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名校访谈⑦|进华中学校长:没有负担的快乐学习我不赞同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陈婧娴
2015-12-16 11:2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进华中学的鼓号队在练习。

“负担对于学习而言必须要有,没有负担的学习是学不好的。快乐到没有负担,没有规矩、没有习惯、没有磨练,今后进入社会怎么办?”上海市民办进华中学陈国强近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如是说。

进华中学是普陀区民办中学的领头羊,学校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办学历史,传承了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文化底蕴,学校的掌门人陈国强校长在这里一呆就是二十年,此前他在华东师大二附中工作,从教生涯已长达三十八年。

学校很大,食堂饭菜很好吃,这是学生们对进华中学一致的评价。在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校园里,教学楼、钢琴房、舞蹈房、陶吧、茶艺室等一应俱全。

伫立在校园门口的“三足鼎立”铜鼎引人注目,三足分别指代教师、学生、家长。

进华中学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口才教育。

陈国强说,三足鼎立,缺一不可。“除了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家长在教育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多家长还坚持着先入为主的传统观念,送孩子进辅导班、参加各种杯赛,给孩子增添额外的压力。”

在进华中学,所谓证书、专长,很早以前似乎对进校有一定作用,但最近几年,作用在减弱甚至是消失。陈国强分析,家长一味趋热,可能是教育中介机构起了反作用,大多家长还持有传统观念,先入为主。

这名校长其实更喜欢有学习能力与好习惯的学生。“我们看中的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品行素养,这样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基础,有后劲”。

上海的家长圈内有一句话很流行,“民校即名校,初中如果不读民办,今后大学只能读民办。”对于这样的说法,陈国强认为,民办学校也并不是保险箱,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上海市民办进华中学校长陈国强。

【对话陈国强】

综合素质评价是个难题,学校招生不看杯赛

澎湃新闻:一所好学校,学生的出路是受到关注的,有人批评现在的教育很功利,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陈国强:大家都知道分数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是面对公平公正,综合素质如何评分?这是一个难题。制定策略、政策、要求,有难度,但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实施,特别是在没有贴合实际、可操作的实施细则的前提下。老百姓为什么追求分数?因为目前还只能以分数来评判。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改革。

澎湃新闻:现在全国都在推行高考改革,上海和浙江是高考改革的试点省市,您如何评价新高考?

陈国强: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改革是有正能量的。但是这样的改革难免会碰到高压线,会碰到过去难以破解的瓶颈问题。一旦成功的话,不是跨出了一小步,而是跨越了一大步。一下子改得非常彻底,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难免留有痕迹,也难免留有不足。现在应当持有的就是科学、认真、谨慎的态度。

澎湃新闻:小升初因为没有统一考试的,有很多家长处于比较焦虑状态,会送孩子去参加各种“杯赛”,您会以这些“杯赛”的证书为评判标准吗?

陈国强:客观地说,所谓证书、专长,很早以前似乎是有一定作用,到后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作用在减弱甚至是消失。因为政府要求民办学校不能以此为依据,甚至连收取学生的简历都是禁止的。我们依据的只是网上的报名表和学生成长手册复印件。为什么家长还不知所措呢?有可能是教育中介机构起了反作用,家长大多还是传统观念,先入为主。可能有些学生参加这些辅导班能平衡各校间的教育差异,所以家长还会有所坚持。

我们看中的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要求、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品行素养,这样的学生学习起来有基础,有后劲。

学生们正在上陶艺课。

公办初中的力量已经迎头赶上

澎湃新闻:进华中学作为一所特色民办学校,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国强:数学特色课程、外语特色课程、陶艺课程、“金口才”课程、语文特色课程等,以课程作为载体和背景来真正做好素质教育。

“金口才”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口才夏令营至今第八年了。我们认为,口才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的分量。口才教育看似是口才,实际上从内而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知识面、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仪容仪表、社交能力等。

所以,我们已经把口才演绎到宽广的层面,将来无论踏上何种工作岗位,与人的交流和沟通都是必备素养。

澎湃新闻:您是全国陶艺课题的负责人,起初是怎么想到把陶艺教育引入学校的?

