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5后旅韩导演赵丹阳:每个“异乡人”创作者都是珍珠贝

2021-08-12 13: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八月初,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在西宁落幕。本届影展中,短片单元出现了不少令人惊喜的作品,在张扬自我表达的同时,或着墨于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或关注都市人脆弱的心理世界。同时入围短片单元和First Frame女性单元的短片《最后一天》就是这样的作品。

《最后一天》海报

留学韩国的95后中国女导演赵丹阳,从女性角度出发,在银幕上呈现了交织于动人女性友谊中的“异乡人”身份困境。

导演赵丹阳

耐观影独家深度访谈《最后一天》导演赵丹阳,了解本片的创作各个侧面,与未来获或将成为新流派的异乡人创作者更近一步。

剧情简介

中国留学生瑞雨在即将离开韩国的前一天依然没有收到工资。于是她拖着行李箱去到工作的便利店讨薪水。店长不在,她只能在呆在店里等店长来,见到了便利店软弱稚嫩的见习生刘月,阴差阳错的开始了对新人的教导。经历形形色色的顾客和麻烦,两个中国女孩异乡人间脆弱的友谊渐渐萌生。

1

Q:这次入围 First Frame以及短片单元有收到一些评价吗?是什么样的感受?

我有看一些影评公众号和影评媒体发的评论,对我作品的评价都很温和,没有给很低分。我觉得大家都好善良(笑)!其实《最后一天》还很不成熟的,作为一部研究生在校期间的作品,也是我在韩国拍的第二个短片,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入围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荣幸,感谢First给我的肯定。

2

Q:其实已经相当出色了。这次短片入围的作品就像神仙打架,出彩的非常多。您有一点虚怀若谷的感觉。您也说这个作品是研究生期间的创作,大家可能都会很好奇您的经历。

我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14级,大学毕业之后来到韩国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读电影制作导演方向的硕士。来韩国后拍的第一部作品《同学会》入围过韩国的“忠武路短片电影节”,是属于比较私人化的表达,取材于我的个人经历。那时候刚来韩国,人生地不熟,现在想想也是很青涩的一部作品。

在韩国电影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忠武路街景

3

Q:这种与自己生命体验强相关的表达,其实在这一届first当中有很大的比重,很多导演都在长片中回望和反思自己的来路。但您的这部短片除了这样的表达,还带有一种社会关怀的属性,好像在向某种东西提出问题。您怎么看您做出的生命体验的表达和人文关怀的平衡?

这个问题有一点难度......可能是因为我的创作经历还不够丰富,目前为止大部分情况下,我会从个人体验出发,然后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切口,在故事里面拥有一个属于我的小角落,完全融入进去。可能以后的创作不一定都是从我的个人体验出发,或许会有更多的尝试,但应该还是会保持这样的创作方法,在新的表达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口。

《最后一天》剧照

至于社会关怀的层面,其实没有说一定会带着某种责任感去创作,但我经常会反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表达的意义。个体表达是珍贵的,但我想表达的意义也是每个创作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4

Q:所以《最后一天》的故事也来源于真实体验,也有您的切口和小角落?

对。刚来韩国的时候,我做过挺长一段时间的便利店兼职,那时候店长经常会给我安排带新人的任务。每个想要在便利店打工的新人入职前都需要经过6个小时的教育培训。加上我的店长很喜欢找中国员工,所以我有很多次那种经历,在夜班期间跟和我一样身份的中国留学生新人相处一个晚上,从头到尾把一切都教给他。

《最后一天》拍摄现场

后来在构思剧本的时候,我就以这个经历出发,想要讲一个即将离开韩国的留学生,最后一次在便利店打工,需要教一个新手的故事。后来写着写着就收到了很多意见,有的人可能觉得单纯教育的过程会有点平淡,少了很多趣味性,想说怎么样才能让瑞雨(《最后一天》女主人公)能有一个理由待在便利店里一整天,改着改着就改成了现在最终的故事。

5

Q:感谢这些反馈,才促成了作品中画龙点睛的设定。那么这个作品的创作周期是怎么样的?

创作周期没有很长,写剧本大概就是一个学期的时间,从剧本的构思开始到影片的完成大概半年左右,拍摄用了三天。

6

Q:效率是相当的高。

是,独立短片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支持,所以不得不采用这种比较高效的制作方式。

7

Q:但好像片尾有提到说学校给了一些资金和帮助...

