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拍好生态摄影很难?以下5个思路不妨一试

2021-08-13 12: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自然令人惊叹,也让人着迷。如何将自然界丰富又美好的一瞬定格,如何以个性化视角捕捉到独特的画面?《生态摄影:52个任务清单》为您列出52个任务清单,同时也提供了52个拍摄思路,以下5个思路不妨试试:

抽象的自然

关注细节,用敏锐的眼光发现有趣的图案、组合、形状、形式和纹理。你的任务是拍摄3 张截然不同的特写。不要担心不够抽象,对主体裁剪得越多,画面就越抽象。所以,要创作独特的有创意的特写镜头,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精致的微缩细节,使用高倍放大镜突出色彩和纹理即可达到效果。因此,可以考虑使用微距镜头或近摄镜。

要排除画面中可能存在的任何干扰。线条是一种强大的构图工具,特别是被安排在画面对角线位置上的时候。散射光线可以帮助你塑造主题和画面的层次感,而且光线能最真实地记录色彩和细节。培养能发现自然抽象美的眼光可能需要时间,但完成这项任务有助于你加速这个过程。

在拍摄抽象画面时,发现自然界各种各样美的能力可能比技术更重要。

技 巧

• 仔细研究拍摄对象,寻找对比、对称、色彩和不寻常的细节。重要的是被摄主体的形式,而不是它所处的环境。

• 寻找几何形状、线条和重复的图案,这些很上镜。

• 紧紧抓住你的被摄主体,让细节充满画面。掩盖主体的大小和其所处的环境,有助于突出其色彩、形状和形式。

框架式构图

好的构图通常讲究平衡感、趣味性以及强烈的立体感,而框架式构图恰好满足这三个条件。

就像挂在墙上的装有画框的画作一样,用另一个物体作为框架,有助于将被摄主体与周围的杂乱环境区分开来。这将把画面的重心和重点放在焦点上,形成层次感,同时给人一种窥视的感觉。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任何被摄主体。自然界提供了大量的自然框架,其中有些很明显,有些则不那么明显。

创建框架式构图的一种方法是在前景中运用一个次要物体。比如,用一只动物的身体或腿衬托后面的动物,或者利用前景植物的茎干为你真正想要表现的主体做一个框架。框架将吸引观者的视线深入画面,同时也提供了拍摄环境的信息(包括被摄主体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地点)。

你可以利用其他动物来创建一个有趣的框架,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信息量。

技 巧

• 画面框架可以是自然环境中的,也可以是人造的,它能营造层次感,增添趣味性。

• 画面框架四周不必完整,局部框架即可达到效果。

• 树木、树枝、树叶、芦苇、倒影、洞穴口及从阳光到阴影的过渡带等都可以作为框架。

展开的翅膀

要靠得足够近,让鸟的翅膀和羽毛填满整个画面。野生鸟类不太可能让你近距离捕捉到羽毛的细节。所以,你可以去寻找那些习惯了人类存在的鸟,去那些你能近距离接触鸟类的地方,如湿地保护区、当地的公园或运河。经常与人类接触的鸟类,如鹅、天鹅或鸭子,通常可以让你靠近。

不要使用定焦镜头拍摄,要用长焦变焦镜头来捕捉鸟的翅膀的美。柔和的光线有利于捕捉精致的细节。你也可以搜集掉落在地上的羽毛,然后拿回家中轻松地进行拍摄。不要小瞧小生物翅膀的潜力,蝴蝶和蜻蜓的翅膀上有复杂的图案,可以用微距镜头突出其色彩、细节以及通透的翼尖。

军舰鸟精致的羽毛细节对比和紧凑的构图相得益彰。

技 巧

• 使用300 毫米或焦距更长的长焦镜头,突出动物羽毛及其细节。

• 可以利用近摄接圈缩短镜头最短对焦距离,也可以用增距镜提高放大倍率。

• 可以选择用小光圈(f/11—f/18)拍摄以保证昆虫翅膀的锐度,也可以使用大光圈(f/2.8 或f/4)的小景深来创作艺术形象。

夜间生物

在夜间拍摄野生动物会让你望而生畏,但其实这并不需要复杂或高超的技术。在这次任务中,我们希望你能在夜色的掩护下出发,探索夜间生物,并拍摄3幅关于夜间动物奇观的作品。

夜间摄影需要人造光,可以是连续的光源,也可以是闪光灯。你还需要使用大光圈,尽可能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不要害怕提高ISO,你需要调高它以增加传感器的灵敏度。尽管如此,与在自然光下拍摄相比,夜间拍摄时的快门速度可能还是很慢,所以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即使是自家的后花园,也能为夜间摄影提供大量的拍摄机会。定期投放一些食物,应该可以吸引夜行野生动物,如狐狸。

技 巧

• 确保相机的ISO 足够高,能产生足够高的快门速度。相机要固定在三脚架上。

• 外接闪光灯可以让你连拍画面,增加成功的机会。

• 长嘴灯罩是一种装在闪光灯上的罩子,有聚焦的效果,能将光线集中到一个更小的区域。它可以让你的曝光更精确。

用相机绘画

生态摄影中,你可以具有创意性地故意移动相机进行拍摄。这是风景摄影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对场景进行抽象性或印象派风格般的诠释。我们也可以将其应用于野生动物摄影。在这项任务里,我们希望在相机曝光过程中,你有意识地移动相机,并观察其对画面的影响。把相机当作画笔,尝试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和不同的快门速度。

色彩决定画面的成败,所以要仔细留意周围环境,寻找丰富多彩的背景进行拍摄。试着让主体与背景形成对比,这会使画面中的运动效果更明显。被摄主体不一定要移动,静止的鸟类和其他动物也可以。

一只红头海鸥在秋意盎然的背景环境中起飞,快门速度为0.5 秒,拍摄时故意移动相机,制造出了印象派绘画般的感觉。

技 巧

• 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尝试不同的快门速度,并找到最佳的快门速度。可以从1 秒开始,或者更低,然后增加时间,观察画面效果。

• 使用连拍模式,拍摄一组画面。故意移动相机拍摄的美妙之处在于没有两幅画面是完全相同的。多一些选择会增加你拍摄成功的概率。

• 低速快门的一个优点是可以使用较低的ISO。利用这一点,你可以获得最好的画面质量。

原标题:《拍好生态摄影很难?以下5个思路不妨一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