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持“乡村振兴”利剑,酒店如何盘活农村市场?

2021-08-17 16: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次方点评”(ID:cifangdp)。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高品质酒店的驻入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

7月3日,历时75天建设的携程首个五星级度假农庄金寨大湾店正式面世,乡村振兴话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携程作为乡村振兴度假农庄的新标杆,全力打造五星级标准,并且其品质、内部设施、服务标准高于当地环保与生态和谐,将以补齐住宿短板,带动旅游收入的全面提升作为主要目的。

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脱贫攻坚战成果显著,农村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此之境,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振兴抓旅游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那么针对于如今地广人稀的农村,何种产业才能与之匹配呢?

首先,作为占尽地利的农业大国,中国农业GDP占比大约在7%到8%,而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农业比例大概只占2%,美国仅为1%,未来随着农业自动化的发展与普及,我国专职务农人员会越来越少,农业占比随之越来越低。于此同时,发展迅速的工业需要人才以及市场的聚集,而农村面对绝大部分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的现状,工业则会坐落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偏远的农村地广人稀,不会为其留有太多发展机会。于是目光聚焦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能够充分挖掘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将是打活农村产业的“润滑剂”。因此来看,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最具有前景的途径之一。

同时,农村旅游业拥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农村旅游业形势大好,繁荣昌景指日可待。

 

乡村旅游为“基”,高品质酒店住宿业为“底”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完美告捷,我国乡村地区也已经突破了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瓶颈。但在住宿产业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品质缺陷,这是现阶段乡村旅游的短板,也可言之为绝大部分优质乡村目的地仍未大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旅游过程中,目的地停留间夜越多,所需消费项目就越多,从而产生的消费可能性也就越大。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设游客自驾出行,简单的逛完景区后自驾离开,实际上所需消费的项目十分有限,对于当地经济贡献也仅限于门票、午餐亦或是特产。但如果留夜住宿,还将产生至少住宿消费以及晚餐,甚之“夜经济消费”即,娱乐,购物等,消费项目的扩充自然会提升消费金额,对提振当地经济十分有利。

所以在利用旅游振兴乡村产业中,能否留宿游客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尤其是针对对于住宿品质要求较高的中高端游客。

例如前文提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加上目前已经通上高铁,从上海出发车程仅需两个多小时,但由于没有高品质的酒店民宿作为兜底支撑,旅游经济发展的不是很理想,目前在携程平台上,金寨县民宿酒店平均价格只有260多元。

与之相对比的是湖州安吉,据数据调研,安吉几年前酒店平均价格也只有300多元,但如今已接近1000元,这仅为酒店收益上升数据。事实上,由于中高端客人留夜的提升,带动相关消费经济远高于此数据。

2016-2020年携程民宿订单 安吉与金寨间夜均价对比图(数据来源:携程民宿)

 

深嵌乡村文化,防止过度商业化

因疫情影响,出境游持续受限,旅游经济内循环现象极为明显。随之诞生出的网红打卡城市、亲子游、避暑游、红色旅游以及度假游等细分旅游需求,备受消费群体青睐。对此,乡村酒店将如何打造酒店品牌,夺得游客眼球留宿扩大消费的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呢?

1、着手亲子游,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庞大的儿童人口规模和利好政策酝酿了潜力巨大的儿童经济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力。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末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14岁人口有2541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6.6%。此外,2019年二胎出生数在新生儿人口中的占比超57%,2021年5月31日,更是推出了三胎政策,多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儿童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个性鲜明的80后、90后父母成为儿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根据携程发布的《2020国内亲子游趋势报告》指出,2020年亲子游成人客群中,90后的父母正在逐渐成为主角,其占比提升至32%,80后父母占比为41%。客群逐步年轻化,家长们对于高品质、有特色的亲子酒店成为他们的最优选择。

作为乡村酒店,需要深入链接在地文化资源的特色活动,来满足新一代家长群体对于教育形式多元化的需求。针对亲子游推出与其相配套的寓教于乐线下教育活动,乡村酒店可充当各类文化体验产品的传播媒介的角色,达到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例如乌镇乌村,其以江南原有的农村风情为主题元素保留原有老房屋建筑,围绕江南农村村落特点,内设酒店、餐饮、娱乐、休闲活动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设施。住在乌村就像小时候回到奶奶家一般自在,纯真年代的记忆,度假酒店的舒适。住宿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组团,渔家、磨坊、酒巷、竹屋、米仓等。入住于此,既可以享受自然的乡村风情,亦可体验多种传统休闲项目,如,扎稻草人、垂钓、烧野火饭等地道农活,还可以重温儿时的文体活动,学习做风筝、藤草编制、农民画等一些田间小手艺。除此之外,因当地是互联网会展中心所在地,孩子也可以体验丰富的互联网3D课程,如皮影戏、小小导演、小小建筑师等。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2、渗透红色革命文化,让古村落焕发活力

红色民宿酒店是伴随着红色革命旅游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住宿业发展类型,是红色文化活态传承的产物,也是住宿业再发展的新生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百条路线涵盖“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走进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三大主题。在利好政策支持下,乡村如何抓住契机,打造红色酒店,擦亮红色品牌?