陈国强:缘于我的一个朋友,曾任江西省驻沪办的主任,他首先影响我的就是陶艺。后来他下海,在我们学校附近建立了一个景德镇上海陶瓷艺术中心。陶艺教育进入校园的例子在其他学校也很多,但大多是课外兴趣活动。我们是进行了一大步的跨越,使得陶艺教育进教室、进课程,编写了陶艺教材,利用课桌椅做陶艺。至今做了十年。

唯有这个课程最受学生欢迎,唯有这个课程让学生最不愿听到下课铃声,唯有这个课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掌握的是相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却不等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造力。

澎湃新闻:现在很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上民办初中,对于 “孩子初中不读民办,高中和大学肯定读民办”这一说法,您赞同么?

陈国强:民办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并且每个时期都不一样。十五年以前,民办是唯一的选择。十年以前,公办学校的发展已经紧紧跟上。

为什么有“初中不读民办,将来大学就只能选民办”这一说法?因为当时的民办蓬勃兴起,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需求,重点中学只办高中,不办初中。所以一部分民办中学应运而生。

现在这种状态已经大大颠覆了,也有不少民办学校陆续关闭,大浪淘沙。公办学校的质量也在蓬勃发展,加上政府大力支持,公办民办已形成了一种竞争的趋势。我认为需要如此,不是单一体制的发展,而是多元体制的并存,彼此推动,彼此促进,最终促进的就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最终获利的是老百姓的孩子。大教育本身就不是一种体制能够包容的。

负担对学习必须要有,但坚决反对功课做到很晚

澎湃新闻:听说有些学校的初中生做作业到晚上十一、二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陈国强:如若是一般时期,我们现在的教育法规是不容许做作业做到十一、二点。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学校布置作业太多,课程不予平衡。比如主课凑在一块,作业超量,那这是学校的责任。还有接受方本身,也就是学生自己的拖拉习惯,有些孩子最能耗的就是时间,不讲究效率。此外,有些家长会安排课外的补课,学生需要完成学校作业之外的家庭作业。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都坚决反对,因为它将影响孩子的睡眠状况,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变良性循环为恶性循环。

澎湃新闻:有不少中学生在过重的学习压力下,不堪重负,效果也是适得其反。所以有一种倡导快乐学习的观点很盛行,您对快乐学习的态度是什么?

陈国强:对于所谓的快乐学习,这里我特别强调“所谓的”,是指一味地追求快乐学习,我是不赞同的。负担对于学习而言必须要有,没有负担的学习是学不好的。快乐到没有负担,快乐到没有规矩,快乐到没有习惯,快乐到没有磨练,今后进入社会怎么办?所以我提倡要有适当负担的学习,现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注重训练。光说不练假把式,每周一练不是过重的负担,一定要练习及强化。所以我非常推崇古诗词教育,国学太庞大,古诗词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很重要。

澎湃新闻:什么才是好学校,是升学率、口碑还是其他,您是以哪些指标来评价一所学校的?

陈国强:一所学校的好坏,源头是学校文化。一校一品,学校的文化就是学校的品味。进华中学二十年能达到如今这个层次,得益于它的起步是华师大二附中,传承了华师大二附中作为重点并且在上海创造的辉煌文化。但是光传承,不创造自己的学校文化也是无用的。所以我们在华师大二附中的名牌上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因此,评价一所学校的关键是这所学校的文化,而构成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及领导班子,取决于办学理念、管理方式、社会适应性和社会亲和力。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建章立制。一所学校的章法、风气,尤为重要,我们强调进华人要具备与进华相匹配的风格。除此之外,校园校貌、人才历练、经济力量和社会成果都很重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