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头顶烈日,他们为火车安“尾巴”

2021-08-11 15: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火车,在繁忙的铁道线上飞驰而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此威武的“钢铁巨龙”,其实都是有“尾巴”的,正是由于这小小的“尾巴”,满载货物的列车才能安全驶向全国各地。

▲列车尾部的列尾装置

8月上旬,尽管天气炎热,位于川西北地区的江油车站一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每天在这里解体、编组、出发的货物列车高达上千辆。暑运期间,各类物资都在这里加紧运输,站内列车连挂声、电话声、减速的叮当声、火车的鸣笛声不绝于耳,宛如奏响了一首首华丽的交响乐。

烈日下,57岁的黄利辉双手拎起两台20多斤犹如像“铁提包”一样的列尾主机稳步行走在线路之间,黝黑的皮肤不断渗出汗珠,但他却大气都不喘一下。

▲黄利辉携带列尾装置前往列车尾部

黄利辉,1980年入路,目前是江油车站的一名列尾作业员,先后干过扳道员、连结员、调车长等岗位,他和搭班的同事主要工作是安装和撤除防护在货运列车末节车厢的“列尾装置”。列尾装置全称叫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列车尾部无人值守情况下,提高铁路运输安全而专用的运输安全装置,也是重要铁路行车设备之一,看似不大,但一台普通列尾装置也重达20多斤。

每天的工作,黄利辉都会熟练地单手提起一台列尾主机,将主机的主锁挂上车钩提杆,放下柱销定位锁固定,接上列车主风管打开折角塞门,再用力摇一摇,确认安装稳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列车出发后,司机和每个车站的监看人员就可以靠这个“尾巴”,确认列车是否完整。

▲黄利辉安装列尾主机

年纪稍长的铁路人,都知道“守车”。以前的火车都是在最尾巴加挂一节“黑色小面包车”,铁路人称它为“守车”,作为列车尾部标志,车上还必须要有一名运转车长执乘,负责在守车上瞭望车辆、监视列车管风压,向火车头驾驶室内的司机汇报风压、协助刹车,手持信号指挥列车安全运行。90年代末,随着铁路的发展,“列尾”开始逐渐取代需要人工作业的守车,守护在列车尾部形成更简单、更便捷的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

▲列尾装置

每次出务,黄利辉必须按固定线路步行800多米到列车尾部去执行安装和拆除作业,有时候遇到停留列车较多时,还要穿越数条铁道线。一天下来,需要带着一两个20多斤的“铁提包”来来回回走上近20公里的路程,风吹日晒雨淋更是家常便饭。作业繁忙时,黄利辉每次休息时间甚至不足10分钟,尽管天气炎热,他必须穿着长衣长裤、戴着手套,避免被温度高达60℃的车厢烫伤。

“我从事这项工作已经6年了,这个工作可马虎不得,火车机车与列尾装置是一对一的关系,必须集中精力,要是安装错误的话,就会给行车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只见黄利辉安装完毕后,再次确认检查,并用记录仪进行记录。

▲黄利辉和同事对列尾主机安装、拆除情况进行登记

暑运以来,货运列车开行密度加大,按照江油车站日均安拆、回送30台次的作业量算下来,一天下来黄利辉他们一个班两名列尾工要手提近600斤的“列尾主机”在烈日下行走近20公里,以保障每一趟列车的行驶安全。

6年多来,黄利辉熟练掌握了列尾检测、故障处理等技术,还带出了几名徒弟,已然成为了车站列尾作业员中的业务骨干。

作者:邓文鑫 黄元勋

原标题:《头顶烈日,他们为火车安“尾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