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征铠的传奇人生,写在他 93岁时的自传里

2021-08-12 11: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中国核工业 中国核工业 收录于话题#访核工业功勋人物23个

◎ 核芯报道工作室 邢泓琳

“父亲特别热爱生活,他说过,不会生活的人,没有创造力,别的方面也做不好。”

在儿子吴泽言看来,父亲吴征铠的世界丰富多彩,是位“大家”:书法,自然舒展;吟诗作对,信手拈来;音律,古今中外深得其精髓;手谈(围棋)更是出神入化……

就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家”,他完成的六氟化铀简法工艺研究,为我国第一代扩散分离膜的研制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组织领导的用镅-241生产100居里锔-242的工作,保证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填补了当时国内制备超钚元素的空白。

1936年初到剑桥的吴征铠

“在学习上从未有过困难”

吴征铠自幼天资聪慧,是亲朋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勤奋好学、记忆力好又擅长计算,10岁左右就能够心算千位以下的加减乘除,分毫不差,家里每年的收支统计都由他来计算。

不仅如此,吴征铠少年时,由于家庭父辈及兄长的耳濡目染,广览中外名著,填词作诗、散文随笔都有所涉猎,留英期间更是写下众多诗句。

“父亲在学习上从未有过困难,从私塾到赴英国留学,每学期每门功课几乎都是第一名,他还是我国在剑桥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第一位中国学生。”吴泽言说。

吴征铠(前排左三)与复旦化学系顾翼东教授(前排左四)和1953届毕业生合影

要求青年教师每隔两天就去工厂吹玻璃

1939年,吴征铠带着科学救国的愿望踏上回国之路,先后在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任教,主讲《物理化学》。“父亲说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在复旦大学教书的8年时光。”吴泽言说。

在吴征铠自传《我的一生》中记录了他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他狠抓实验教学,强调对学生要“手把手教”。他要求助教在带学生做实验前,必须自己先把每个实验都做一遍,并且要做好实验记录,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此外,为了提高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他鼓励他们每周用1~2天时间去校内玻璃工厂学习吹玻璃,要求能吹制一个冷凝管才算合格……

他带着“要在短时间内将复旦化学系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化学系”的目标,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当中有不少教授、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等,其中有十多位当选为两院院士。

1952年吴征铠三个子女在上海,右起:吴泽言、吴紫紫、吴双

几个子女都是“钥匙挂脖”一族

在湖南大学任教期间,吴征铠担任化学系教授,在那里他结识了自己的人生伴侣——身为助教的杨滟。两人为了避免恋爱时间太长而影响工作,很快就结婚了。两人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是在昆明大公报上登了一条结婚启事。

婚后二人辗转多地,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父母陪伴我们的时间很少,几个兄弟姐妹都是‘钥匙挂脖’一族,相互照顾着长大。“我下晚自习到家发现父母还没回来,等第二天上学时发现父母已经又去上班了,只能便条联系。”“有一次母亲无意中看到小妹的脚很大,才发觉小妹已经不知不觉长大了。”这是吴征铠的几个子女对父母共同的回忆。

1900年,吴征铠(右二)与钱皋韵(右四)、王承书(右三)参加项目技术验收会

骨折后疏于治疗,成了跛脚

“父亲工作上的事从不与我们提起。1959年9月,我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过了几个月,父亲突然调到北京。我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苏联专家撤走,父亲被紧急调到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615研究室,研制原子弹爆炸用的原料——六氟化铀。”

吴征铠干事认真专注,每天骑车上下班,脑袋里想的都是如何尽快完成国家交办的任务。有一天,他骑车时思绪又飞到研究室,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脚骨折了。但他当时根本顾不上好好养伤,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以至于后期,吴征铠走路一直是跛脚,一高一低。

“父亲很关照技术人员。国家困难时期,对于单位发放的补贴票,父亲总是想着先分给技术人员,以解他们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吴泽言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那之后不久,总参谋长罗瑞卿和国防科委主任赵尔陆在全聚德烤鸭店举办了庆功宴,参加宴会的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核武器研究院的人比较多,代表615所的就吴征铠一人。

1972年10月从农场下放回京的吴征铠夫妇与儿子吴泽言、吴东和女儿吴珊合影

“变故”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让他身体硬朗许多

举国同庆的欢呼声还未远去,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吴征铠受到冲击背上了“特嫌”的罪名,被下放到湖北钟祥农场改造,养猪挑砖。妻子杨滟也受牵连,带着子女全家搬到湖北潜江农场。

“这场‘变故’并没有摧毁父亲的意志,据父亲自己说他身体硬朗了很多,能挑动上百斤的东西。”吴泽言说。

直到1972年吴征铠才回到北京,那时他已经快60岁了。为了尽快补回那段“损失”的想干事的时间,吴征铠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完成了用镅-241生产100居里锔-242的工作。

1978年,吴征铠被留在二机部工作,担任科技局总工程师。复旦大学从1980年起聘请他为兼职教授,1984年担任博士生导师。

1973年吴征铠夫妇与吴紫紫夫妇以及外孙严晔隽合影

“别人能在东北生活,她一定也行!”

