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公祭日︱日军日记、回忆录中的南京大屠杀

杨晓辰
2015-12-13 10:30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2015年4月6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明年将采用的初中教科书审定结果。一些日本教科书修改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表述方式。例如,把现行版本中日军“杀害了众多俘虏和居民”修改为“波及俘虏和居民,出现了众多死伤者”。另有教科书删除了“日军的暴行遭到谴责”这样的表述。

虽然日本右翼势力以及日本的一些书籍仍试图掩盖和歪曲这段历史。但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很多日军官兵的日记、几十年后的回忆、口述都承认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日军第六师团部队史公开抹杀历史事实

日军熊本第6师团(代号:明)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78年前日军屠杀南京城百姓最多的师团之一。

日军第6师团的兵团史、联队史虽然记录下很多战斗细节、过程,但却公开抹杀、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比如日军《熊本兵团战史》直接说道:“南京根本没有发生屠杀……尸体最多的下关附近,在扬子江岸,只有数百具遗弃的尸体。”

《都城步兵第二十三联队战记》直接说道:“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完全没有见到屠杀之类的事情发生。因此,所谓南京大屠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也许只是带有报复性质的小题大做的托词,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凭空捏造的。”

原日军第6师团参谋长下野一霍写的《南京大屠杀真相·熊本第六师团作战记》一书最后面直接为谷寿夫叫屈,说谷寿夫是冤枉的,日军没有屠杀南京城的老百姓。

然而,日军第6师团官兵以及其余日军师团官兵写的日记、传记、回忆录都承认占领南京后,日军疯狂屠杀南京城的百姓以及俘虏。

日军活埋南京城老百姓

白天疯狂屠杀,晚上毁尸灭迹

日本创价学会青年部反战出版委员会汇编的《扬子江在哭泣·熊本第六师团出兵大陆的记录》一书。该书收录的日军官兵回忆文章,有不少都记载了南京发生过大屠杀。

日军第6师团第13联队二等兵赤星义雄在文中写道:“在扬子江边,漂满了无数的尸体。放眼望去,除了尸体,看不到别的东西,岸上有,江里也有,那不是士兵的尸体,而且普通百姓的尸体。大人、孩子,男男女女……把目光移到上游,后面还跟着尸体堆成的山。我觉得好像后面跟着的尸体是无穷无尽的。少算点也有5万人以上,而且几乎都是普通百姓尸体,扬子江真正化成了‘尸体之河’。”

日军第6师团辎重兵第6联队少尉小队长高城守一也在回忆文中写道:“在扬子江滚滚的江水中,漂浮着看似普通老百姓的累累尸体,并随着江水缓缓地漂移。不仅如此,每当浪打上岸时,打来的浪里都漂浮着宛如浮木般的尸体。河岸上重重叠叠的尸体一望无际,堆积成片。其中他们大多数像是从南京逃出来的难民,其数量使人感觉多达几千、几万人。从南京逃出来的普通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统统遭到了机关枪和步枪的扫射。满眼的尸体仿佛生动地述说着这里曾经进行的一场大屠杀,路上绵延数里堆满了尸体。日本军在枪杀后,再用汽油浇在了那些层层叠叠堆在一起的尸体上,点火焚烧。焚烧之后,已经完全分不清这些烧毁的尸体是普通百姓还是中国士兵,看不出是男性还是女性了。在被焚烧过的尸体中,可以确定有大量的尸体是儿童,同时可以断定绝大部分死者是普通百姓。我从未看到过如此悲惨的情景。亲眼目睹了大量杀戮的场面,我认为日本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被日军烧死的南京城平民

关于日军放火焚烧被屠杀的老百姓尸体的事情,日军第10军第1后备步兵团近卫师团后备步兵大队军曹冈本健三在《参加杭州湾敌前登陆·士兵讲述的日中战争》中写道:“在南京的飞机场,把杀死的中国人秘密地烧掉……这种工作大都在晚上进行,傍晚杀人,第二天天亮前把尸体收拾妥当。这种事情并不是一天就能结束的。我们部队偶尔也会派出去干这种事情,我也做过秘密焚尸的事情,有时候还会持续到第二天。被杀的人中不只是男人,还有妇女和小孩。小孩子都很小,最多也就10岁的样子。这是真真切切的屠杀啊。”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南京大屠杀》收录的原日军第6师团第23联队第4中队第1小队第3分队长中野忠之寿的笔供里写道:“在中队长尾形的指挥下,率领部下10名与中队主力100名一同从破坏口侵入内,持枪侵犯中国和平人民的住家240户,逮捕中国妇女2名(病人,22岁)及抗日军少尉官刘某(男,22岁 ),并将中国和平人民男女老少2400名驱至东北方下关,在下关及扬子江上的舟筏里,以重机枪及步枪,将他们做了大屠杀。”

