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视角】宣城中院方向明:20年,与无数陌生人建立生命的联系

2021-08-06 17: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方向明是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一级警长,每天在岗位上干着寻常的工作,他的经历却一点也不寻常。20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献血量超12400毫升,超过3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他因此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诠释了新时代人民公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001年的一天,方向明和同事一起接触并进行了第一次无偿献血。正是因为这一次经历,让他认识到献出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从此,他便开启了连续20年参与无偿献血、传递奉献爱心的人生之旅。

献血分“成分献血”和“献全血”。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献血站的人都熟悉了方向明,便建议他去献成分血。2007年12月5日,方向明献了一次血小板。献完血小板之后,他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良反应,便返回单位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中。也就在这之后,方向明除了无偿献血之外,还坚持连续无偿捐献血小板。

“我是军人出身,有责任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平时,我坚持锻炼身体,这让我拥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坚持献血的能力。只要自己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方向明告诉记者。

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参与无偿献血的想法却很简单。“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我用再生的血液去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日常生活里,方向明是有口皆碑的“热心肠”。2004年7月6日傍晚,35岁的方向明在下班途中,看见敬亭苑小区一居民家中正冒着滚滚浓烟,情况十分紧急。

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司法干警,我必须挺身而出。”方向明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便迅速借来一架长木梯,拨开人群,奋不顾身地爬上二楼,跳进窗内,强忍着烟雾,摸索着寻找火源。终于,他发现液化气灶上火苗蹿得老高,锅也被烧红、烧漏。面对随时会发生爆炸的危险源,他没有选择退却,捂住口鼻,关掉了液化气阀门,及时切断火源。

排除完险情后,他便默默地离开了现场。被解救的居民将他的好人好事告知了方向明的单位领导,并表示了感谢。在单位领导的仔细询问下,方向明才认领了自己所做的事情。他被记个人三等功。面对荣誉,他说道:“这只是举手之劳,没什么的。”

审 核丨缪 翔 洪 骏

来 源丨安徽日报客户端 宣城日报

编 辑丨孙勤勤

原标题:《【媒体视角】宣城中院方向明:20年,与无数陌生人建立生命的联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