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问问冯小刚:“北辙南辕”干的这种事您知道吗?

2021-08-12 10: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十三姐 格十三

最近有个网剧大家应该听说过,叫《北辙南辕》。

本来应该是和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呢,从突然有一天起,我就陆续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以及公众号后台读者的留言,都是关于《北辙南辕》,大致内容如下:

再一看,豆瓣啊微博啊不愧是刀光剑影,很快就有人发出了“《北辙南辕》这算是抄袭吗”的探讨之声......

接着,有记者顺藤摸瓜找到我这儿来了,问我知不知道这事,问我怎么看。

好么,我能怎么看?我还没看呢......

你说我这一天天的,新书签售会一场赶一场,公众号一天到晚就我一人写一人更新,家里杵着一个放暑假的娃和一个帮倒忙的配偶,加上最近疫情、洪涝、奥运、双减、隔壁老王二婚,这么多事值得我关心,咋又冷不丁还冒出这么一摊子破事来添乱呢......埃,咱们这种默默耕耘傻了吧唧搞原创的作者啊,可能就这么个命?

热心读者帮我捋了一捋,他们发现《北辙南辕》里女主之一有个叫“司梦”的,她的人设是一个居家型“网络作者”......咦??(你品)

我们来看看“司梦的金句”吧:

《北辙南辕》剧照

哇哦,“云配偶”,耳熟能详啊!

“云配偶,就是以远程交互模式存在的虚拟化配偶,平时储存在云端,常见无法同步、基本见不着、指望不上等bug......”——为啥这么眼熟?哦对了,这是我在2018年11月9日发表于公众号[格十三]的原创文章《“云配偶”才是中年婚姻的主流》:

也许有些奇葩人士会认为“公众号算啥,网上的东西,谁爱用谁就能用”......连那粗暴的水印都假装看不见?那行。

没事儿,我书上也有。

打开我在2019年12月出版的《了不起的中年妇女》,翻到第81页,不管您看不看得见,白纸黑字就在那儿,不离不弃(下图为剧中台词与我的书对比):

“云”不是我发明的,“配偶”不是我发明的,这俩词本来八竿子打不着,但是这透露着个性光芒牛逼闪闪的“云配偶”及其名词解释还真就是我发明的,也可以说,是我当年“瞎编”的。

一个冷知识:瞎编的署名权也是归作者所有的,不信你看下《西游记》。

好了,再来看另一段对话的剧照:

《北辙南辕》剧照

“一个成熟稳定的家庭里,貌似总得有一位面对性感妻子坐怀不乱的男人,和一个面对雄武丈夫毫无色心的妇女。”——也很眼熟啊,原来是我在2018年9月19日发表于公众号[格十三]的原创文章《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除非结婚》:

同样,这篇文章也在《了不起的中年妇女》可以找到,翻到第74页,略有差异的词语调整,改变不了这段话对“当代夫妻关系”的独特自黑式阐述。有网友管这叫“格十三式自黑”,嘿嘿嘿,我可没这么说哦~

“司梦”真不愧是“网络作家”啊,说的话这么犀利、幽默、讽刺、扎眼、一看就很容易记住。巧了,我[格十三]从几年前开始看家绝活就已经是这些了呢。

再来看另一段剧中对白:

《北辙南辕》剧照

我提出“上厕所不关门”这一“歪理邪说”和“感情升华”这一调侃逻辑的时候,还是在遥远的2018年,见于公众号[格十三]原创文章《男女之间没有纯友谊,除非结婚》:

在《了不起的中年妇女》里,也是能找到这一段的:

“这种状态啥时候开始的?”世上也许有100万种答案,但没想到啊,我苦心想出来的“从上厕所不关门”这么擂人的桥段,居然能被这个编剧在2年多之后也想到了,并且也是以“感情就升华了”为定论来结尾......你说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猿粪。

还有比如什么“激情澎湃的小媳妇的进化啊”等等等等源于我公众号的“著名桥段和标志性理论”,都在他们的台词中出现了......

您礼貌吗?

有人问我:“这剧的编剧(们)到底吃了几个十三姐?”

这我也不太清楚,但我总感觉这编剧(们)应该很懂“版权”的重要性啊,就连剧中都经常出现“高价买版权”、“对版权很尊重”的桥段——

《北辙南辕》剧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讽刺不讽刺?

如果看下《北辙南辕》的同名小说,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得更野了。

红色划线部分出自《北辙南辕》(出版于2021年7月):

绿色划线部分出自《了不起的中年妇女》(出版于2019年12月):

“远程交互的虚拟化配偶”,“占用庞大云盘数据但该记的记不住”,“碰上一些情况时数据丢失”,“女人如水,男人是水蒸气”......

这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咱们都齐刷刷地想一块儿去了?

如果真这样,那你要说编剧(们)从没进入过我大脑,我肯定是不信的,我估摸着很早之前就已经是这个状态了——

想想就慎得慌,还是再来看几段吧。

红色划线部分出自《北辙南辕》(出版于2021年7月):

绿色划线部分出自《了不起的中年妇女》(出版于2019年12月):

红色划线部分出自《北辙南辕》(出版于2021年7月):

绿色划线部分出自《了不起的中年妇女》(出版于2019年12月):

连“如果硬撑一下的话,‘人’还能勉强经得起考验,但‘性’就难说了”这种,没个五年精分病史写不出来的经典“中年夫妻性生活概论”,咱们都能写得如此一致?

我都懒得再一个个截图秀给各位看了......说真的,有时看得我挺恍惚的,你知道那种你煮了好久的粥被别人一声不吭拿出去到处施斋的感觉不?

然后全世界都拿着那点粥来歌颂施斋者的牛逼。

当有记者报道了这事儿之后,我遗憾地看到,在这些报道的评论区里,有人写下了类似这些留言:

首先,说我“赖上”的,麻烦你多读书。谁赖上谁,还没看出来吗?

其次,说“对话不是剧情何必来凑热闹”的,给你普及一个知识点: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台词的艺术。没有台词,电视剧啥也不是。另外,对话来自剧本,剧本难道石头里蹦出来的,不需要人来写?

也许有人还想说:“字数又不多,大方点呗”。

那再给你普及一个知识点:字不在多少,在价值。比如“滚”就一个字,但我对你说的时候,其实就包含了背后一万五千多个字深层内涵的省略,懂吗。

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大多数时候,一个字背后是成千上万的脑细胞,是彻夜的冥思苦想,是饮尽孤独力图创新的艰难,是付出巨大努力和代价才换来的高辨识度和被广泛认可。

要是每一个文字创作者的作品,都可以如此被随意抓取使用,未经许可,不用知会,视我们为空气,那我就想问问,踩在我们肩膀上看风景的“大编剧”,您不怕脚滑吗?大家都是码字的,什么千年的狐狸没见过,想要合作其实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嘛,又何必偷偷摸摸。

再问问剧方,就算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就算不把我当回事,也不能把那么多观众和粉丝当傻子是吧?这都2021年喽喂!

今日送分题

《北辙南辕》口碑一般

有观众反映剧情漂移不接地气

也就那个“司梦”的几段金句说得妙

没想到________(填空,5分)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独立运营IP「格十三」

旗下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