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谁还不是个“新生代农民工”?

澎湃特约评论员 姚华松
2021-08-17 19:2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日,人社部发布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报告中的一句话,引发轩然大波:“就业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大幅提高”。

互联网大厂的码农、电商精英纷纷对号入座——原来,我们就是“从事信息与软件技术等IT行业的农民工”?原来,我一路985、211,学士、硕士、入职大厂的拼杀过来,还是“农民工”?

其实,任何行业或工种都有内部的细分,IT从业者里面有很多是编码员和数据分析师,但是,事实上,他们的生活质量偏低(未必收入水平低),整体处于社会各阶层谱系里的底层人群。

为了支付大城市里高昂的房租、伙食、通勤及其他必要的生活开销,他们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所谓的“朝九晚五”,对于一个稍微有点进取心与上进心的年轻人而言,只是一种传说。他们中的很多人拥有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学历不足以让其脱离“农民工”的身份,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活动日志与人们惯常认知里的农民工并无二致。

传统的新生代农民工与新兴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以下共性:80后、90后、00后的年龄特征,加班成为常态且没有办法摆脱,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或目前的生活状态与期望值相距甚远,再怎么辛苦也要硬撑下去,不想离开城市也更加不想回到家乡(很多时候是农村),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不安和迷茫。

我以为,传统意义上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学历的强关系在逐步削弱。是否摆脱传统农民工因收入微薄而引致的相对拮据的生活方式及心态与情绪上的普遍焦虑,以及自己与周遭人群比较之后带来的失落感,才是判定是否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标尺。

这个角度看,大部分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毕业后的头几年,或长或短都要经历一段煎熬期,都会有一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标签,等到他们的收入状况相对改善了一些,成家了,买房了,立业了,获得了城市的各项福利,他们自然摆脱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

故而,于广大IT及其他新兴产业从业者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更多是一个阶段性概念,这个身份标签会伴随绝大部分人的青年时期。某种意义上,它与“奋斗的青春”息息相关,在新的发展语境下,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贬义的想象。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