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种二维码“有毒”!江门已有人中招,一扫损失7846元!

2021-08-17 13: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日常生活中,手机扫码识别既方便又高效,但如果扫描的二维码“另有玄机”可得小心了。鹤山市民邹先生就因轻易扫描(识别)陌生二维码损失近8000元。

不久前,邹先生向鹤山警方报案,称其手机无故收到验证短信,随后发现其银行卡在某平台上被人完成了两笔支付交易,共计人民币7846元。

手机、银行卡一直都在自己身上,为何会被他人交易?

接报后,鹤山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工作。专案组通过分析研判,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万某华(男,37岁,广西玉林市人)。

7月27日,鹤山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雅瑶派出所在湛江市万达广场一公寓内将犯罪嫌疑人万某华抓获,现场查获电脑、手机、电话卡、银行卡等作案工具一批。

鹤山警方抓获犯罪嫌弃人。受访单位供图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万某华向受害人手机种植的木马病毒程序是从其QQ好友处购买,民警顺线追踪,于8月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一住宅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曹某京(男,21岁,安徽省滁州市人)抓获。

据介绍,此案中公安机关累计查处犯罪窝点3处,扣押作案电话卡50多套、手机20多台、电脑10多台、硬盘U盘5个,涉案资金超10万元。

经侦查,犯罪嫌疑人万某通过向曹某购买木马病毒程序,并在各大网络平台和媒体上推广一些带木马病毒程序的不明图片广告。

原来,邹先生上网期间,出于好奇点击了广告图片并识别了陌生二维码。此时,二维码附带的木马程序便被植入邹先生手机,自此手机收取的验证码、相关金融平台的账户信息、密码等资料都通过木马病毒实时推送至骗子的坚果云数据平台内,邹先生却毫无察觉。

最终,骗子通过坚果云数据平台可以掌握并操作受害人的金融账户,成功盗刷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市民,提高安全意识,不要轻易点击不明网址链接,不要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短信验证码不要透漏给任何人。同时,注意安全使用网上银行,安装必要的杀毒、防木马软件。

自7月14日起,国家反诈中心与工信部反诈中心将联合向广大市民免费推送反诈预警短信。如你收到来自12381的预警短信,表示你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该预警短信不携带任何网址链接、微信、QQ号、电话号码等联络方式,无需任何回复/回拨!

此外,2019年11月8日,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正式启用。如果当你接到“96110”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你别当做诈骗电话直接挂断。一定要及时接听,耐心听取劝阻员的劝阻,避免上当受骗。同时,如果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也可以通过专线进行核实或者举报。

来源:网信江门综合整理

原标题:《这种二维码“有毒”!江门已有人中招,一扫损失7846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