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哪个城市发展得好环境又得到改善?深圳排第一,渭南垫底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15-12-17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12月17日,跨国公司埃森哲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群的扩张,均没有摆脱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消耗。随着城市群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不仅仍然密切关联,而且特大城市原有的“城市病”很可能向区域内的其他较小城市蔓延,进而违背区域协调发展的初衷。

这份名为《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报告2015》是双方继2013年首次在同名报告中提出“新资源经济”理念后再次更新的研究成果。报告撰写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石敏俊介绍说,本次报告覆盖了中国100个样本城市,以埃森哲“新资源经济指数”为核心分析工具,从城市经济绩效、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以及针对未来发展的支撑能力三个维度,综合评估了这些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发展、环境效率、环境质量和低碳发展五个分析指标。

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评估结果显示,深圳市由于产业结构及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从2013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1位,综合得分蝉联榜首;陕西渭南垫底;台州、广州、福州、沈阳得益于环境效率、环境质量及低碳发展水平的进步,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得到较大提升;烟台、杭州、大连、合肥、长沙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明显下降,环境支撑能力的欠缺已成为这些城市长期发展的制约因素。

报告发现,与2013年相比,尽管中国城市的综合得分普遍因经济实力提升而有所增加,但各级城市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都有明显下降。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问题首当其冲,大城市的环境退化现象尤其突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仍在恶化,并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面临窘境。沿海城市尽管保持了传统经济优势,但资源环境负荷总量过大,资源保障能力下降。

同时,随着城市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片面竞争经济扩张速度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引发了更加严重的资源环境失衡。

报告指出,在目前的中国五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综合表现尚可,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偏差最为显著;成渝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经济方面明显落后,需要在兼顾环境的前提下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京津冀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最差,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使巨额环保投入取得实效。

城市规模与pm2.5

本文图表皆来自埃森哲中科院新资源经济城市报告2015  制图编辑吕研

经济密度与pm2.5年均浓度的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报告首次研究了雾霾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雾霾强度与经济密度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曲线: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PM2.5浓度会随之升至峰值;而当城市进一步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PM2.5浓度会随着服务业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回到较低水平。报告因此指出,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一步

埃森哲中科院2015新资源经济城市指数排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