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工刷课、五元一门”……被学校通报了!

2021-08-18 1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你有没有好好听网课?

网课怎么听的?

近日

“付费刷课”突然成为了网络热词

“便宜高效”“X元一门”的朋友圈小广告

让不少大学生尝到了

“不学而过”的“甜头”

更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对在线课程产生了质疑

我国的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

位居世界第一

线上课程成为大学生们

学习任务中常见的一部分

一些课程甚至全部要求在线上完成

然而,越来越多的

“付费刷课”产业链也随之产生

流传在社交平台中的

“人工刷课”

“5元一门”

“不学而过”

……

让不少线上课程沦为形式

在这样一个缺乏监管的地带里

各种博弈正在校园里上演

一些大学生为了用最少的时间成本

最省事的办法轻松获得高分

而走入了付费刷课的歧途

另一些正在观望的大学生

看着自己的同学们

用几块钱就高分通过了课程测试

心中既不平又动摇

一些大学老师也没能

因网课而减轻自己的教学任务

反而开始了“刷课”

与“反刷课”的斗智斗勇

“付费刷课”已成公开的秘密

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会

在课程学习中

遇到需要线上完成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的是线上口语练习

有的是教师的慕课课程

有的是线上答题

……

在“线上任务”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

“付费刷课”成为了

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公开的秘密

2020年年底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中国相关平台上线慕课数量

已增至3.2万门

学习人数达4.9亿人次

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1.4亿人次

疫情期间

慕课助力高校应对居家学习常态

也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

然而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大趋势

却被一些不法之徒嗅到了中间的“商机”

近日有媒体报道

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

以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

抓获了5家刷课平台

犯罪嫌疑人57人

据警方通报

刷课平台数据显示

仅2019至2020年

全国范围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

超过790万人

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

初步统计5个刷课平台的

下线各级代理人数已超10万

而且绝大多数也是在校大学生

刘秀是北京市某高校

物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

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付费刷课的广告

于是用5元一门课的价格

刷了几门网课

“我主要刷些公共基础课

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大

我希望在大一

就把通识选修课的学分修满

为接下来学习专业课减轻负担”

刘秀坦言

刚开始还是自己刷网课

用电脑播放

许多网课在播放到

1/3、1/2、2/3的时候会有答题

必须答完题才能继续播放

但很多时候

自己干着其他事情忘了答题

网课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些网课主要是为了拿学分

其实并不想学

而且大一作业多

只能在午餐或者晚自修的时候刷

如果特意去刷网课就觉得很麻烦”

“我们选修课用的是慕课

当时在付费刷选修课期间

我登陆自己的账号

可以明显的看到课时进度条在前进

一门课大约2-3天就刷完了”

记者调查发现

提供刷课服务的平台

多存在于几大主流社交平台上

学生通过提供给工作人员

平台账号、密码、学校名称

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平台及课程

刷课内容包括

视频、课件、作业、考试等

刷课形式也分为

“秒刷”“慢刷”

视频加作业、仅考试等

其中慢刷价格最高

刷课的平台涵盖了不少

当下主流的线上教育平台

一般网课付费按照门数算

价格较低,每门在4-6元

一些平台甚至利用

在校大学生作为“代理”扩大黑色链条

通过同学之间

各种社交媒体发布付费刷课广告

“代理”的学生赚取代理费用和提成

某刷课平台将“代理”分为

普通代理和顶级代理

相关介绍为“一门网课下单即可赚钱

卖给同学原价自己赚差价

代理满10元即可提现”

在西部某高校就读大四的

张佳的同学正是负责推送

付费刷课广告的“代理”

在同学的影响下

张佳也开始了付费刷课

给对方提供

“大学名称+账号为学号

+密码+课程名称”即可

“剩下的事情他们全包

付费刷课分数都能达到80多分”

不仅如此

一些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

甚至自己做起了“小买卖”

帮同学刷课

王宇所学的正是计算机专业

如今他“经营”付费刷课已经快一年了

“我很少发送广告信息

主要是通过同学之间的口口相传

在刷课的质量、时效性和

服务态度上都做得很好

所以有不少‘回头客’

平均一年能刷500-700单”

至于赚了多少钱

王宇表示,每月的生活费是够的

“自己上课还不如付费刷课得到的分数高”

刷还是不刷?

