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独代+自研并行,B站游戏如何承载更多年轻人的文创表达

2021-08-09 1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EW | 夏清逸

审核:EW | 金佳(上海)

支持:东西游戏组

导读

前两天,B站游戏举行了2021年的线上新品发布会,共发布16款游戏,且全部是首次公开亮相。

今年发布会仍以“你的幻想世界”为主题,在概念化的文字表述下,实际上一直有一条明确的主线——保持对Z世代年轻用户群体的敏锐度,和年轻人一起探讨多元文化的可能性。

早期B站游戏以二次元品类为主,彼时二次元是最具代表性的年轻人文化之一。2019年B站游戏首次举行“独立游戏发布会”,独立游戏同样是最适合表达自我,追求创新的作品类型。

而今年发布的游戏产品,较往年在产品数量、题材、品类、平台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除了二次元游戏,本次新品发布还覆盖沙盒开放世界、多人解谜派对、真人互动影游、模拟经营、沉浸剧情、MOBA等游戏玩法品类,以及多款有明显差异化和风格化的独立游戏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16款游戏中包含10款独代和6款自研,这也是B站游戏自研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发行、自研、联运三位一体的新游戏业务结构初步整合,有助于提升B站游戏的硬实力,以支撑多元游戏生态的长线发展。

如今年轻人对文娱内容消费和体验的需求无疑更加多样。截至今年Q1,B站MAU已达2.233亿。根据公开信息,3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86%,B站在年轻人文化喜好与内容消费上,显然有较强的代表性。而B站游戏一直是整个B站生态中重要的内容组成部分。

这种业务与生态层面的不可分割性,为B站游戏指出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当前游戏产业格局和大环境下,行业普遍探索游戏能承载的多元价值,打开游戏产业边界。B站游戏站在Z世代用户赛道上,自然也要承载更多年轻人的文创表达。

强化特色,

B站游戏稳固年轻用户基本盘

站在整个B站的生态之上发展起来的B站游戏,具有天然的年轻文化基因。今年B站游戏发布会,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这种强烈的基因。

在形式上,发布会从议程设置、串场、内容介绍方式等,具备了鲜明的B站文化属性。比如动画串场,将小电视拟人、闯关挖宝、游戏角色隔空向玩家喊话、拍摄专门的彩蛋短片等元素,毫无违和感地融入,为玩家制造代入感。

同时,具体发布环节,没有领导发言,甚至也没有主持人串场,将发布会舞台完全交给了游戏创作者与他们的产品。

这些创作者也不只是生硬地宣传产品,而是采取了更丰富的展示形式,比如打造情景小剧场,与UP主一起试玩。各种创意构思,既让创作者用有记忆点的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产品,也直面玩家形成更有温度的交流,更易与年轻用户产生共鸣。

 

 

在产品方面,16款产品整体给人的第一印象,依然具有很强的B站游戏“标签”。

首张“标签”无疑是“二次元游戏”。B站游戏在扩张产品品类的同时,不忘持续稳固二次元基本盘。此次发布的新品,如《代号:依露希尔》、《代号:艾塔》、《宝石研物语:伊恩之石》、《代号:夜莺》《斯露德》都具备明显的二次元属性。

丰富的二次元游戏产品矩阵,正在打破以往外界对二次元游戏常规认知,在这场发布会上,二次元游戏同样可以跟上年轻人的兴趣变化,在题材、玩法上不断创新。

比如《斯露德》,在这款bilibili游戏自研的3D飞行射击手游里,玩家作为「导师」,带领被称为「斯露德」的少女们一同对抗名为「异生体」的怪物,在夺回天空的航线上邂逅各种各样的同伴与敌人,逐步接近世界的真相。

从演示视频中可以看到,《斯露德》采取了手游中相当少见的后视视角3D空战玩法。环境、天气等设定也很丰富,战斗中可以切换人物的设计思路也与角色收集的要素结合了起来。

 

又比如《代号:夜莺》,同样是bilibili游戏自研。在这款二次元策略手游中,玩家可以化身为夜莺组织的审批官,带领少女们操控翼刻体,调查蚀潮引发的各类事件,拯救危机。

游戏PV一播出,就从美术与音乐两个维度抓住了玩家眼球。二次元不只是可爱,《代号:夜莺》以偏灰色调的画风和空灵幽寂的BGM,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末日的游戏世界观,气氛直接拉满。

 

而《宝石研物语:伊恩之石》则一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这是宝石研系列的第三款作品,依然承袭了经典而细腻的赛璐璐画风,迥然不同于机甲或者末世战斗的硬核面貌,守护着玩家心中温馨美好的小世界。游戏节奏舒缓,高水准的Live2D让角色的陪伴温暖而生动,新作更是穿越到童话异世界,坚守萌即是正义。

