人民视觉 资料图

根据《大气科学词典》的叙述,秋老虎的成因是“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气温回升,形成了闷热天气”。夏秋交替之时,控制中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已在逐步南移,但由于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有时又会突然杀个回马枪,短暂地西升北抬,造成部分地区的高温炎热——这种天气拥有至少三个不同的姓名,除了霸气的“秋老虎”,欧洲人称之为“老妇夏”天气,而北美人将其称作“印第安夏”天气。

俗语云“立秋不下雨,二十四个秋老虎”,就是说立秋这天若不下雨,干热的天气将持续整整二十四天。而“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意味着立秋后冷暖空气交汇引发的降雨将带来持续的降温。

可见,秋日凉风的到来不仅事关庄稼收成,还决定了立秋后的一段时日究竟该“穿秋衣”还是“脱秋衣”——古人用“穿秋衣”和“脱秋衣”判断立秋后的气温变化,穿秋衣说明“秋老虎”势头温和,人们要添加衣物以防着凉;而脱秋衣代表立秋后仍会炎热一段时间,人们依然穿得比较单薄。

因为秋季天气多变,冷暖气流相爱相杀,昼夜温差明显,一些易感人群一时适应不了气候的剧烈变化,就易换上“秋季气象过敏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抑郁焦虑,头痛晕眩,恶心,失眠,多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等。

对天性敏感的文人来说,秋日凉风还时常引发他们的悲秋伤怀,并由此催生了许多千古绝句——从李白的“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到李煜的“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再到晏殊的“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或怀远思人,或感怀身世,秋风总能悄悄拨动人们心中最脆弱的那根弦,鸣唱出古今相通的幽微情思。

立秋二候:白露降

立秋的第二个五天,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为何“白露降”是立秋而非白露节气的物候?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注释,此白露非彼白露:“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聚成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也就是说,立秋二候“白露降”所涉的是此时早晚温差渐大而形成的白雾。

2021年7月21日早晨,山东威海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低。人民视觉 图

雾从何来?当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量,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再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相结合,变成小水滴或冰晶,就形成了雾。

这一过程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白天温度高,空气中可容纳的水汽较多。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一部分水汽凝结成雾。秋冬季的清晨气温最低,亦是雾最浓的时刻。

根据成因不同,雾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秋冬季常见的雾主要是辐射雾,由夜间地面辐射不断散热形成,多出现于晴朗而风力微弱的秋冬晚间或清晨,待日出或风力加强后,便消失无踪。

发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的城市、机场、港口与公路等相关设施附近的雾被称为“城市雾”——19世纪初,科学家研究伦敦雾时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因为城市中有大量的凝结核,出现雾的频率较大,以市中心区和工业区为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城市雾的出现不仅影响能见度,阻碍交通,还使空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的含量大大增加,严重危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夺走了1.2万人的生命,成为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之一。随后,伦敦花了整整30年的努力才摆脱空气中令人作呕的臭鸡蛋味。

世界上另一个著名的“雾都”洛杉矶,曾因1943年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造成400余人死亡。当时的洛杉矶市长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在四个月内完全消除烟雾问题,但这一战斗整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严格来说至今仍未结束——直到今天,洛杉矶依然属于全美空气质量最差的地区。

城市雾除了具有一般雾的特征,还表现出先雾后霾、雾霾交替或混合等特点。这里就要说到近年来困扰中国多个城市的雾霾问题了。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而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由灰尘、硫酸、硝酸等各种化合物组成。虽然“雾”“霾”经常携手出现,但仍是不同的事物,雾对人的健康影响不大,霾对人体的危害却很大。

如何区分雾和霾呢?可以从能见度、颜色、边界和持续时间等方面来比较鉴别: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雾的颜色为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清晰,霾与周围环境的边界并不明显;雾一般出现在午夜至清晨,霾在一日之间的变化特征不明显,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除了恼人的霾,在雾气蒙蒙的清晨,美丽的露珠亦时常出现。雾与露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不同点在于雾是附着在空中的微尘、颗粒上的小水滴,而露是附着在地面或花草树木上的小水滴。或许可以说,雾是浮在空中的露,而露是落在地面的雾。雾与露,都是小水滴在秋冬的变身游戏。

立秋三候:寒蝉鸣

立秋的第三个五天,寒蝉开始鸣叫。寒蝉,蝉的一种,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有黄绿斑点、翅透明。

寒蝉,古诗文中的重要意向,通常表达悲戚感伤之情。

善于营造气氛的柳永就敏锐地将这个小虫儿的歌声置入诗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日暮雨歇,蝉鸣声声,数不尽的离愁别绪。

一般人对蝉鸣的印象多是聒噪。寒蝉究竟是什么蝉,才能让诗人联想到凄清悲苦之意?

全世界已知的蝉约2000种,其中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有200多种。所有这些统称为“知了”的虫儿,每年出现的先后次序不一,叫声不同。“寒蝉”当是较晚出现,叫声凄清的种类。

蛁蟟

在常见的蝉里,蟪蛄出现得最早,黑蚱蝉鸣于盛夏,蒙古寒蝉和鸣鸣蝉算是每年较晚登场的,较为符合“寒蝉”的特征。

入伏后,蒙古寒蝉开始歌唱。它的学名是蛁蟟(diāo liáo),俗名“伏天儿”或“伏凉儿”,对应其出现的时间。蒙古寒蝉在中国的分布地域非常广泛,尤以山东、河北等地为多。它也被视为颜值最高的蝉之一,体型中等,周身碧绿,头背部闪烁着翠玉般的色彩。它的叫声是非常典型的“知了”声,也许“知了”的俗称就是因蒙古寒蝉而得来。

夏末秋初,大约在末伏的时候,斑透翅蝉姗姗来迟。它俗称“鸣鸣蝉”“呜蜩”或“乌英哇”,身体宽短,体色灰绿,叫声很奇特,类似“乌英、乌英、乌英、乌英哇……”,最后的“哇”拖着长长的尾音,有几分哀怨的味道。这种蝉喜欢果树和林木,在农村更常见,城市中却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

事实上,不同的蝉不光羽化成虫的时间不同,就连喜欢鸣唱的时段也不同。例如,鸣鸣蝉是早起的虫儿,喜欢在清晨五六点就开始放声高歌;蒙古寒蝉则是夜间的歌手,偏爱在宁静的夜晚独自美丽,日间难得一见。

综合叫声特点、出现的时间与史料记载等,在古诗文中频频出现的“寒蝉”或许正是叫声“凄切”的鸣鸣蝉。

不过,虽然鸣鸣蝉被众多的文人墨客所惦念,它却是种悲催的虫儿。蝉寄蛾的幼虫特别喜欢将它作为寄主——它们用腹足上的趾钩牢牢地抓紧蝉,靠吸食蝉的体液为生,破茧羽化之时,就是寄主被榨干杀死之日。

由此来看,“寒蝉”真是名副其实的悲凉之蝉!

这期,我们将回顾大暑的物候观察记录。下一期《物候记》,我们将为大家解读处暑三候,同时回顾立秋的物候观察记录。

(作者李蔚系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封面、物候卡插画:季静,封面图设计:薛之韵,海报设计:白浪。)

“物候记”专栏记录一年之中节气、物候的指征,观察自然变化与城市生活的关联,积累当代中国城市的物候观察资料。

    责任编辑:康宁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