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闷热天气持续!近期午后阵雨频发,大雨后厦门出现拳头大的蜗牛?千万别摸!

2021-08-17 1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早起来

又是艳阳高照的一天

不过要注意的是

今天局部地区依然会出现午后阵雨

带好伞总是没错的~

厦门闷热天气继续保持

午后阵雨将上线

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

17日-19日

厦门以多云天气为主

午后有分散性雷阵雨

不排除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天气

局部地区还会出现大雨

气温方面

今天的气温比较高

市区最高气温可达33℃

局部地区可达36℃-37℃

明后天伴随着降水

气温有所回落

白天最高气温将降到31℃左右

到了本周五

厦门受副高控制

天气转为多云到晴的好天气

气温又将回升

雨后厦门出现拳头大的蜗牛?

专家:带有寄生虫和病原菌

最近厦门的大街小巷

时常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非洲大蜗牛(蔡东溪 摄)

就是这种“巨型蜗牛”

不少厦门网友都有被“吓”到

每次降雨过后

湿漉漉的地面常常可见大蜗牛出没

不少好奇的市民

甚至会好奇地用手去触摸

专家提醒

厦门区域内的大蜗牛大多是非洲大蜗牛

它们是一些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建议不要触摸

更不要食用

外地就有孩子

因为触摸这种蜗牛引发疾病

据湛江晚报报道,居住在坡头某海岸小区的王女士称其在小区散步时,无意中发现草丛里有一只拳头大的巨型蜗牛,觉得很新奇,一时兴起便把它带回家,送给儿子当玩具,“我儿子很开心多了个新宠物。没想到,和这蜗牛玩了一会,他的手就起了许多红疹,吓得我急忙带他去医院。”

“我家孩子喜欢去碰,还要抓回去养。孩子抓完蜗牛后,就发烧到了40度。”市民杨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她告诉记者,大蜗牛和发烧有没有直接联系,尚不明确,但医生表示,接触这种蜗牛的排泄物,可能会被病毒感染。

最硬核的是

还有人竟对这种蜗牛

动了“吃”的念头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

这到底是什么蜗牛呢?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昆虫生态学博士谢钦铭说,市民平时看到的大蜗牛基本上是非洲大蜗牛,它在厦门分布比较广。很多小区之所以会出现“常抓常有”的现象,很大原因跟城市中蜗牛的天敌萤火虫、蟾蜍等比较少,且蜗牛自身繁殖速度比较快有关。不过,非洲大蜗牛喜欢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数量一般不会大爆发。

谢钦铭说

非洲大蜗牛是

一些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建议不要去触摸或食用

以免被感染

非洲大蜗牛(颜梅丽 摄)

据深圳疾控介绍

生在野外的非洲大蜗牛非常脏!

它们的黏液或粪便里

可能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

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

这种虫会导致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等疾病

小孩子免疫力低,如果好奇去摸非洲大蜗牛,更容易中招!

广州管圆线虫(又叫广东住血线虫)图片:John F. Lindo / wikimedia

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

所以

必须要划重点就是

别摸 别踩 更别吃

那么

小区该如何防治非洲大蜗牛?

对此,谢钦铭建议,采用针对性强的微生物农药配合食物诱捕和人工捕捉的方式来治理。他不建议使用毒性较强的药物,以免对其他生物造成伤害。此外,及时清理杂草、垃圾堆、乱石堆等适宜非洲大蜗牛藏匿与繁衍的环境,也可以降低其数量。

正值夏天

蚊虫动物的活跃度也开始上升

除了“大蜗牛”外

以下这些常见“小动物”同样需要注意

据@人民日报

记住了吗

不要摸 不要踩 不要吃!

原标题:《闷热天气持续!近期午后阵雨频发,大雨后厦门出现拳头大的蜗牛?千万别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