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禁酒令的意外收获:地下酒吧、爵士乐和鸡尾酒

2021-08-13 19: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凯瑟琳·马什 中国画报出版社 收录于话题#“萤火虫”书系58个

尽管禁酒令有宏大的道德目标,但它却未能终结美国的酒精消费。

《第十八修正案》是禁酒运动的成果,却也埋下了灾难的种子——这甚至比一杯烈性威士忌还要致命。

禁酒令的后遗症包括敲诈勒索和谋杀等骇人听闻的犯罪活动、公职人员和执法人员的腐败及刚刚兴起的酒类黑市的暗流。

▲1921年,纽约市警察局副局长约翰·A. 利奇在一次突袭后观看禁酒探员将非法酒倒入下水道

也许最有影响力的后遗症是地下酒吧。

这是一种非法兜售酒品的酒肆,诞生于法律禁止制造、运输和销售酒品的时代。

在禁酒期间,酒类的消耗量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而这个出人意料的后果主要归因于地下酒吧的盛行。

“地下酒吧”一词是指以前非常显眼的酒吧和夜总会被关闭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喝酒和娱乐场所。

▲这家地下酒吧的生意照常进行,酒保们穿着洁白的束腰外衣,调着当天的酒

关于这个词本身的起源,说法不一,包括在旧时酒吧里,顾客应当恪守礼仪,并“好好说话”,以避免和当局发生冲突。

另一些人则断言,这源于对非法酒吧的神秘而谨慎的管理,这些酒吧非常隐密,以保护自己的特许经营权。

还有一个说法是,“地下酒吧”这个词源自透过暗藏或锁着的门小声说出口令的做法——类似“乔派我来的”这样简单而熟悉的话,让保镖确信,你是来找乐子的,而不是来抓人的。

▲一位潜在顾客看到了一个写在城市街道上的标志,它指明了禁酒时代地下酒吧的方向

地下酒吧,也被称为“盲猪”“盲虎”,或干脆叫作“杜松子酒”。它开启了美国社会体验的转变。

在昏暗的光线下,烟雾飘向天花板,爵士艺术家和舞蹈演员显得与观众相当亲密。

富人、名人、普通市民,伴着新潮女郎(flapper)的商人、工薪阶层,全都混在一起。

▲男人和女人都喜欢地下酒吧的气氛,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饮酒,不用担心遭到警察的窥视

白人和黑人喝酒、聊天、跳舞,擦出浪漫的火花,全然没有了肤色障碍。

不过,对地下酒吧来说,最吸引人的是酒,在这里,酒可以自由流通,比美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自由。

禁酒令为黑社会犯罪打开了大门,使之获得了自由流动的收入来源,尽管一些个体经营户在地下室、车库和后院开设了自己的饮酒场所,但大多数地下酒吧都是由黑帮经营的。

▲在这张1930年的地下酒吧的照片中,男女顾客急不可耐地纷纷前往地下酒吧喝酒

20世纪20年代在芝加哥,艾尔·卡彭控制了多达两万家这样的酒馆,赚取了数百万美元。

卡彭的势力主导了流入芝加哥的私酒,并将其分销给了大量急需酒的地下酒吧顾客。

在纽约,查尔斯·“幸运”·卢西亚诺每年赚1200万美元,其中警察和公职人员的贿金及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大量私酒的费用花掉了这笔钱的1/3。

▲艾尔·卡彭是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黑帮分子。他发迹于禁酒时代

卢西亚诺和他的同伙在美国东海岸经营着最大规模的走私活动,占据了纽约、费城和整个新泽西州的黑市交易份额的绝大部分。

他从加拿大带来威士忌,从加勒比海带来朗姆酒,从意大利和法国带来昂贵的香槟和葡萄酒。

有时,执法部门试图封锁地下酒吧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就像与神话中的九头蛇搏斗一样。