顺势搭乘“红色旅游”这艘快艇,完成乡村经济快速提升,关键在于把红色文化和酒店住宿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红色酒店游,让游客在浏览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厚重的红色文化。

例如,贵州铜仁梵净山脚下的云舍村是著名的古村落风景区,同时也拥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云舍村位于梵净山脚下江口县的4A级景区——云舍景区,朴实自然的村落于梵净山的壮美秀丽相互补。

“云舍·姑苏小院”是自然村落的有机组成部分,土家族民居的格局、木结构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房屋的外形、布局与村庄整体风貌高度融合。通过对精品酒店业态打造,对年久失修的古宅、民居重新修缮并加以保护利用,让古宅活过来,让游客有机会体验传统、地道的贵州味道。内饰的装修以小饰品的方式体现浓郁的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专属性和可识别性。

云舍·姑苏小院

再如,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大陇案山村,打造井冈山陇上行红墟坊度假村。延续井冈山红色文化,倡导住红色民宿受红色教育。村中70%以上的村民是革命后代,他们的祖辈很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一句“我们这里,家家都有烈士,户户都有红军”足以述说其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淀。

为了搭配红色旅游,当地的红色民宿使用村民闲置的土坯房进行改造,农家气息浓郁,同时将红色文化植入民宿中,在房间室内放置反映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的书籍、红军时期用过的枪支、大刀和草鞋等物品的仿制品,致力营造红军营房的感觉。此外,会依据博物馆里的菜谱推出红色红色主题套餐,即与“三湾改编”“十送红军”和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的用餐相关。同时,民宿管家都是当地的革命后代,会与游客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

 

井冈山陇上行红墟坊民宿(度假村)

除此之外,农村在手握“乡村振兴”这把利剑,不断紧追潮流,挖掘当地特色的同时,要永葆自己的文化内涵,防止过度商业化,才能永发经济活力。

浮云牧场,位于四川理县通化乡西山村,海拔2600米,被摄影爱好者称为理县的牛背山,顾名思义,这里拥有着与牛背山一样,纯净的天空,漂浮的白云,以及漫天的繁星。然而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虽然拥有令人赞叹的美景,这个山顶上的村子还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2016年浮云牧场酒店的开业,使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酒店里推开窗子,就能在高山之巅看云海万象,看到穿透云层的光正在山脊上做着追逐的游戏,正是因为这美景让浮云牧场迅速火遍全网,给西山村带来了客流,每天都要接待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人。

与此同时,山里的山野货销售比往年增加了数十万斤,针对这种情况,村民自发建立了电商平台面向全国销售。此外,村民们效仿浮云牧场,将自家的房子改建民宿,整个西山村由一间文创酒店带动,通过造血式的产业扶贫,真正使扶贫济困落地生根。

浮云牧场来自官网

 

如何盘活乡村劳动力资源

拥有了好的品牌以及文化底蕴,“推出去”却无从下手,也会使农村经济停滞不前,一潭死水。面对乡村人才流失现状,以及外来投资者的自顾自暇,本地村民获利甚浅。如何盘活劳动力资源,带动农村经济提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

专业培训带动村民

携程度假农庄本地员工占比近60%。据携程“乡村旅游振兴”战略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期运营在农庄建设中尤为重要,丽呈集团作为携程集团旗下高端酒店运营品牌,承担起了“携程度假农庄”的后续运营管理工作。除了在高端酒店系统、技术、营销管理方面对农庄本身和周边民宿赋能外,丽呈也格外重视在当地人才招聘和培养。比如农庄优先录用当地居民,尤其是相对困难家庭成员。农庄项目也同时成为了吸引本地优秀人才回流的抓手,携程度假农庄的第一任店长程本俊就是从上海回到家乡六安工作的优秀酒店管理人才。

 

携程度假农庄

招才引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近年来,富蕴县立足可可托海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民宿+景区”的发展模式,大力引育民宿人才,为乡村旅游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依托“额河第一村”塔拉特、创意民宿产业园等项目,采取“人才+项目”“外引+招商”的方式,组织县文旅部门赴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开展宣传推介,引进酒店管理、市场开发、会展策划等方面企业人才27个,在景区周边开办民宿120余个。探索“民宿+名人”“民宿+艺术”“民宿+民俗”等融合发展方式,引进34名艺术家、文化名人,建设可可托海金山书院、侃侃音乐工作室、克兰春天书画院等23个文旅民宿,形成布局结构合理、主题特色鲜明、文化元素独具的特色民宿体系。

富蕴县塔拉特村全景

除此之外,在上文提到的浮云牧场中,由一间文创酒店带动西山村民自家改建民宿,打破了原有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只留有小孩和老人在家的局面。年轻人回到家乡,白天在浮云牧场上班,晚上和自家客人们聊天烤羊。不仅如此,浮云牧场的成功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也吸引着无数青年智者踏入西山村,成为酒店的管理人才。这两点都使得西山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真正做到了“云端深处有人家”。

完善奖励政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在住宿业人才奖励方面,浙江丽水已出经验。2017年该市将“民宿人才”纳入技能人才队伍行列,评选出民宿养生技能大师,一次性给予5000元补贴。可借鉴丽水经验,建立人才奖励机制,每年可定期举办技能型大赛,如地方特色厨艺大赛、叙述当地故事等,以赛带练,并给予一定奖励。当地酒店住宿业协会可以从业人员学分情况、大赛获奖情况作为星级评定的依据,实施动态调整机制,激发酒店从业人员提高技能积极性。

盘活乡村劳动力资源,需要立足需求导向,科学“育才”,瞄准发展目标,靶向“引才”,优化要素保障,服务“留才”,将育才,引才,留才三者相结合,才能提高乡村酒店住宿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吸引乡村创客,支持乡村人才振兴。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随着越来越多的酒店品牌投身于乡村建设,其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对于乡村的振兴与开发,还需要保证其原生态,不以牺牲纯真自然为目的,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才能使美丽乡村永驻祖国大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