学校是没有资金支持的,只提供了设备的支持。资金完全来源于我和我爸妈(笑),所以真的一定一定要感谢父母。当然影片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确实是来源于学校的人脉。

8

Q:那和韩国团队合作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也不能说我在和一个韩国团队合作,只能说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中国导演,剩下的大部分主创都是韩国人,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一起创作。

剧组工作照

我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到韩国读研究生,属于同期中年龄比较小的人;而韩国同学们的人生进程其实没有那么赶,加上男性有服兵役的硬性需求,所以大部分人会在大学毕业之后先工作一段时间,摸索和尝试更多可能性,当他们觉得需要充电了,才会选择进修。所以我身边的很多韩国同学都是很有经验的老手,无论是从人生经验还是专业经历上,这部作品也得到了很多身边人的帮助,很感谢他们。

9

Q:确实。除了基础设定,这个作品从气质上是一部没有什么中国元素和文化痕迹的韩国电影。除了团队的影响,可能也因为您在海外求学期间所接触的影像对您风格的塑造,对吗?

其实比起学校的学术环境来讲,韩国的电影土壤对我影响更大。韩国的独立电影从类型到风格都很丰富,独立电影节也基本从年初到年尾不会间断,甚至有很多不同主题的电影节,包括女性,儿童和性少数者群体这些议题。虽然对海外观众来讲没有那么出名,但是在韩国学习电影就会密集接触到这些电影节。电影节多了作品面向大众的可能性就多了,这对电影工作者和观众来讲都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通过这些节展所接触到的独立电影对我影响很大。

现场制片举着“正在拍摄请见谅”的告示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创作方向并不明晰,什么都想尝试一下,但是看多了之后就会发现独立电影的表达内核更能打动我,也就激励了我的创作。风格塑造也谈不上,但看他们的电影所感受到的细节和情绪,以及叙事手法,确实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10

Q:可以给我们推荐两三个对您影响深远的独立电影吗?

说一些相对而言中国观众并不陌生的作品吧,比如金宝拉导演的《蜂鸟》,崔俊泰导演的《棒球少女》,尹佳恩导演的《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家园》。

《棒球少女》和《我们的家园》海报

11

Q:三位都是女性导演?

金宝拉和尹佳恩导演是现在韩国非常有名的女性独立电影导演。但《棒球少女》的导演崔俊泰是男性。

尹佳恩(左,《我们的家园》导演)

金宝拉(右,《蜂鸟》导演)

12

Q:《蜂鸟》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确实比较有分量。也能看出它跟您的作品有一些细微的关联。从美术到视听,以及最重要的调度,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作品,在比较有水准的层面来讲,有一种工业化的感觉,跟您呈现出来的韩国社会文化给人的感受很一致,程序正义,又有一点点的不近人情。

不知道工业化是不是一种褒奖,但是影片的技术层面的确还有很多的不足。其实我没有把重点放在韩国的社会文化上。也有别的记者觉得我的电影里面能看到特别深刻的韩国社会阶级文化、敬语文化对女主角的影响等等,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刻意强调的部分。

《蜂鸟》剧照

韩国社会如此的日常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东西,我并不想刻意强调它,换句话说它可能已经渗透到主人公瑞雨的一举一动当中了。拿敬语文化来说,瑞雨和公司经理对话的方式是相似的,明明嘴上说的是敬语,但双方所表达的态度却并不是相互尊重的,没有弱者服从强者的绝对。

《最后一天》剧照

13

Q:所以您想要强调的是瑞雨作为女性和小萌新间girls help girls的连接,还是异乡人在无法融入的环境当中苦苦维持的自尊?

两者都有。其实我想澄清的一点是,虽然故事中几个不太正面的人物都是男性,但我从来没有想要刻意制造对立。在我看来这些角色,包括被瑞雨误会年龄的两个抽烟的男生、醉酒的男人和便利店的经理,仔细想一下,男性确实更适合呈现这几个人物;而且影片中也有不那么友好的女性角色,比如房东阿姨和中间出场的一位客人大妈,可能人们都选择性忽视了。反观瑞雨和刘月,两个同样处境下的女孩之间的感情也是很特别并且无可替代的。这其中的性别有不可转换的属性,与其说是一个设计,不如说是一种巧合。

14

Q:那在塑造这些角色的时候,您的确截取了男性性别在创作层面上比较好处理的一些部分。所以《最后一天》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电影?