不少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都曾陷入时间和分数的两难抉择中

各种权衡后

一些大学生踏上了刷课的歧途

记者采访发现

成本低,收效高

这是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大学生

总结出付费刷课的特点

在湖北武汉某高校就读大三的池禾禾

在学长的介绍下关注了

一个刷课的微信公众号

用来刷英语网课

她说:“一学期的英语课只需要18元

主要是服务量大

感觉全校知道的人很多

但是大家都不放在明面上说罢了

平台甚至可以加急服务

比如临近期末的时候

可以加5块钱24小时内完成任务

加10块钱12小时内完成任务等”

除了省事,池禾禾表示

由于网课系统的问题

这个平台直接让付费刷课的自己

和那些自己上网课的同学的成绩

拉开了差距

“口语评分是电脑打分

而不是老师打分

我们一起试验过

说的再好也很难拿满分

但是

用了这个刷课网站口语能得满分”

然而

付费刷课并不是一直那么“靠谱”

在东北某高校就读的赵玉

还记得自己本科时

曾被网课平台给出过一条不良刷课记录

幸好学校并没有给予任何处分

读研后,尽管老师三令五申不准刷课

甚至申明一旦发现学校会给予记过处分

但班里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刷课

一开始,赵玉和大部分同学一样

把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交给了刷课群中负责刷课的人

“一共就花了十几块

相比自己刷课流量费便宜多了”

可是没想到一段时间以后

赵玉发现自己的网课答题错误率特别高

等期末准备自己答题时

发现考试时间早已

被刷课软件自动耗光了

“刷课软件开始刷课时

会自动刷课以及自动搜索题

所以当期末试题第一时间出来后

就被软件提前‘抢答’了

剩余的答题时间也会被自动耗光”

赵玉表示那一门考试他最后险些不及格

只拿到了63分

而班里很多人的分数都在八九十分

大学教师:与“反刷课”斗智斗勇

让学生完成网课

看似减轻了大学教师的教学任务

但事实上

不少高校教师不得不开始

“反刷课”的应对行动

在北京市某高校就读的李维表示

自己选修的一门《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公共选修课上

老师留给大家一份作业

并且明确表示

这份作业就是为了防刷课准备的

“那就是手抄课文”

李维表示这位

老师采取了不同的评分方式

抄写课文占40%

期末论文占60%

不少高校已经开始行动

通过和网课平台合作的方式

严查有刷课行为的学生

2019年

成都大学接到

在线课程平台公司反馈

部分同学有使用第三方软件

进行挂机刷课等不良学习记录

学校要求

不良学习记录较多

超过总学时50%以上的

本学期学习记录及成绩清零

2021年3月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发布通知指出

学习平台向学校提供了

公选课网修课程学习中的不良行为

涉及416人次

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全院通报

对应课程学习进度做清零处理

针对于学生刷课的问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凌焕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学生个体而言

这种蒙混过关的学习

不仅荒废学业

还会严重助长投机取巧的思想

刷课行为也严重影响网课教学公信力

对高等教育质量造成巨大冲击

刷课行为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

但同时凌焕章提醒

安排过量的网络课程

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目前高校布置网课学习有一拥而上的趋势

也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解决学生“付费刷课”的问题

除了在司法上应当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打击力度

还需要从第三方平台

学校全方位着手,标本兼治

“在第三方平台层面

应当加强技术支持

弥补技术漏洞

此外高校在课程设置时

应当精简优质课程

调整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机制

不能简单的用后台的播放数据量化”

在学校层面

应当从唯“数据”转变为

考核学生知识内容的掌握

不拿第三方的数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网课课程设置上为学生适当“减负”

把学生吸引到线下的课堂教育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

高校教师要提升课程质量

一起学党史

1944年8月1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阐明党的外交工作的性质、内容和原则立场。指出:我们的外交政策是在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指导之下,其中心内容是共同抗日与争取民主,扩大我们的影响。我们办外交首先必须站稳民族立场,反对百年来在民族问题上存在的排外和惧外媚外两种错误观念。一方面,要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善于与人合作。

1980年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云南青年运动文物史料

征集活动

原标题:《“人工刷课、五元一门”……被学校通报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