布局多元品类赛道,

探索年轻用户新需求

第二张“标签”相对比较容易被外界忽略,那就是B站游戏一直很注重在多元化的细分垂直领域持续创新。

本次发布会,B站游戏也公布了一些市场上的主流玩法品类,如未来都市风MOBA手游《重构:阿塔提斯》、高机动性横版射击游戏《碳酸危机》,但更多的是对多个创新、细分赛道的覆盖,这让B站游戏产品矩阵显得更为丰富。

这种趋势其实在去年发布会已经很明显,今年则更进一步,比如发布了由bilibili游戏自研的首款女性向游戏《代号C》。玩家作为一名古物修复师,将在游戏中邂逅 6 位性格迥异的男主。

女性向游戏已经被很多厂商和平台关注到,B站游戏入局并不奇怪,何况B站本身也聚集了大量女性向游戏爱好者,是该类游戏宣发很难绕开的平台。

《代号C》短短几分钟PV,最让玩家惊艳的,首先是豪华的声优阵容。在精美画风+大牌声优成为本土女性向游戏标配的情况下,《代号C》仍能邀请到很少出现在此前热门女性向游戏中的人气声优,带给玩家新鲜感。这也侧面体现出,《代号C》对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思考。

 

又比如买断制全视频真人互动影游《隐藏真探》。真人互动影游近两年受到游戏和影视行业的诸多关注,不少平台都在探索将这种互动形式引入游戏、综艺、剧集等。此前B站也已上线互动视频功能,年轻用户对其接受度已经经过市场的初步验证,显示出较强的潜力。

此外,如独代的暗黑国风动作Roguelite游戏《暖雪》、克式黑暗怪奇动作冒险手游《代号:红月》等,都是受到不同圈层用户喜爱的题材,且近两年开始在更多年轻用户中流行起来。

 

事实上,新兴的细分领域,很多时候都代表着年轻人不断涌现出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并且未来未尝不会随着其成长,爆发成为热门品类赛道。

B站游戏之所以呈现这种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首先是由其在整个B站生态中的定位所决定的。

B站高级副总裁张峰曾表示,B站做游戏业务,优先考虑的不是盈利,而是如何满足B站不同喜好,不同类型用户对游戏内容的需求。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当前B站平台用户构成更加复杂,这从主站涌现出的新兴内容分区就能看出。B站游戏作为B站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为不断涌入的新用户,提供更多游戏内容和体验的选择。

而B站游戏业务结构的逐步成熟,则为游戏的多元化打下基础。此次发布会首次公布6款自研产品,其自研能力和布局方向初步显露。

自研与独代业务产品并行,补齐了B站游戏的业务体系,有助于更敏锐地捕捉玩家变化,把握市场动向。同时自研产品对B站游戏的长线运营能力,获得IP开发长尾效益等方面,有望构成更强的提升。

借势年轻人文化,

发掘游戏多元价值

游戏已经成为Z世代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年轻人对游戏的需求,已逐渐从娱乐休闲,发展到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交互和体验。

B站游戏依托主站生态,更易触及年轻用户,从而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和这些年轻玩家产生共鸣。这对B站游戏和年轻人共同探索多元文化,以更好地把握游戏行业的发展方向,并做出更系统的探索和尝试,是一种天然的优势。

在B站,游戏可以是线上UGC空间,与直播、视频等平台结合,诞生新的内容和体验。此前《糖豆人》与B站就是一次成功的结合案例,玩家在直播或视频里,将《糖豆人》玩出了“剧情”和“综艺感”,进而取得破圈的关注。此次发布会,如基于非对称竞技玩法的“不恐怖密室逃生手游”《小手电大派对》,同样很适合多人参与,线上“造梗”和直播,在游戏外也具备较强的观赏性。

 

游戏也可以用更轻松和沉浸感的形式,让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以发挥文化传播、科普的作用。

武侠就是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武侠文化的复兴近两年也在不少年轻人中掀起了新的潮流。此次B站游戏发布上就有4款国风武侠游戏,以截然不同的开发方向,引发年轻玩家对传统文化的共鸣。比如经典像素风武侠回合制RPG《大江湖之苍龙与白鸟》是“复古游戏”的典型代表,而水墨风的沙盒开放RPG买断制端游《代号:绝世好武功》则是古风元素与创新玩法的融合。

 

可以看到,B站游戏实际上是从年轻用户生态中走出,又在成为年轻人文化的重要生产者,反过来创造更繁荣的年轻人文化生态。

当前政策环境、产业阶段等因素,都在促使游戏产业的迭代升级。深挖游戏娱乐之外所能承载的功能和价值,也已成为游戏产业突破的一大方向。

身处整个B站的快速发展周期,伴随用户的扩张,保持对年轻用户需求和年轻人文化的投入,共同探索未来方向,将是B站游戏向市场证明发展潜力的重要竞争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