吴征铠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为人直爽,从不徇私,在对待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如此。“父亲从不说教,只教我们自学的技巧,告诉我们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有困难自己解决。”吴泽言说。

“我妹妹当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去了偏远的贵州山区,在那里遇到各种困难。但父亲从没想过要利用关系调她回上海或北京,还嘱咐我妹妹要在三线好好工作。直到退休,我妹妹才回到上海。”

吴征铠的二女儿下乡到东北,生活环境恶劣。吴泽言的妻子恰巧有机会前去看望,回来向家人讲述其生活条件有多苦,吴征铠却说:“别人能在东北生活,她一定也行!”不仅如此,当时本来有照顾性政策,只要吴征铠说一句话,二女儿就能回来,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虽说吴征铠对女子教育严格,但对子女们的爱却一点不少。“2007年妹妹从美国演出回来,到家已经夜里两点,她以为父母肯定都睡了,就没有打电话。谁知父母一直没睡,在等妹妹的平安电话。那个时候,我妹妹才理解了,不论父母是否表现出来,但他们的心始终牵挂着儿女。”吴泽言回忆道。

2003年吴征铠九十寿辰时全家合影

“今后不看书了,看不动了……”

在吴征铠的家里有一面书架墙,摆满了他喜爱的各类书籍,化学类的居多。在他的床边和书桌上也都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晚年时,因为眼花看不清文字,他还让子女给他买两个放大镜叠摞起来看书。

“父亲每天晚上都是在书房里看书、工作,直到有一天父亲宣布:‘今后晚上不看书了,看不动了……’那时父亲已经90多岁了。”吴泽言说。

吴征铠对书籍的购买绝不“吝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子女去买最新的外文书籍,有时候孩子们购买的速度还赶不上他看的速度。

吴征铠不喜欢别人碰他的书。有一次儿媳替他擦拭书桌,顺便收拾了他阅读过的书,吴征铠发现了就嘱咐她以后不要动他的书。

1972年10月,吴征铠夫妇在北京原子能所宿舍前合影

半夜起来看世界杯

吴征铠拥有“有趣的灵魂”,他爱好广泛,除了琴棋书画,烹饪也是一绝,特别是黄花鱼做得很好吃,“我到现在也做不出那样的味道。”吴泽言说。

在吴泽言的记忆中,父亲做饭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哪怕是对炸花生米这种小事儿也要按“规定”操作,放多少克油,油温升到多少,炸多少秒都有严格标准。不仅如此,母亲将大桶花生油倒入小瓶里时,动作也是快、准、稳。无形中,父母已将工作中的严谨、认真带到了生活中,影响着子女和孙辈。

熟悉吴征铠的人都知道他喜欢外国古典音乐,尤其是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这和他在国外的经历有关,不仅如此,他还喜欢欣赏歌剧、昆曲。“早些时候朋友在家唱昆曲,父亲会吹笛子、箫来伴奏。”除此之外,吴征铠还喜欢看体育比赛,尤其是网球和台球,有一段时间还半夜起来看世界杯。

“父亲给自己定了两个指标,一个是活到90岁,另一个是活到2008年,看北京奥运会。不过很遗憾,他虽然活到了90岁,却没有等到奥运会。”吴泽言说。

2006年12月,吴征铠给复旦大学化学系八十周年系庆题词

“九十年,功与过,俱寻常”

“父亲很少跟我们讲他的故事,很多事我们都是通过读他的自传了解到的。”吴泽言说。

“过芳菲时节,树梢梅子黄。时晴时雨时热,早晚彻骨凉。老病最难将息,况是卧床乍起,学步在厅房。人生驹过隙,有时日偏长。

九十年、功与过、俱寻常。无悔无怨,不容得失乱衷肠。但得平安稳度,亲见北京奥运,不作金牌狂。百龄人日众,愿随长者行。”

吴征铠在自传《我的一生》一书中,以一首《水调歌头》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

这本书记录了吴征铠传奇的一生,内容涵盖了他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研究成果等,以及他留下的墨宝、诗词。

吴征铠

他的遗体捐赠协和医院

“父亲2006年初才开始写书,那时候他已经93岁了。一开始是父亲口述,我们录音并打成文字,再交由父亲修改。后来父亲嫌麻烦,就自己动笔撰写。我还记得纸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很是清秀,看不出是一个重病的90多岁老人写的。”吴泽言说。

在书出版后的一年,吴征铠因病逝世,享年94岁。这位将毕生的精力、智慧献给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老人,在走后将自己最后一点点微光贡献给了医学事业——将遗体捐献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一诗,一曲,一“江湖”。吴征铠的写意人生如同他笔下的书法,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为核事业攻坚克难,不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气定神闲,“落笔”稳健。

策划 | 杨金凤

编辑 | 邢泓琳

原标题:《吴征铠的传奇人生,写在他 93岁时的自传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