每次有记者问到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有一点犹豫。我个人理解的女性电影是讲述女性的感受和生命体验的电影,韩国当下是很热衷于探讨女性议题,但我的电影想表达的更多的是异乡人的困境和无奈,和两个女生在异乡的那种惺惺相惜。女性导演讲述女性故事,确实符合普遍意义上对女性电影的定义,符合First Frame这个单元的主题,所以我也并不排斥这个归类。

三位主创私下里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15

Q:可能我们作为非创作者都爱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过度标签化。

因为我的重点不在性别上面,我最想强调的是异乡人的身份背后的心路历程。瑞雨作为一个非传统的女主人公,并不特别的温和热络,她有自己的世界,也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她是怎样在异乡生存下来的?怎么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如果观众能对她产生一些好奇的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16

Q:你的目的完全达到了。我们不仅好奇瑞雨的经历,甚至都怀疑她是一个韩国女演员演的。

瑞雨的演员确实是一个韩国人。

17

Q:原来如此。从观众的角度,我们一直期待着她讲中文的瞬间能快点到来,能让她流露出一些细节佐证异乡人的身份,但是最后除了一段微信对话,这个小孩始终没有开口讲中文,high点始终没有到来。所以您在设计这一段时,有没有预测到观众对这个桥段的期待呢?

哈哈,我有想到。但从我个人的角度,选角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在韩国拍这样一部独立短片电影,想找一个中文和韩文都非常流利的演员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确实收到了一些在韩国活动的中国演员的简历,但从形象到整体的氛围感,大部分不太符合我对瑞雨的想象和期待。比起执着于找到一个完完全全的中国人来演绎瑞雨,我更希望演员呈现的角色形象贴合我的设想。所以最终选择了最贴近角色的现在的女演员。

女主(左)和女二(右)饰演者

虽然没能说一句中文在一些观众看来可能会有点遗憾,但在某种侧面上其实更契合故事的走向。瑞雨并不是一个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堂堂正正地说中文的人,她早已经被韩国社会同化了很多,习惯了在任何场合,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去表明自己异乡人的身份。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无论是选角还是设计,不讲中文都不会构成遗憾。

18

Q:这个故事迷人的地方就在此,一个从长相到谈吐,从举止到思维方式,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跟韩国人一样的瑞雨,却要面对作为异乡人的矛盾和困境,这个一以贯之的主题的高完成度也正得益于演员是一个韩国人。这样带给观者的冲击更强烈。

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讲,您怎么理解瑞雨作为异乡人不得已的自我隐藏?

像刘月(影片中女二)这样的新人肯定会很羡慕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在韩国生活,不会被人发现“马脚”。但是作为过来人的角度,更多的是无奈。我想每一个在异乡生活的人都会去努力融入自己生活的环境,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同,追求一种和本土人没什么差别的状态。但当他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作为旁观者,会为他所隐藏起来的部分感到惋惜。

疫情时代的拍摄团队,也颇有异乡人的气质

19

Q:如果让您用别的词来形容您的作品,您会选什么样的词?

除了异乡人,女性等等的词语,从比较个人的角度来讲的话,我想是探索吧。我的创作还没有很成熟,也没有说很游刃有余,所以还处在一个自我探索的阶段。

20

Q:那就是说已经开始筹备下一步作品,准备迈入成熟阶段了吗?

没有。我现在还没有毕业,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写毕业论文(笑),没什么空闲时间。但是我还是有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议题的,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肯定会继续拍。

21

Q:从完成这部作品的经验角度来看,如果还有更多的青年导演想从异乡人或者是异乡体验这个角度来做表达的话,您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吗?

多体验吧。作为一个在异乡生活的创作者来讲,一定要多体验,多感受,才能有输出。你每天在经历的人和事,这些东西都是很珍贵的体验。

22

Q:确实,创作是类似蚌类生物孕育珍珠一样的过程,需要从外吸收很多,才能做出珍贵的表达。那么,对于非FIRST电影节的观众,有没有别的渠道可以看到您这部作品?

有一点难度。这个片子目前还处于发行期,发行公司会帮我投一些韩国本土电影节和海外电影节,我自己也会投一些国内的影展。所以和国内的观众可能在合适的契机下才能相见。

23

Q:那看来大家还要再等一等了。无论是媒体还是第一批观众,我们都很荣幸看到中国的创作者和另外一个文化,另一种语言体系深度融合所产出的作品。希望您的毕业论文进展顺利,后续能很快找到合适的表达出口和资金支持,做出更多的作品。

谢谢,很开心今天能和您聊这么多。

— FIN —

采访&文字整理:Flo

校对:小曹&Flo

排版:小曹

审稿:Xavier

多数素材已获得导演授权,部分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原标题:《FIRST专访 X 短片|95后旅韩导演赵丹阳:每个“异乡人”创作者都是珍珠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