秘密处理掉数十万具尸体

该书收录的原日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少佐部员太田寿男的笔供记载:“1937年12月15日接到下关司令部命令,负责处理下关一带中国人的尸体。一部分在浦口东约四公里处烧掉掩埋(主要用汽油烧,利用洼地、地头等),南京市内的尸体由占领部队用卡车运到扬子江岸,直接从码头上流投入扬子江(其数约五万)。”

为了搬运尸体共配备了30只船,每只船能装载50具尸体、10辆卡车,每辆卡车能装载50具尸体。配备船只的部队,30只船一天可以搬运10次(15000具尸体)。14日、15日下关地区作为一地区,由安达少佐负责处理。太田寿男15日由许甫镇回到南京碇泊场司令部后,作为二地区,太田寿男负责西半部,16日、17日、18日处理3天尸体。

按照太田寿男的笔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共处理了10万具尸体,运往烧埋地点数:约3万具,投入扬子江数:约7万具。

下关长江边日军将屠杀后的尸体焚毁(村濑守保拍摄)

除了第6师团、第114师团在中华门、水西门、下关一带疯狂屠杀南京城的百姓外。进攻乌龙山炮台的第13师团,在乌龙山一带俘虏2万多名投降的国军士兵。

原日军第13师团山炮兵第19联队第3大队伍长目黑福治在12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到处聚集着敌军俘虏,据说其人数13000人。年龄从十二三岁的孩子到五十岁左右的人都有,其中还有两个妇女。”

从目黑福治的日记中不难看出,日军俘虏的数万国军士兵内,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平民百姓,只要是男人日军就一律抓来杀掉,到后来日军杀人杀到眼红,连自己人都杀。原日军第13师团第65联队第4中队少尉宫本省吾12月17日的日记写道:“傍晚回来,立刻出发加入对俘虏兵的处决。由于已杀了两万多人,士兵杀红了眼,结果竟向友军发难,杀死杀伤友军多人。我中队也造成一死两伤的损失。”

江边码头上被日军屠杀的南京平民及俘虏

抢女人比抢粮食更重要

关于俘虏的事情,原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12月13日的日记里写道:“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

原日军第16师团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12月13日的日记写道:“今天,在我支队的作战区域内,遗弃的敌人尸体达一万几千具。此外,还有在江面上被装甲车击毙的士兵和各部队捉到的俘虏,合在一起计算,仅我支队就已解决了敌军两万以上。”

《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一书里收录的原日军第16师团第33联队第2大队上等兵东良平回忆道,他们在南京的四个星期内,到处在百姓家搜人。只要是男的就拉出来杀掉,尸体堆里平民很多。原日军第16师团第38联队第3大队伍长大友次郎回忆道,当时联队屠杀过后,把士兵、女人和孩子混杂在一起直接扔进扬子江。并说道,第38联队花了1个月时间收拾尸体……

据日方档案《步兵第三十八联队战斗详报第12号》、《步兵第三十三联队南京附近战斗详报》记载,13日、14日仅仅两天,就俘虏、集体射杀了15796人。按照该师团老兵回忆,很多被杀的都是平民百姓。

按照1946年2月17日的上海《大公报》记载,中岛部队(第16师团)集体屠杀高达263833人,是屠杀南京城平民、投降军人最多的日军师团。由于该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日本战败投降后,因尿毒症及肝硬化死亡(1945年10月25日),因此没有列入战犯。

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

侵占南京的日军不仅疯狂屠杀平民百姓,还四处强抢民女,按照日军官兵的说法,抢女人比抢粮食重要。原日军第16师团第33联队第2大队第8中队士兵三木本一平回忆道,当时中队长天野乡三直接对他们说道:“强奸、抢劫、放火、杀人,什么都可以干。”

原日军第16师团第33联队第2大队士兵井上益男回忆,当时军官直接带着士兵去金陵女子大学,把女生全部拉出来,直接装上卡车带走强奸。当时不只有第33联队,还有第16师团其它的联队和第9师团的人。

该联队第3大队士兵东征雄回忆道,当时攻下南京,见人就杀,见女人就抓去强奸。即使饿着肚子,看到女人就来精神。原日军第9师团第36联队第3大队本部士兵森田太郎回忆道,占领南京后,各个中队、小队四处寻找吃的,但其实就是抢女的,见到女孩子就硬拉到中队私设慰安所。

据统计,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今天我们回顾日军在南京城犯下的暴行,不是为了仇恨,而是更好地纪念。我们相信无论日本右翼势力怎样歪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历史的真相总是无法被抹杀掉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