▲1923年4月,税务局工作人员在华盛顿特区地下酒吧突袭中找到的酒

当一家地下酒吧遭到突袭,它的酒被没收和销毁,酒吧主被监禁时,会有三家酒吧冒出来取代它。

当这些酒吧被关闭时,原来的又在新近发布的管理规则下重新运行起来。

为了避免被发现,地下酒吧的所有者费尽心思地隐藏他们的行动。

陷阱门、后巷入口、厚重的窗帘、隐藏的楼梯和使货架转动的开关,这些只是为逃避恢恢法网而发明的诸多方法中的一部分。

在芝加哥,卡彭最常栖居的巢穴之一是建有秘密通道的绿磨坊。如果警察找上门来,顾客可以悄悄溜走。

▲禁酒期间,当局试图控制黑社会犯罪,可终究一败涂地

在纽约21俱乐部,有一个秘密酒窖,里面存放了多达2000瓶私酒,而酒瓶可以扔到看不见的滑槽里,门也被遮住了,酒保按下一个按钮,便可将一个旋转的酒吧架子翻转过来。

另一个按钮可以把酒瓶从架子上通过滑槽直接传送到一个装有排水管的地窖里。

▲21俱乐部的秘密仓库

地下酒吧的名声口耳相传,随着被发现的风险增加,顾客可能被秘密告知用于获取进入权限的密码,甚至收到会员卡。

事实上,纽约东51街的“鹳俱乐部”确实向老客户发了此类卡,持有其中一张卡就是持卡人声望的象征。

在某些情况下,买酒是一种快速、直接的交易。

顾客走到大门前,门上有两道缝,下单后在另一边一名酒保的监视下,把钱塞进一个盘子里。

过了一会儿,另一名酒保用托盘把酒递出来,随后两道裂缝都会被堵住。

▲禁酒期间声名狼藉的酒保哈里·克拉多克在伦敦萨伏伊酒店正为一位顾客调制一杯饮料

还有一些活动场所被人们称为“宰客夜总会”,也就是一些声名狼藉的机构,它们用漂亮女孩和可口饮料引诱不知情的顾客,进而占他们的便宜。

顾客一旦喝得烂醉,就会遭到抢劫、殴打,然后被扔到街上。

然而,这些机构的出现不能代表地下酒吧的神秘气氛。

如今,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禁酒时期的特征,并代表了无忧无虑、享乐主义、放荡喧闹的20世纪20年代的生活方式。

这一期间妇女得以参加更多的社会事务,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她们可以公开吸烟、留短发和自由发表言论。

在大迁徙运动中,大批非裔美国人前往北方城市找工作,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命名的“爵士乐时代”的兴起开创了娱乐事业的新传奇。

爵士乐歌手和音乐家在这些场所找到了大量乐于接受且有鉴赏力的观众,并获得了声誉。

▲在禁酒令时期,年轻的埃拉·菲茨杰拉德以浑厚深情的嗓音赢得了无数的听众

随着地下酒吧越来越多,现场表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吸引了顾客前来,而餐桌服务变得越来越普通,因为女士们通常不喜欢坐在酒吧里。

食物也发生了变化,餐厅的现代概念随着菜单项目和“异国风味”食物(如意大利菜)的发展而成熟。

有时,酒的质量令人怀疑,大多是家酿杜松子酒或是被稀释的化学污染劣质工业酒精。

▲鸡尾酒起源于禁酒令,倘若没有加入松节油或硫酸,就会健康得多

为了掩盖其糟糕味道,酒吧会将这些酒与果汁、无酒精饮料或其他美味的液体混合,产生了新一代的混合饮料。其中许多已成为现代酒吧里的主要产品。

年轻男女开始不受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监督进行社交活动,约会也开始流行起来。

地下酒吧影响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1933年废除禁酒令后的几十年里,这些场所的传说流传至今。

在纽约,位于西52街的21号俱乐部是最著名的地下酒吧之一,弗兰克·辛纳特拉和汉弗莱·博加特等演员和艺人是那里的常客,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经常光顾这家酒吧。

▲剧作家诺埃尔·科沃德是纽约东区著名的马尔伯勒酒馆的常客

银泰俱乐部位于市中心曼哈顿交通繁忙的波莉·阿德勒妓院隔壁。

西58街著名的鹳俱乐部为走私犯谢尔曼·比林斯利所有,作家罗伯特·本奇利和多萝西·帕克经常光顾西49街的穿孔机俱乐部。

1922年,在西村秘密经营的查姆莱,是当时著名文学人物的聚集地,包括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威拉·凯瑟、诺曼·梅勒、约翰·斯坦贝克、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和E.E.肯明斯。

▲棉花俱乐部远非秘密场所,俱乐部用字母广告灯宣告自己的存在

也许爵士乐时代最长寿的传奇地下酒吧是棉花俱乐部,在哈莱姆区闪闪发光的“麦加圣地”。

棉花俱乐部以快乐的棉花种植园为主题,经常有白人顾客光顾,而它的大部分服务员和员工都是黑人。

犯罪头目奥尼·马登管理着这家俱乐部,其中有艾灵顿公爵和他的管弦乐队、该俱乐部的常驻乐队、埃拉·菲茨杰拉德、卡布·卡洛威、巴西伯爵和莉娜·霍恩等娱乐界名人。

▲艾灵顿公爵和他的乐队在芝加哥,他们也是纽约棉花俱乐部的常客

这些彼此竞争的俱乐部的赞助人和其他顾客跳林迪舞、狐步舞和查尔斯顿舞,喝起酒来一醉方休。

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崩盘如闪电般袭来,地下酒吧无忧无虑的时光很快开始消退。他们的可支配收入锐减,导致许多酒吧自动关门。

那些地下酒吧的拥有者成了一系列逃税指控而不是非法走私起诉的目标。

政府急需扩大税收来源,创造就业机会,导致禁酒令于1933年终止。

▲即使是美国最富有最成功的人也被1929年的华尔街股灾夺走了一切

就像禁酒令本身一样,地下酒吧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过去那个时代永不褪色的回忆。

尽管如此,它起到的推动作用仍然超越了一杯烈酒的基本需求。

“萤火虫全球史系列026”

《禁酒令》

[英] 凯瑟琳·马什 著

出版时间:2021.8

原标题:《禁酒令的意外收获:地下酒吧、爵士乐和鸡尾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